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也许这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U% N, {4 o6 b/ {6 R
' Z2 z4 t1 }3 l$ J
当地时间3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其中包括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 E" L9 J7 n! ?9 j
! y) d! w0 o7 N3 g+ H% M
据《纽约时报》、彭博社等外媒当天报道,尽管协议的具体内容并未公布,但有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协议细节与去年披露的文件内容基本相似: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投资伊朗电信、基础设施等数十个领域,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 I; l: l' A7 h) H4 d
% V7 q- P$ E/ _7 Y' {5 [6 T
伊朗政府对此次签署的双边协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外长扎里夫将此协议称作“具有历史意义的25年战略路线图”,总统鲁哈尼强调要加快协议的落实。伊朗驻巴西大使表示,中伊25年协议有益于两国伙伴关系,也“将为新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
+ U7 N& J# Y4 h0 k) \2 _
: z6 f4 ?$ j1 M4 l# d% g. V( |: \/ }( I
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明确两国合作的路线图
. p( l1 c7 o6 O. L. [% R C" w9 K y% W. A0 c" k) i
协议签署后,27日晚些时候,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德黑兰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9 n( x! t9 Y( v0 n/ l/ N( q% s% O4 `# s
王毅称,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今天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将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中伊贡献。鲁哈尼表示,两国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将进一步明确伊中未来合作的路线图。9 p' Y$ r! C9 J$ G& d
7 G" }5 \2 Z6 B# O" e 两国并未进一步公布协议的具体内容,只说此次协议长期25年,其中包括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
& @# s7 v1 b0 x/ J
5 _/ \: Q7 x& J: j/ |$ _ 但包括《纽约时报》、彭博社和《金融时报》在内的外媒称,多名专家和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协议内容与去年披露的一份长达18页的协议草案内容相似,“基本没有变化”。
' ^# t2 I+ E* n; O: q! r4 _. d$ v# n0 A/ Z& \
据《纽约时报》去年7月报道,中国和伊朗起草了一份全面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根据草案内容,中国在未来25年将在伊朗数十个领域进行价值为4000亿美元投资,包括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作为交换,中国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
% Q9 _* ]- l6 c# F" X
( K! C5 s& w) m2 v( ~. J 协议草案还包括,中国在伊朗推进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提议,以及呼吁深化两国军事合作,以应对“恐怖主义、独品、人口贩卖和跨境犯罪”地区等威胁。+ l, ^$ F. x# Y! @5 Y2 D
! D' y @# q5 o) ^" f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援引消息报道称,此次协议涉及的石油交易将绕开美元,通过人民币结算,“这将对美元的地位构成进一步挑战”。
6 l, K7 S: S- M- K
! u" @# U) C$ v2 s; F4 o
% f4 y. I" _, Z: ~7 P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 news agency)27日也报道称,作为投资的回报,中国将获得伊朗稳定的石油供应,并补充说,两国还同意建立一家“伊朗——中国银行”。
. A; {& H( n q3 W2 w) h) E" V- V" X: I: e
此外,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称,中伊两国关系一直以来就十分密切,此次签署的双边协议讨论开始于2016年。该报道得到了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蒂布扎德(Said Khatibzadeh)的证实。
) A! S( K% T; k$ ^$ M* j- }* [6 Q, g! H( t6 D/ Y
哈蒂布扎德在27日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访问伊朗期间,双方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了“运输、港口、能源、工业和服务领域的互相投资”建立路线图。
3 f: ?+ o \9 |, ]
, h2 l# L2 x1 Z3 f' T4 G% ? 外媒关注协议签署:将会伊朗更加“不妥协”% { e' n; m1 v0 p% \4 u
8 C$ {* W* Y& W, M 中国各伊朗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受到西方国家关注。此次协议一经签署,外媒便纷纷开始解读。 ?# S) q3 b. `
- a2 T- u: {/ {$ M$ d l 有不少外媒将此协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其中,路透社认为,中伊双边协议旨在“大幅扩大中国从东亚至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这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6 T$ ?( u" U1 `" v
" O# e; ?* i. ^" U$ m. S; E0 G/ C' O7 B' K! }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将此协议看作是伊朗突破美国制裁的努力。( w9 h' n& ], }8 Z( V; I/ {7 I
4 y& y; a% L: M7 t6 U* d; q
《纽约时报》评价称,该协议可能会加深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削弱美国孤立伊朗的努力。彭博社也认为,中伊之间的友好关系,对美国拜登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4 {: B: K3 v; u X6 @! e! d% M) {- n4 W3 _6 [! L( \ g
美国智库世纪基金会研究员埃斯凡纳迪(Dina Esfandiary)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协议的签署,会让伊朗变得更加不妥协(intransigent),也会让欧洲和美国更加紧张。因为看起来,伊朗可能有办法摆脱经济上的束缚。”
8 B @5 L4 s J( r" i/ o: y" Y) u! S" m)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