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u/ @+ f+ i2 u) B0 X8 ~ _7 U) C& e' a- \- ^) ?" s* m* {
5 Z3 Q0 a, U; y% }! n) Z: s
北京时间5月22日,亚投行在新加坡结束了最后一次筹备谈判会议,虽然财政部至今尚未正式公布《章程》,但近日流出的《章程》复印件显示,亚投行将由一个无报酬的、非常驻董事会来监管该行。+ f, T7 W$ }% f: U! {
7 o5 E$ o- u0 ?1 }
据陆媒《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亚投行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层: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其中董事会将是一个无报酬、非常驻的监管机构。这一点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不同。常驻董事会每年要耗去世界银行大约7,000万美元的资金。5 I7 c9 a& }( ]% G, ~. i9 c' G
4 k5 N+ B) M1 P H/ U6 D9 @
亚投行新址
! l, Y5 r, }3 U, s4 G
* K1 Q3 ]& C" D5 X0 t S ~4 F 报道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的韩国只剩下可怜的39亿美元外汇储备,为渡难关,政府不得不在当年11月向IMF申请了紧急救助贷款,然而这换来的是IMF相关人士“入住”韩国央行,实时干预其如何使用款项、并要求其按照IMF的标准实行财政紧缩,效率极低、效果不佳。分析人士指出,IMF、世行之所以如此行事,势必是为了符合西方的“游戏规则”,而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或许并不适合。$ N$ J+ R" R! Q7 b" `7 J
3 |) e$ \) X0 c' I% u 报道还援引马赛KEDGE商学院资深供应链管理专家张峰的话作为例证:“之前在印度看到世界银行贷款的马路中间断贷停工几年在那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机构条条框框较多、进度较慢、标准高,因此印度可能很难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亚投行应该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 K# v6 N8 F4 F# c4 w- Z2 S& g% E# e; A) E, N: ?) b+ c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1日报道,菲律宾财长对外媒透露,亚投行董事会可能会接受非亚洲国家进入董事会,此举被解读为给予亚投行小股权成员国话语权。+ y/ j' J4 A: s7 \. R; P; B
3 P0 `1 X+ s7 t+ X" l
菲律宾也是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该国财长塞萨尔·普里西马称,计划中的亚投行管理机制,规定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共12席的董事会中拥有超过一个席位。. A% Y" l# ?# k+ v* M. L
. O# J. S4 Z+ l0 _$ X9 J7 c 塞萨尔·普里西马表示,“12个(席位)被划分为9个地区性席位和3个非地区性席位,这对较小国家有利”,并称“我看到了包容性更强的特点”。! D! K' K8 g6 k: M8 F3 O
, b: g6 |" p y3 `# e
而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报道称,参与亚投行筹建的德国官员迈克尔·克劳斯透露,德国将在亚投行董事会中获得一席。8 K4 n4 |" j/ d& E* O5 _, P% g
' O$ h; V: E6 I) S 有预测认为中国给亚投行设计的15至20个董事会席位中,可能仅有3席预留给即非亚洲成员国,这会导致7个欧洲国家为谁该进入董事会而爆发争吵。
. r6 `2 Y. _$ _. [4 s7 o; ^' `& Y) `
亚投行在董事会设立上的一系列创新,也或许将传导至其他老牌多边机构,改善全球治理格局。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Marc Uzan表示:“这一可能的结果对中国而言是好的开头。亚投行在治理、投票方面的进展速度已经大超预期(ahead of curve),而不设常驻董事会则是重大创新,该行的高效或将对其他多边机构产生‘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
# I2 d7 c2 H+ a3 ~! B0 g( M* Q B5 s
, E4 e5 N9 X6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