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骨牌效应正在显现。目前至少有法德意和沙特申请加入,到三月底最后时限前,不排除韩澳等国也会加入。* L. \; v( p6 q0 e. l/ s4 U2 p# s" Z: S |
1 c9 S0 ^# O" ~/ @( N
亚投行已成为中美新一轮博弈的工具,眼下北京先胜华府一役。对亚投行的态度显现华府与盟友的分歧,北京去年正式宣布组建亚投行后,华府曾力阻韩、日、澳等盟友加入,如今G7集团已经有四国「投中」,表明华府抵制北京的努力失效。
3 P6 \( r/ R- _) @* W2 S, f+ \, R; s, {
如何看待美国抵制亚投行?成立亚投行,是否如华府担忧的,要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对北京而言,亚投行有助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需求,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增加中国对国际金融规则的制订权,最后一点直接和美国的利益冲突。
! g- q/ b. V+ ]% T' P6 W) q) t
2 P/ K+ P( h! p 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但北京也有诸多不满,尤其在对国际经济的治理和有关金融机构的话语权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北京需谋取相应的治理权力。但几大国际金融组织在表决权的调整上,远未能满足北京和其他新兴国家的要求,相关机构负责人的位置一直由美欧日长期霸佔。
/ `# P7 A& L% m% }% y- G% G: y5 o3 l/ J, {
发展增量 挺进中心/ \; \: A4 M- ]8 J4 _* u
- `1 b9 U6 C4 s2 H 北京明白,直接从内部打开这些机构缺口,要求发达国家让渡其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几乎不可能,中国现阶段既无必要也无能力挑战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可取方式是另行组建由北京主导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这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和现有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形成互补,因为国际金融市场远远满足不了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求。尽管如此,对现有的国际多边金融组织尤其是地区多边开发机构来说,也会产生挤压效应。客观上,如果不向中国等新兴国家开放更大话语权,目前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很可能失去更多市场乃至主导地位,这对现有既得利益者也非好事。
- s5 i1 G) Z: I2 }! }7 a4 R) R
& t2 f3 U: }9 f8 n% u6 A, ? 北京这种策略可称之为「边缘——中心」战略,它来自对中国改革经验的启迪。中国改革就是从边缘(边疆)入手,放开对非公营经济的控制,开放四个沿海经济区,先发展增量,培植和厚固边缘利益,在时机成熟时,再由边缘向中心挺进,倒逼存量进行改革,所以学界也把中国改革称为「增量改革」。北京谋求国际经济治理权,实际采取的也是这个策略。
) Q% A% n C, y* p; W* U1 a/ y
" U* b/ F" Z( @9 X' f- o( O" i- ^ 亚投行先试水,若国际社会适应了亚投行的角色,北京再牵头组建其他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那么,国际金融体系就会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态势演变。面对盟友倒戈加入亚投行的态势,华府正敦促国会通过IMF的治理机制改革方案。该方案核心点之一,就是大幅度提高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投票权重: Z- ?* J# J4 o- q, e
0 P1 I. `8 X- i0 S.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