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认为强硬是战胜中国的唯一途径
直到上周之前,多数美国投资者和高管一直乐观地认为美中即将达成协议。我敢打*,大多数仍这样认为——尽管特朗普发了那些新推文。因此,市场迄今仍保持平静。这种相对乐观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看法,即特朗普需要制造一场可以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炫耀的对华“胜利”。但这也来自于经验:去年围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激烈较量最终结出了一项协议。特朗普政府执政两年来,企业高管们似乎已从恐慌震惊变成了逆来顺受,认识到通过世界摔跤娱乐(WWE)的透镜才能最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制定。对决始于令人眼花缭乱的仪式性攻击和叫骂;接着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双方上演一场激动人心的对攻战,并走向事先决定好的结局。
在日前于洛杉矶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会议上,前共和党国会议员、现担任精品投行Moelis顾问的埃里克?坎特(Eric
Cantor)告诉在场的金融界人士:“你必须把口号和所谓的好政治(对特朗普而言),与(贸易的)实际情况区分开。(贸易)政策远没有口号那么激烈,而且比口号理性得多。”
但第二个关键点是,即使当前的对华口水战以达成“协议”的方式结束,也几乎没人认为更大规模的较量将会中止。远远不会:米尔肯会议上不绝于耳的预测是,由于互为对方根本的战略对手,中国和美国将陷入经年的冲突。
这似乎显而易见。但这些说法5年前还不流行;那时,高管们喋喋不休地谈论的都是全球供应链。实际上,当如今在白宫任顾问的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2006年出版《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The Coming China Wars)一书时,他的观点听起来几近异类。
如今,企业界更有可能援引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Allison)的《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吗?》(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作者认为,当一个老牌大国感觉受到一个新崛起对手的威胁时,通常会爆发一场巨大的冲突。
第三,至少在私下里,许多高管在接受总统的好斗姿态。
但几乎没人会公开支持加征关税:他们知道,特朗普的策略将给某些群体带来巨大痛苦。受对华出口下滑打击的农户们正在大声疾呼。此外,特朗普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到25%,商界领袖非常担忧由此带来的物流难题。(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数据显示,这样做将把美国的总平均关税水平提高到7.5%,高于许多新兴市场。)
对于保护主义思想,美国商界领袖过去常常坐卧不宁,而且公开反对——许多人仍坚称,从长远来看,他们希望实现自由贸易。但如今,许多高管似乎不情愿地承认,把关税作为武器短期内或许是合理的,如果这样做能产生更好的长期结果的话。即使不为了这样的结果,他们也支持这样的目标,这种转变源于他们对所认为的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和科技竞争的愤怒。
一位首席执行官上上周对我说:“心态的确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总统与中国对抗是正确的。”此言呼应了一种普遍的情绪。实际上,铁杆支持民主党的首席执行官们甚至也在悄声议论这种情绪,民主党政客则公开疾呼。参议员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在Twitter上写道:“坚持对中国强硬,总统@realDonaldTrump。不要退缩。强硬是战胜中国的唯一途径。”
如果关税导致全球经济直转之下,或者如果特朗普达成了一项忽略知识产权和技术问题的协议,上述态度可能会发生转变。
但目前而言,投资者应该清楚的是:如果你想知道贸易战的走向,不要只听悲痛的农户说什么,要注意商界领袖未对特朗普发出实质性的批评。
有时沉默胜于雄辩,而现在的沉默表明,美国商界精英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长期战略竞争时代,即使他们仍期待达成短期“协议”。
好人必有好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