即使在上周大幅下挫之后,上证综合指数过去一年仍上涨一倍多,但没有迹象显示投资者因股市获利而增加支出,进而提振低迷的经济。
. j6 E6 H3 H* G0 U# G3 }( j
3 m& I- W# {8 S 在美国等发达市场,股市上涨有时会提振消费者支出,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但在中国,这种效应似乎并不存在。上证综合指数过去12个月中上涨122%,但5月和4月份的零售额仅同比增加10%,为五年来最慢增速。
. }! P: D* r" i' x/ T4 ]. C) z& o: w, g
究其原因,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最高时为十五分之一,而美国为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炒股收益由较富裕的中国人获得,他们有钱投入股市,但更倾向于将炒股收益存起来而非增加支出。而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似乎在延迟支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股市,尤其是近几年的股市走势表明涨势持续的时间可能较短。* P: z+ c: }' H9 e9 {# l
! W8 i2 O+ I7 j. s5 ` 上周五,市场下跌6.4%,当周累计下跌13%。
/ G* D, `% Z; t1 D2 X! w( {% l" C# V+ L
9 `' ^) Q' \7 N)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乔虹(Helen Qiao)表示,中国投资者往往认为牛市短暂,熊市长久。而且他们忙于交易股票,用于购物的时间就减少了。( C' I" [8 ?/ [( }" R
6 K0 W$ ]! M/ l
在此轮大涨之前,中国股市经历了2007年急剧回调后的长时间阴霾。很多投资者在这段熊市中损失了一大笔钱,对投资股市的兴趣也因而降低。受低利率及允许更多海外投资进入中国的举措推动,中国股市去年才开始再次强劲上扬。6 z& B0 U3 o* h, X% K& N
5 r: L6 \/ v4 t" }. o: [/ j6 }3 H
尽管此轮涨势几乎没有提振消费,但若股市崩塌,则可能会对支出造成负面影响,原因是股市近期的大部分买盘都是来自于融资。两融资金占中国股市市值的百分比现在高于纽约证交所的比例。如果中国股市继续下跌,那么投资者可能会为偿付贷款而被迫压缩开支。
- p7 l) t3 N1 E, \0 Y* b
2 \$ l8 C+ ^: y4 z J7 E 上海豪华车展厅的销售顾问表示,为了将更多资金投入股市,富裕的客户都推迟了买车。中国4月份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0.5%,为近三年来首次下降。据网易公司(Netease Inc., NTES)最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考虑用炒股赚的钱来买车。) T6 e3 q% l: r5 u- R+ c
2 V: X5 F: p4 b4 t
中国市场研究公司(China Market Research)董事总经理Shaun Rein表示,一些人第一次决定租一辆车,而不是自己买车,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将资金用于投资。
: M9 f: E; T5 y: v9 C2 |3 d8 C% O/ e- Q, l2 s
上海的一位家庭主妇张晓琳(音译)通常把家里三分之一的钱用来在淘宝上买衣服和化妆品。但现在她看股市走势的时间比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长得多。她说,炒股比在淘宝上扫货有趣得多。
4 m! a8 V+ v. V) Y* V; K# \) b( w
据汇丰(HSBC Holdings PLC)称,在亚洲,股市财富效应最强的地方是香港、韩国和台湾,这些地方的金融市场更加成熟;而股市财富效应最弱的地方是菲律宾、印尼和中国,这些国家的股市参与度较低。汇丰发现,在香港,若恒生指数上涨10%,个人消费将因此增长1.1%,而在中国内地这种提振作用只有0.2%。
+ A+ p& M, n4 ~& U0 V, U
# |5 d; }0 J" Y' g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China Securities Depository and Clearing co. )的数据,中国13亿人口中有8,900万人拥有证券交易账户,这意味着只有约7%的人炒股。6月12日时仅有55%的证券交易账户上持有股票。中国的共同基金行业规模仍较小,而民众的退休金由政府管理,大部分退休金都被投入了固定收益产品中。
+ Q/ ?. b5 {3 M1 r R6 O: y
2 D1 @+ l W6 i% { 据盖洛普(Gallup)调查,2014年美国人的股票持有率已较金融危机前的65%下滑,但仍达到54%。据香港交易所最近的一项调查,香港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持有股票或在过去12个月交易过股票。9 Y9 N* g) p; S8 x: `+ Q7 |' P
; f0 ^/ K0 W% |& ^" v& k1 i
即便在美国,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住房价格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也比股市大。中国投资者通常更青睐房地产而非股市。中国的住宅价格在经历前一段时间的降温后近期出现上涨,但并没有对支出产生很大影响。
6 m6 r. k# m ~6 R: G! k: x: n
( ^9 S( ?* A& I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对消费影响最大的似乎都是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的年度增速从几年前的两位数降至7%左右,中国过去两年的实际工资增速也出现了放缓,从2012年的9.8%降至2014年的6.4%。
* w$ s# s8 N, V3 @1 Q4 j# T) n4 G/ A: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