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幅减税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美国的税改,最直接的影响主体,当然是美国经济。大家都知道,现阶段,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减少税收来影响市场里的现金量,以此抑制经济过热或刺激经济发展;二是货币政策,主要是各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提高/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影响企业等的生产成本,从而调节其经济活动热度。
而在日本、欧洲等国长期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依然难以刺激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美国此次的财税改革,则被寄予厚望。
最直接的理解,税负的减少,也就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下降,这无疑会刺激居民消费,同时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再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美国的税收基金就估计,这一计划将令美国国内实际生产总值增加逾9%,实际薪酬增加8%,此外还能创造至少200万份新的永久的全职工作。特朗普则更是豪言壮语:“这是今年给所有美国人的圣诞大礼!要平均给每个美国家庭每年省税1182美元!”
当然,税制改革,十分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总得来看,美国这次税改有这么几大看点:
首先,“属人制”改成了“属地制”,就是说只要在海外已经缴税,美国企业转回本国就不用再缴。此举被广泛认为会刺激美国企业利润的回流。
此外,税率等级得到极大简化,多个税收被取消,包括遗产税、替代性最低税ATM等。同样能够鼓励更多的经济活动。
但同时,包括美国部分议员在内的一些声音也认为,减税将会给美国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赤字。此前,据独立税收政策中心估算,众议院版本的税改议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为美国增加1.3万亿美元的赤字。在美国政府能否承受这一点上,仍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这些都只是部分人士的判断,围绕这些判断,同样存在很多争议。事实上,目前的版本也并非最终版本,参议院通过的法案与上个月众议院所通过法案间,仍有一定的区别。未来具体会有哪些变化,什么时候实施,尚需等待。
影响
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一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将对他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拥有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和强货币的国家来说,其影响更甚。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高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对经贸依赖程度很高的国家,中国,无疑美国这波税改外溢影响范围中,是最受关注的国家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从理论上来说,美国的税改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资本流动冲击,二是货币政策带来的后续影响。
首先,根据其最新的税改方案,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将从35%下调至20%,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大幅下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驱使美国在海外的留存利润大规模回到国内,刺激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较大的潜在冲击。
其次,必须要指出的是,美国的减税政策,是基于美国“加息+缩表”的财政政策基础之上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无疑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怎么理解?所谓加息,就是提高美元汇率,美元升值,那么人民币就变相贬值了嘛。缩表原理也相似,就是美联储要收回市场上过多的美元,总而言之,让原本就非常强势的美元变得更强,客观上也对人民币造成了贬值压力。
一般来说,这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杀”,会对别国产生一定“紧缩”的作用。而这种双倍的紧缩,不仅对初级产品(未经加工的原始产品)的行情,造成很大的下行压力,更会进一步带来资本外逃压力,对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产生很大的冲击。
对于这一波冲击,我们不得不保持警惕。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主导下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了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几十年的惊天阴谋。
什么协议能如传说中这么厉害?
这得说回19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面临了美元汇率过高、对外贸易赤字和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危机,贸易赤字一度占到了GDP的3.6%,经济极度不健康。而彼时的日本呢?于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其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资本疯狂扩张。
于是,为了提振出口,美国国内出现了一种声音,用行政手段降低美元汇率,拯救美国的出口。事情进展地超乎想象地顺利,1985年,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长齐聚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了“日元与马克大幅升值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的协议。
此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了,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一季度至1988年一季度,升值54%,然后巨大的经济泡沫被刺破,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停滞,也就是经济学教材中著名的“lost decades”。
那么,日本的案例跟今天的中国,有没有可比性呢?这一次,美国税改消息一出,就有很多人开始哀嚎出“冬天来了,资本荒来了,好日子到头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这一局面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极为相似。
但问题是,这一逻辑合理吗?
且不说,在今天愈加自由的市场经济下,仅凭单一的行政力量就能对别国经济造成重创,完全不现实。即便是在“广场协议”的案例中,汇率变动带来的最大影响,也并非是产品的输出、输入,而是资本的流动和与之相应的财富效应。
因此,将日本“失落的几十年”完全归咎于“广场协议”,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是很牵强的。将美国一国的财税政策,单纯看做洪水猛兽,也是不对的。
思考
我们当然不能小觑美国的税改政策,但是,情况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大幅减税,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税务负担差距,其他国家有没有可能在资本外逃等一系列压力下,也被迫做出减税等其他财税政策的调整呢?事实上,英国、法国以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已推动减税立法。而如果这一设想真的实现的话,这一轮全球减税战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美国减税的政策效应。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此前我们所作的分析都是基于一般经济学常理的判断,而现实中的经济活动,远比理论要复杂难以掌握地多。
从美国国内来看,美国减税真的将百分百推动跨国企业回流吗?不尽然。税率仅仅是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之一,其他包括宏观政策、商业环境、人才条件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在梅新育看来,单一的财税政策,也很难提振美国经济,还需要跟接下来的福利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这一点,自然也是跨国资本需要审慎考虑的。
梅新育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是,“从特朗普访华称中国的政体适合中国人民,到近期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他偏向于减少对外部世界的干预,专注于本国经济改革,激励生产劳动……这个构想对中国乃至外部世界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美不是敌人,美国专注于国内经济发展,提振其经济,对我国也不是坏事。
在梅新育看来,当下的中国最应该做的,还是专注自己的一系列改革,不要被外界的动作乱了阵脚。美国的税改或许对我国有一定的冲击压力,但这同样可以转化为改革的契机。
当下中国的财税依然存在一些潜伏性问题,比如税率较高,转移支付和减免太多等。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对减免项目、转移支付优惠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同时降低税率,那么中国的财政改革也将迎来广阔的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专注自己脚下,拓宽税基,赢得更加公平、安全和可持续的财税政策,重振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才是当下的中国,最该坚持的思路。 请继续努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