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耸人听闻别有用心,干脆说直接灭了中国,这样美国就彻底安全了
" c( O; S/ g: |3 Z
4 W4 ?3 L* \; x# L1 c6 x( A' B谷歌前CEO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期间他再次抛出美国“人工智能领军者”地位即将被中国取代的论调,以此来敦促国会加大对该科技领域的研发资金投入,防止中国在人工智能市场取得优势。 据《福布斯》杂志(Forbes)等媒体报道,施密特在采访中还发出警告称,美国如不采取行动,事态将可能引发国家安全和隐私问题,最终还可能构成“国家紧急状态”的局面。
`2 x' T7 R- R; z9 [: z, K3 n
& E9 {; z" c, K0 m( _# ` 谈话中,他多次强调“国家紧急状态”(national emergency)一词,声称中国目前在5G领域10倍领先于美国,美国已在5G上面临这一形势,甚至可能“已经输掉了这一局”。& _2 T+ U: s9 B* U- D
7 }/ G5 J& r5 d$ z4 v# y! `) A
. z9 P( s9 W1 l% x% d2 Y! J
“人工智能领军者”地位不保,呼吁国会投钱
$ R5 m* \' j! q+ X! ?2 M* h+ o& c. c( _ ]9 R( x! M" o$ X
3月7日,现年65岁的施密特在接受CNN主播法里德·扎卡利亚 (Fareed Zakaria)采访时表示,鉴于中国在2017年设立的目标,计划到2030年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美国在未来十年可能会“相当快”地失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1 Z) ] L; x/ y+ J7 f% h
) W! l& d- W% V+ ^1 ^/ W 他还指出,美国在3D制造、机器人学、人脸识别技术和超级计算机等方面也落后于中国,而这些技术都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6 k) L8 A4 O) o5 r
H+ ^! r/ @1 _7 G2 |% M( k% Z “(美国)政府至今没有对这项新技术(人工智能)做好准备。”施密特声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制造和传播有害信息,可能会“对民主构成威胁”,还可被用作战争武器。9 |3 A, J0 e& s$ V" ?: H. Q( @" R
@" S0 Z, @9 z
而为了增强美国的竞争力,施密特的建议也颇为直接和大胆,他呼吁国会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科研预算从今年的15亿美元逐年提升,到2022年达到20亿美元,之后每年翻一番,到2026年达到320亿美元。* I* |6 l6 b$ N9 Y
% c9 y: ^$ j b n
l. Q+ u/ O& I “中国5G领先美国10倍,已是‘国家紧急状态’”" R' J; S% J% `+ i' ~$ b; F3 P4 G
6 V, u9 c8 ~7 Q) w+ t) _ 施密特告诉主持人扎卡里亚:“除非我们在联邦政府和国际安全层面集中精力研发人工智能,否则这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是对我们国家的一个威胁。例如,如果这些技术是在中国建立的,它们将不一定会遵循我们的隐私规则或道德规范,我们必须小心打赢这场仗。”
4 }5 \+ G7 s2 E% J( `7 _
# Y/ ]' i% K+ Z' \, f' Q9 l y3 B. X7 ], W/ d1 z/ A, K
9 ~" l; \- m8 D; b
采访中,施密特不止一次提及“国家紧急状态”这个词。除了人工智能以外,他还担心中国的5G技术,并大肆渲染。' A) m' C4 M; S# H+ `9 W
2 g, \0 H! }7 i' x- z- Z6 L$ A
“我估计中国在5G领域比我们领先约10倍,这也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美国需要为电信公司提供必要的带宽和资金,以实现扩展的目标,我们可能已经输了,情况非常糟糕。”施密特说道。
7 M& R$ z8 S( d/ r
# b2 Z+ t' a7 E; p 施密特曾于2001年至2011年的10年间担任谷歌CEO,目前则是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的主席,负责每季度向美国国会提交相关报告和建议。据《福布斯》杂志介绍,该委员会中的成员还包括了甲骨文公司CEO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和亚马逊新任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3 Y- }& B: W" [ ?* k- U8 t
" `% }5 n# U+ S( U2 }4 z7 N5 L' N5 X前谷歌CEO施密特,目前是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视频截图 去年至今,谷歌前CEO多次公开谈论中国科技
. }8 f$ K) N$ s- A5 j9 n
' Z1 u; T$ \3 ` r6 e8 m5 a; s) b, G 值得注意的是,施密特此前已在多个场合渲染“中国威胁论,不仅曾说出过“不惜一切代击败中国”等言论,甚至还不断提醒美国政府“紧盯中国”、“对抗中国”。
- N) Z6 X$ M5 \( K5 \- P* B! a: T- I. m0 {/ ~" j. o. R
去年10月15日,他在一场视频会议上声称,美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在人工智能领域击败中国,以应对来自中国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 G3 `4 C/ I$ M5 W
6 g, P2 A i: T7 ?5 F3 R2 x 同年10月21日,针对美国政府当时对谷歌提起20年来规模最大的反垄断诉讼案,施密特又出来为自己的老东家辩护,甚至还试图“祸水东引”,声称美国政府应该把时间精力花在中国身上,而非紧盯着谷歌。& |$ D. X( d0 ?2 ~/ t4 L) ^
, r( X' D9 x5 Q/ _ 热衷于向美国政策制定者们“出点子”的他还表示,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值得关注的,如果美方输掉了这场竞争,这50年来的(经济)增长将面临困境。7 t o" q4 L7 l# A% A% U
- Y5 F2 }( C# S' o, W 而到了今年2月23日,在当天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主题为“新兴技术及其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听证会上,施密特则作为证人发了言。
N( |6 G( D, ^% Y3 L% T8 m8 S$ g% V5 f8 L: u3 q+ L
听证会上,施密特强调,随着中美两国在科技方面的竞争不断持续,美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中国展开对抗极具“紧迫性”。他当时宣称,美国在人工智能上对于中国的领先程度只有一两年,而非五年十年,而在人脸识别等技术上,中国更是遥遥领先,“这种威胁是非常非常真实的”。
) c' O0 x/ Q8 C: Q' F5 d. ]! D/ S' z, Y- b$ t#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