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杂志6月10日文章,原题:中美处于危险的临界点,文章如下:, L2 E2 k- g; j f% G$ q0 Z0 G
% w% e2 J- \' h就在一年前,加州习奥会还宣示“新型大国关系”。但此后,令人不安的事件接二连三,危险地取代了这种刻意营造的乐观。这并非通常的大国关系起伏,而是整个气氛已变坏。如今的问题是,美中关系是否到了一个临界点。* V9 u. B# ]* f# D! I, H1 _! V
% I4 D4 C2 u0 z8 u从世贸争端到北京在西太平洋的行为,贯穿始终的是全球规则和标准问题。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体系,迅速成为主要受益者,外界开始期待北京也投身于基于规则的现有秩序。最近几十年,美国及其亚洲盟友,对中国采取了一种防范战略:一方面,进行全面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采取行动抗衡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直到现在,这种部分合作、部分竞争的模式还行之有效。它反映和考虑到中国的复杂性及其向国际体系的融入过程。
3 Z! Y$ H+ O1 p" H/ c, }' Q) X6 s
- r, V! W9 R2 U" u- p% e0 v4 H$ i多年来,乐观派认为,帮助中国融入全球体系将影响并制约其行为。但实际上,中国就像以往的那些新兴强国,随着美中实力差距缩小,北京变得愈加咄咄逼人。在西太及亚洲别处的陆地边界,针对中国长远意图的评估正在改变。特别是,认为以安全防范平衡美中经济关系的主张如今行不通了——不论美国商界多么希望不要如此。4 c( _, F1 X. H+ ?& j7 h. M! l
( o7 u" G1 H* ]* T0 ^) @渐渐地,五角大楼与解放军的军事竞争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最坏预计。冲突的幽灵在加剧双方的战略不信任。很难看到两条互相矛盾的道路——经济融入与安全对抗——能够持久。必须有所取舍。时间正迅速逼近美国将不得不决定如何及在哪里画线的时刻。* u! ^$ `; d# R" o0 [
' n* ?# P. h5 @. j0 R K
若“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默认中国的自负,那我们真的是到了临界点了。与中国学者讨论时总听他们说,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核心利益”。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特别是维持进入亚洲的海洋和商贸通道,这是自18世纪以来美国的一项长久利益,如今扩大到新的全球公域——一再受到北京挑战的网络和太空。中国谋求更大的战略影响力及对规则制定的更大发言权,这是一回事。而北京谋求发号施令,使用自己的规则,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作者詹姆斯·克拉德等,乔恒译)
. R! V9 v$ H) G# _+ O7 v. F( L
! Z( f# R: F/ G. H# V8 M6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