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美国股市崩盘1 t- L; n5 f( i- |% `/ p0 c" T/ o" K
8 U+ K0 d4 u8 T 疯牛狂奔,不少股民用20%-25%的利率借钱炒股;股灾发生后,道指跌到了33年前的水平,并引发世界“大萧条”;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梅隆基称,在这次股灾中倾家荡产的人是自找的,这是为贪婪付出的代价$ f3 h& S: K/ r7 Z+ F; m
" D$ A# ]: d% E! }+ G" b0 e3 A ^& |
美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股市崩盘事件,1792年崩盘蒸发的市值可以买下整个纽约。从1869年“黑色星期五”到1929年“黑色星期四”,美国共发生了11次股市崩盘事件,平均每6年崩盘一次。
" i( ?/ u6 P% s
9 k' f, P# E0 ]6 J6 L" j" J% r8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美国股市市值与英国股市市值相当,约为1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三分之一。1913年12月31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指)为58点。
8 M+ `: b* s# D) |) V
1 b6 @+ X% ]" N- o 一战期间股市起伏不大,一战结束后,欧美的银行家就一战赔款问题忙得不亦乐乎,众多金融机构无暇股市投机套利,股市也算平稳。6 Z$ |+ D1 R [: e
' A, r7 k( C- O+ c# E
但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股市一路凯歌猛进,到1929年9月3日道指涨到了381点,年均涨幅40%,股市严重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崩盘在所难免。- @7 f2 {8 p& d( q% K" N6 O9 a
, ^& {! @3 J$ q 当时,美国举国上下一片欢天喜地,经济学家、分析师们高唱赞歌,连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也不断重复“股价并不高,离到顶还远着呢”。0 _5 C7 |" [' k u) a! F* f
) x3 D2 h: }+ U) [
看多股市才是“正能量”,谁看空股市就被戴上“弱智”、“唱衰美国”、“美国的敌对势力”等帽子。" t) h/ U1 H9 j, @, C$ C
: g% a' ~$ o0 T( K0 ]
疯牛狂奔,股价暴涨,很多股民便采用配资炒股来放大自己的收益,从股票经纪人那里用20%-25%的利率借钱,因为他们相信,炒股一年的套利远远高于贷款利息。3 M$ e3 q6 c5 ~ Z8 d4 B6 Q8 M
T/ {4 h' L" I1 y& O ]4 c
世界各国的炒股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华尔街,华尔街成了一台巨大的抽水机,把地球上的资金吸干了。各国央行不断上调利率企图阻止资金外流,打响资金保卫战。 T1 ^7 G. R. F; l9 G
% z+ H. a" T" H$ B- Q# Q9 }4 S& F2 v
1927年7月,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在赶往华尔街的路上,遇到一个擦皮鞋的男孩热情地告诉他股市内幕消息,这让肯尼迪大为震惊,赶紧卖掉了他所持有的所有股票。他解释说:“当擦皮鞋的男孩知道的股票信息和我一样多时,就该退出股市了。”; F. _" }, M1 @! Z( d$ D
$ V% t! R7 Y0 C0 _7 X1 X
1929年2月,联邦参议员汤姆·赫夫林质问美联储:“华尔街已经变成全宇宙最臭名昭著的投机中心,最令人憎恨的投机温床,它是国家的巨大祸害。”
. `$ W2 P/ Y" a5 X6 p5 c d0 b. @: }' d
参议员布鲁克哈特说:“我们有一部禁止*博的法律,同样,我们也应该有一部禁止股市投机的法律。”但当时美国政府怕落下干预市场的坏名声,一直袖手旁观。( Q0 t0 n: x; Q$ Z6 Q q a
7 y. f$ l- P7 p4 T1 E- S
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后来被称作“黑色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后还算平稳,但到11时突然遭到大量卖单砸盘,仅一个小时就把道指砸下了20%,美国无线电公司股票在这一个小时里缩水35%。% M8 J9 j5 Q2 |' h
! I L7 t& o& L4 i5 e 当时,市场一片混乱,很多股民感到大祸临头,像逃避海啸一样在恐慌中急着抛售股票。银行家们紧急磋商,投入巨资托市,总算又把道指托了上去,收盘时为299点。4 _! a$ `. |: a+ }7 w3 B" Q0 U2 R
# g4 I7 u2 x7 ~ n$ D9 i+ w; c& y' ~+ [
由于金融机构都在奋力托市,并发起了媒体宣传战,告诉股民不要恐慌,这只是技术性崩盘,美国股市还远远没有到顶。10月25、26日股市平稳。
, B2 \# u9 t3 b. T: T4 t; }( [' t
- Y; E3 P- y: @# B j' D 但到10月28日,卖单再次雪崩,股票成了烫手的山芋,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都开始狂甩,这一天,道指跌到261点,比上一个交易日跌了13%,140亿美元蒸发。
: l* A% _& q1 b- X
% b' @. ]4 J9 X1 C* H$ H! @/ q 10月29日,正在美国访问的英国财政大臣丘吉尔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丘吉尔也是“散户”,在此次股票崩盘中损失了5万美元,这几乎是他的所有积蓄。
& G, A- p0 s8 J/ Q1 C
- [; N; s1 ^( _6 f* i6 N/ w 这一天,道指跌到230点,至此,道指一个半月跌去了40%。在这期间,大西洋彼岸的英国股市跌了16%,德国股市跌了14%,法国股市跌了11%。9 p1 H% R2 z/ ]& s- U+ ?
C- k- D% T2 l 到1932年7月8日,道指跌到了41点,与1899年1月5日的道指持平,股市折腾了33年又回到了原点。1 u3 n; K' i0 x' g7 U h" \5 d
$ ? e/ H: O& e3 n8 }) D, L 道指从1929年9月3日的381点跌到1932年5月31日的45点,跌幅为89.24%,这么大的跌幅仅用了两年零10个月,股民手里的股票贬值了九成。7 }' }# d) C# A4 t! b6 r6 }* ~" T
" ^% {$ D9 ^+ x3 \& L* f8 i7 A! r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股市泡沫几乎没采取任何行动,财政部长梅隆基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他称在此次股灾中倾家荡产的人是自找的,活该,这是为贪婪付出的代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取教训。6 Q# I& C2 l% c8 @& n( Q& M# b
6 ^0 E6 T7 _4 O. Y5 U. r! Q2 U, `! c
他说:“现在是彻底清算的时候了,这会让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工作,过上更道德的生活,用劳动换取果实,而不是靠投机获利。”# K& n; K, I3 Y) ?- g( `
# g! L$ X9 f: }1 t$ Q) @, n
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萧条”。银行业最先受到冲击,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信贷在股市,股市崩盘意味着银行坏账增多,资产减值,不能偿付存款。* N4 h, o4 `) \8 @, f9 `; `& m
4 k* r( ?# `, ~' {2 B+ [
美国银行(是一家私人银行)在1930年12月10日发生了挤兑,很快,挤兑潮蔓延到美国所有州的所有银行。
, ^4 @5 `2 X9 ~$ Q# j# I4 q' d' S% Q
1931年8月到1932年1月就有1860家银行倒闭,到1933年底,仍坚持营业的银行只剩下1929年的一半,幸存下来的银行也伤痕累累,苟延残喘。
: ]$ i( \4 d: b& \" F% @. |/ t! u+ q+ i8 b# o
当时人们从银行取出存款,把现金到处掖藏,天花板、厕所、树洞、袜子,就是不信任银行,认为把钱放哪里也比放到银行安全。人们把银行家叫“骗子”、“流氓”。" \/ V6 A4 ~, Z( q7 o* X
* Z8 k/ X" {0 O9 Y- N% R D
《国家》杂志刊文称:“如果你偷了25美元,那你就是一个小偷;如果你偷了25万美元,那你就是贪污公款;但如果你偷了250万美元,那你就是一个银行家了。”
% J+ ]* c) z3 O+ O$ z2 s; F/ V* e
商业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创造货币,必须有存款。你存银行100万美元,银行通过贷款,实际上可创造出几百万美元来。反之,你把100万美元存款从银行提走,银行就必须减少几百万美元的贷款。( s5 E0 y; r2 r( \
% k( [9 M/ [) O
就这样,美国信贷规模从1929年的500亿美元萎缩到1932年的300亿美元,尽管其间美联储不断向市场注入货币。
, i9 W0 i! O6 k' Z
* l+ T6 q# p4 ~6 ?& P1 A" R! Y 就这样,银行挤兑潮导致信贷急剧萎缩,银行不但不再向企业提供贷款,还催促企业尽快还贷。货币是企业的血液,企业没钱就无法继续经营,只有关门大吉。- F) S' S: w1 j- q, E1 X
% i) e$ ^; O# [6 S' s& v: l3 P 美国企业1929年盈利100亿美元,到1932年反而亏损了30亿美元。到1932年6月,美国物价水平只是1929年的75%,房地产价格跌了30%,失业率高达20%,国民收入从1000亿美元减至550亿美元。
5 ?0 u/ e1 j. L# o y# U
8 y+ z. q2 ?" n& n* |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总统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才逐步把陷入深渊的美国经济挽救了上来,如禁止私人储藏黄金、美元与黄金脱钩、对证券业实行监管、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政府投资基础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救助穷人、建立最低工资和工资封顶制度、对富人增税(个税税率高达94%)等。( j: X A3 q, |& i
% V3 s. q; [$ E) W- | 这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金融系统和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
- e2 \4 F- P/ y6 ]9 M2 C5 M& U& J6 B G4 O. U! e# V
德国遭受的损失比美国更大,因为纽约股市火的时候,很多银行不再向德国提供贷款,而德国一战的战争赔款主要靠借贷,外资抽走,德国孤立无援,德国人民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最简朴的生活,德国公务员带头削减工资6%-20%,总统也不例外。1931年夏天,德国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1 p- V/ u! B7 g- S' M) g# a7 A H0 ]+ U5 b0 s7 j1 j
在这之后的半年里,德国生产力水平下降了20%,失业率上升到33%,人民对政府极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推行的极端民族主义受到民众的追捧。
, e' V F- v) B* d6 R
+ i$ B: o k5 x) a) T. P 如果没有这次股灾,就没有这次世界性的“大萧条”,也许就没有纳粹希特勒掌权,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
& E3 G/ t- s6 \# B3 O3 y
# m8 u0 |! x% \0 h- _" @. B b( a 本文作者:刘植荣,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