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立陶宛我行我素,那中国更应该我行我素,大不了一刀两断+ L3 H3 k# g+ }- o" W9 {8 \
3 b/ N7 e$ m3 W1 ^
民调结果显示,仅1%受访者对于政府“价值导向”对华政策持“非常正面”评价;另外12%则持“正面”评价。然而,21%受访者称,对于立国当局强化对台关系的政策感到“非常负面”,感到“负面”的人则高达37%。 ,该份调查结果由立陶宛网络媒体《15分钟新闻》(15min naujienos)公布。
% e8 c: R i1 ]2 _! N, s' g3 ^( y4 r; q' ]' V, k7 N3 ~, `0 |
香港《南华早报》报导引用维尔纽斯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Dovilė Jakniūnaitė的话,指此种情况的升级远远超出预期,“我们不知道中国会有如此强列反应,但我们现在必须处理后果”。一名立陶宛部会人士表示,他们将“仔细分析结果”,但在本届政府执政期间,不会出现改变方针或改名的机会。该名消息人士提到:“我们认为,这样的讨论将毫无意义,这无关乎名字,中国的终极目标是让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关闭。”5 S" V F5 W) B: M
3 v" Y3 g% G* h2 W: U
立陶宛政界意见分歧
9 \$ d/ f! l/ H9 i/ n9 I- M( H/ o( y+ u8 a8 x5 f' U" K
立陶宛允许台湾于维尔纽斯以“台湾”为名开设代表处之后,遭中国以强硬的经济手段进行打压。而立陶宛政府对于台湾的支持,近几周也在立国国内政坛激起了各种不同的意见。立陶宛总统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曾表示,以“台湾”之名开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而立陶宛外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本周则在社交媒体贴文指台湾代表处“并无违反任何条约”,并表示来自台湾的人叫自己为台湾人“很正常”。
$ F2 ?( v8 X3 l4 k, k
: a/ d2 N4 Q2 W蓝斯柏吉斯:欧洲必须向中国表示这不是对待欧盟单一市场的方式。 U1 `( i) v& e' ?2 L# I
9 {3 B# z, ~$ }/ T1 J9 D/ X- c
蓝斯柏吉斯向《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提到,由于中国在立陶宛与台湾关系上的冲突已经升级,包括对使用立陶宛制造零部件的欧洲公司进行制裁,他将在本周四和周五的欧盟高级外交官非正式会议上告诉欧盟外长们这些骚扰行为。他补充说:“现在,欧洲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向中国表示这不是对待欧盟单一市场的方式。这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一个考验,欧洲必须挺身而出。”
" o9 a- [2 O U& K
/ T3 Q8 U4 Z* n4 K$ B- S# V德法声援
$ G9 a0 p* a! s
. W2 }1 _" K5 P$ k. ~法国本月开始欧盟轮值主席任期,外长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昨天在法国外交部长听证会提到,由于“北京日趋强硬的态度”,欧盟迫切需要“确立与加强我们的姿态,以威慑第三国的经济等胁迫行动”。面对共和党友台小组议员昆丁(Didier Quentin)询问是否会在法国担任主席国期间,采取具体行动协助中国对立陶宛的打压,勒德里安表示将与立陶宛同一阵线,并推动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简称 ACI),以使欧洲能防御此类的行动。
9 Z$ B- U3 q9 N) t" ]" b
+ H d# h v& x2 x5 J9 W! D# I德国经济暨气候保护部次长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本周访问维尔纽斯,与立陶宛官员进行会谈。她在与立国经济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见面后,在推特上指出,欧盟内部市场不可分割,因此在立陶宛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张之际,德国“全力声援”立陶宛。
- @; ]& v" ^6 Y) R
* `1 l* y9 c! F0 d. V台湾国家发展委员会本周二(1月11日)与立陶宛经济暨创新部召开视频会议,席间台方表示将提供10亿美元作为融资基金,发展两国经济合作项目,而立方则表示立陶宛驻台经贸办事处目标今年春天开始运营。台湾外交部今天(1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中感谢欧美各国支持立陶宛,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也呼吁全球所有民主伙伴,和立陶宛站在一起,“共同向中国破坏国际法治与强权霸凌的作为说不”。: D/ P. q, a: Q% v+ t. |. v
4 T4 w% f5 D! v'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