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维持自身的霸主地位,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使用任何手段,包括战争 
, d! l) D! S  p& b4 Y- w  J! A9 W- z# `2 H0 o! j0 z3 i. U$ y2 h 
著名宏观分析师、金融评论家里卡兹(James Rickards)撰文指出,2020年3月到4月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极为严重的收缩,而之后从7月到9月,复苏周期正式拉开了大幕。遗憾的是,复苏完全谈不上收复之前衰退中失去的土地,至多只是部分收复而已。 
0 W- @! Q  V0 ~1 w! M& b( A$ m) W" o; T# O9 C 
从这个角度说来,经济表现的真实形态并不是V形,而只是一个部分V形,或者说是一个左右翻转过来的对号。这位《货币战争》等畅销书的作者总结道,美国经济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是增长并未真正回归之前的趋势线,而更要命的是,所谓之前的趋势线,即2009至2019年这十年的整体增长情况,还是明显低于历史更长期趋势线的。 
8 `7 }, {; {% a* Q 
- W. H0 I. _+ W: R现在,美国所经历的,是已经明显减速的经济增长,而诸如就业和工资等重要方面的指标,不要说没有回到之前的高水平,就连有所进展也谈不上,有的就是窄幅振荡,而有的甚至出现了下滑的势头。 
4 p! H6 z' Y9 Q2 E2 n 
( f" d( d- R/ d3 x2 B! E& E回顾过去十八个月的发展变化,人们很容易就会看到疫情已经造成了怎样的经济浩劫,但实际上,人们所能够看到的一切还是打了折扣的,或者说,很多更可怕的景象被各种各样、数额惊人的联邦援助资金掩盖住了。2020年6月,还在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内,联邦政府就派出了2万亿美元的救援资金,接着同年12月,特朗普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有9000亿美元派发出来。/ S* u7 S: H7 T 
& S8 D* I/ N. k 
拜登入主白宫之后,2021年2月,联邦政府又派出了2万亿美元,而目前,联邦政府还在国会大力推动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提案和2.5万亿美元的福利提案。就美国普通人而言,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从特朗普那里领到了1200美元和600美元的两张支票,又从拜登那里领到了1400美元的支票。 
+ b" ^8 ~4 L# [* I* I. F0 ]% j* S) T+ e8 o 
在疫情期间,美国推出了《薪资保障计划》(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贷款,500亿美元的航空业救援计划,还有游轮业、旅游业、博彩业和其他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领域,也得到了类似规模的帮助。美国的失业者除了各种常规的失业救济之外,每周还能够拿到额外的600美元——当然,这些额外补贴9月初刚刚到期了。8 u6 M$ U* B1 q" }& l 
& W' i  L/ Q' g! B8 m3 R6 O* m/ ` 
其他各种疫情纾困相关政策还包括租金延迟缴付、租客驱逐禁止,以及学生贷款还款宽限期等。这份本来就已经很长的清单,现在还在不断加长,在打着纾困旗号的赤字支出项目全面结束之后,其总额很容易就会超过10万亿美元。 
  d, r# B0 n7 V( R0 v) ^) c$ W1 r) { 
毋庸置疑,这些支出当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必需的,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到6月,经济受限于封锁政策,局面充满变数的那段时间。2 W& q# U4 o( k) C+ W% Y+ E3 Y! w 
 
7 }0 {$ T% U1 z; @不过,经济学家们已经在越来越多地提出质疑——如此规模的救助资金真的全部都是必要的吗?至于那还在提案阶段的4.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更是被打满了问号。 
& C. u) l: ?" J7 `, i* M 
& y) J4 Y% i$ f眼下最急迫的问题就在于,显而易见的是,在许多计划到期,而新的计划尚未到来的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了。4 D4 }8 H+ C6 p8 B- y  t 
 
5 a7 H. Z$ }# }/ R3 `/ K% {联邦提供的每周600美元失业救济额外补贴已经于9月6日宣告计划到期,从理论上说来,各州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资源来补上这个缺口,但事实就是,大多数州根本就拿不出这样一笔资金来。比如近些时间以来成为焦点的纽约州,其自身就有着巨大的预算赤字,州议会是不会允许州政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赤字支出的。6 ]+ J  ]. {( J+ Y9 u) @" X/ P$ W4 ? 
; Y1 r0 B, o1 G9 i% g4 q 
还有一些州的资金情况可能要好一些,但是他们都选择了不去花这笔钱,因为他们相信,能够得到丰厚的失业救济,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许多人不肯去积极找工作的原因。抛开这场争论的是非不谈,毫无疑问,事实就是,在联邦政府提供的补充收入到期的同时,美国经济也因为各种原因,增长速度减缓了。 
( ?6 Y: I# L# V/ C4 H) Z6 z# _- S 
债务负担已过于沉重5 M( |% B+ U! G, b1 { 
( R. c8 q0 T/ K5 c- y4 b) S5 s. A 
由于更高的税率、更严格的监管,以及“绿色新政”为代表的各种过于大手大脚的计划的支出,拜登政府注定将拖慢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进而迟滞全球经济增长。, U* z' k4 V7 w. ~& I 
 
2 p5 o& S: e5 r  H7 S5 X' `根据最新批准的预算案,2021财政年度当中,拜登政府的赤字支出规模将接近6万亿美元,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将打着刺激经济的旗号,让这个数字变得更大。 
/ p+ `6 H! |! w* S; G, g 
8 M$ F1 c+ l3 f' U6 m- ^然而事实是,这种支出是根本形不成真正有效的刺激的,刺激支出说纯属于痴人说梦。这是因为,美国的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现在已经迫近130%,而无数研究都已经证明,若是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超过90%,那么新债务所能够带来的经济增长就将大打折扣。. N- h& d( G& v, D 
, E( y+ O+ u: h- a0 Z1 ~+ n 
换言之,美国是不可能再从这种赤字支出当中得到什么强有力的经济刺激了,而能够得到的只有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持续攀升,只有局面的日益恶化。 
. ~: ?. o, }) q 
9 D  |) H/ s& M; {2 F# n- R当然,客观地说,无论有没有拜登政府的这些政策,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不断减缓,这是因为美国已经债台高筑,而且还拥有一个并不真正理解货币经济学的央行。' q6 h6 D6 W: M! s. f" z3 _ 
7 {8 M: a. j. T: o 
现在,拜登的政策正在不断获得通过,形成法律。不必说,原本就很糟糕的经济增长前景,还会因此变得更加暗淡。 
. T% x8 B$ }: h0 W8 I- T$ Y- g- ~3 V" d4 X* W 
一场“新大萧条”已经来打了美国人身边。 
! @5 h, {6 E1 G& z 
! f0 D8 W" D! I2 M众所周知,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或者更多的季度都出现收缩,就形成了衰退。不过,所谓萧条并没有类似严密的技术层面定义,一般的理解是,只要经济增长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及长期趋势线或者是自身潜力,就形成了萧条。 
  u7 O5 r& q- U8 q* |  |7 ^: P 
7 F& G' Z. X" I在萧条期间,是完全可能发生技术层面的衰退的。比如,在1929年至1940年的“大萧条”期间,就发生过两次技术层面的衰退,分别是1929年至1933年,以及1937年至1938年,但是整个“大萧条”时期,其根本特质还是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趋势线、高失业、通货紧缩。事实上,股市和商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要一直等到1954年,即“大萧条”1929年开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才恢复到当年的水平。( H1 g) {$ L! a) z8 d( [ 
 
* {. u( {7 D/ K  [; w# |, t“新大萧条”在继续 
2 I! P2 w' B1 g( } 
6 G* F2 q3 h! C现在,美国正处在“新大萧条”当中。美国经济2008年发生了收缩。2009年至2019年的复苏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约是2.2%,明显低于3.5%到4.5%的长期趋势线。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再度收缩3.4%,创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陡峭下滑的纪录。: |5 J8 J/ T) q' |7 z% o0 X4 a 
( W8 ?! ^* n( ?5 X# m( R 
2021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长年速达到了6.4%,可圈可点,但是之后,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根据亚特兰大联储提供的最新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年速已经缩水到了3.7%。/ M0 j2 x  }, a% |: r% }" o& X 
 
$ T8 J8 Y* w7 |! L事实是,美国经济到2021年7月,其产出才恢复到2019年12月的水平。利率已经大幅度走低,这是一种明显的去通货膨胀预期迹象,同时也许还可以看作关于2022年“新大萧条”的一种早期预警。! ^# G: |! C$ N$ v" Q7 E  B! Q% i 
8 h( y- H* a4 N' q0 ?  V/ s 
这种“新大萧条”的特质完全可能持续存在许多年。一旦通货膨胀叙事退潮,去通货膨胀叙事占据上风,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就必须根据经济增长速度迟缓的现实进行调整,不难想见,美股届时也将进入盘整阶段。4 T/ o. S8 A9 Z' P+ S9 B* _ 
- T( `0 ]$ U: c) h  p9 Q& m 
从更长远的角度着眼,必须看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是会改变一代,甚至不止一代人行为模式的。大多数金融恐慌或者衰退,在发生后的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有复苏接踵而至。 
: x5 S0 S: u: n1 s; O9 p1 b+ x- E& d- ]4 G+ m: P6 C( o( T 
然而,疫情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q. K7 S, Q7 } 
 
3 `0 k8 Y1 q9 o# {0 u' ~复苏要等到2045年?) u/ M6 y2 O& I" a. p% {* {5 ]# _ 
. f4 q0 g) l+ i  r" W 
旧金山联储曾经与外部学院派专家合作,进行过一次研究,结果发现,自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以来,全部19场最致命的疫情爆发后,利率、增长、就业等几大要素要全部回到正常水平,平均耗时要超过30年。  o/ Y* s$ |0 B9 r 
/ Q) n9 p; t  y$ r$ }- A 
这一模式也适用于一些极端事件发生后的情形,比如“大萧条”时期——尽管这一次问题是始于经济崩溃,而不是疫情。虽然从理论层面说,“大萧条”是结束于1940年(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种战争相关支出使然),但是“大萧条”对市场和人们行为模式的改变真正退潮,已经是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事情了。# C" n* _/ `# ^7 W, O. m/ w8 Z7 S 
 
  Y5 L: q* g" r' X, H20世纪50年代,美国迎来了一段和平与繁荣的时期。可是,即便在那样的时期当中,美国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尽量避免大额支出,总体而言是过着较为节俭的生活,而这一切的根源正在于他们从30年代和战争期间所获取的经验。 
% l/ i. j) ^! B 
5 S: Q) G: l0 H0 I局面真正改变,是在60年代晚期,“婴儿潮世代”步入了青年时期,其中一些已经开始成人。换言之,“大萧条”造成的行为模式改变,是在其本身正式结束近三十年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无论战争、萧条还是疫情,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创伤,这就是个极佳的例子。 
7 {# E. Q7 s3 k+ o4 Q5 E/ J6 H# \+ m8 f7 S9 P6 N" D 
由此可以推想,美国要真正从储蓄、消费、通货膨胀、利率、增长等各个方面彻底走出疫情所造成的经济浩劫,实现真正复苏,恐怕是必须要等到2045年,甚至更晚的时间。  V9 m! J  b! o$ t: J$ H# D 
 
+ r# d# X7 X  b这样的预期只会被一种可能性打破,那就是疫情之后又发生了冲击力等量齐观,甚至更可怕的变故,比如战争或者金融恐慌,而那样的话,最后的复苏就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 M5 O! ]  r4 j/ t7 @ 
) h) \$ |6 t2 ]%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