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吃不开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中国的经营业绩继续不佳,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经营和销售方式受到质疑。有商业管理学者认为,沃尔玛没有能够很好适应中国市场的土壤。不过,也有经济学者说,外国企业到中国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商业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沃尔玛表示将坚守中国市场,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福布斯杂志说,沃尔玛在中国的收入目前只占该公司总收入百分之二左右。另外,2014年沃尔玛中国开始大裁员,涉及上百人。位于深圳的沃尔玛中国公司总部的30多名高管,其中包括副总裁等被炒鱿鱼,他们大都具有15年以上企业工龄。裁员成了沃尔玛频繁关店后无法回避的问题。
报道说,沃尔玛最先于1996年在中国登陆。18年来中国零售业市场在全球成长最快,但是沃尔玛如今在中国只有约400家店面,远低于预期。沃尔玛去年曾表示,未来三年将在中国再开店110家,不过,如今的调整计划却包括关闭一些分店,另有数十家店面需要改造。
彭博新闻近日报道说,沃尔玛多年宣称中国是其最佳市场,然而其在中国业绩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属最差之列。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阎雨对美国之音说,沃尔玛初到中国时曾给中国市场带来了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冲击。他说:“沃尔玛到中国来,给中国带来很多理念上的更新,也给中国带来思想上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商业模式的优化。这是沃尔玛很大的贡献。作为一个跨国集团,应该带来一个正能量,引导中国商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把潜规则本土化。”
阎雨谈到沃尔玛中国的一些问题,例如“以大欺小”、“弄虚作假”等不良商业行为。他说:“沃尔玛在重庆很典型,他们也参与了‘潜规则’的运行。第二,他们也失去诚信。重庆沃尔玛竟然学习中国某些企业。本来是普通猪肉,他们却拿来作为有机猪肉。有机猪肉120块钱一斤,而普通猪肉只有十几块钱一斤。后来被工商局查获,而且查获了十几次。”
福布斯杂志说,沃尔玛的部分中国店铺被指以“批发销售”代替零售额,销售业绩的会计方法受到质疑;对产品“月底突击提价”,以完成月盈利目标,赚取短期高利润。还有报道援引沃尔玛内部消息说,沃尔玛在中国的一些商店在产品标价上玩弄把戏。
报道说,原来中国消费者对外企的信任很高,这样一来,沃尔玛信誉大打折扣,而且这种印象形成后很难改变。如今的沃尔玛可能赶不上一些本土连锁店,也落在像“高鑫”这类香港零售商在中国内地的分支企业的后面。
除此之外,沃尔玛盒子状的单调外形和色彩,以及高度集中的布局模式,似乎也不适合许多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和习惯。阎雨称,沃尔玛在资源配置乃至商品陈列上也需改革。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对美国之音说,沃尔玛在中国的状况,除其自身应变能力急需加强外,也同中国商业消费土壤中的某些特定因素有关。他说:“中国有句话,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就变味了。西方的企业模式到了中国肯定也会走样,因为国情和土壤变了,所用员工也都变了。执行过程中,美国的那一套规则做法,到了中国肯定会走样。走样的原因怪谁呢?我认为是土壤气候等等的原因,值得思考。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过期食品坚决不吃。当作垃圾销掉。而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店员和员工看到过期食品,他们认为仍然还可以用,因此往往也就继续卖下去。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别。”
仲大军说,沃尔玛原来在美国行之有效的过期食品下架规定,到中国后势必面临打折扣压力。即使不是公司授意进行,恐怕也避免不了中国各地本土籍经理人员自作主张。
沃尔玛商品过去以价格低廉赢得很大市场。不过,北京大学的阎雨说,如今中美物价形势已发生很大改变。以服装为例,同类产品,往往在中国买贵,在美国买便宜。另外,中国人均GDP大幅上升,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已从追求价廉,转向注重商品质量和品位。
香港中国通讯社说,沃尔玛中国的业务除了面临激烈行业竞争外,还受到诸如驴肉中发现狐狸DNA丑闻的困扰。不过,沃尔玛内部对有关问题的调查还在继续。与此同时,沃尔玛亚洲区首席执行官已经换人。福布斯杂志说,外国零售商在中国的经营困境,并非沃尔玛一家。适应中国本土市场是外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谢谢分享! 水土不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