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无所不用其极,根本无视一切规则,以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
6 n( V! d- g9 |# `1 ~5 S# [' X- K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毫无征兆的意外的话,中美的激烈博弈则意外提前了,尤其是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时期。贸易战、科技战、产业链转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两国的矛盾集体爆发。但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打压并没有起到它想要的效果,现在是“美国未赢,中国未输”。
. F0 r% a3 `1 O( X: y; {5 ?" G4 ^- f8 m; H) ^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他开征关税是为了扭转中美之间庞大的贸易逆差。事情并没有按照他所说的发展下去,截至2020年11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至2,870亿美元,为十年来新高。更让人唏嘘的是,特朗普借助贸易战来维护“美国优先”,结果,关税是一个“回旋镖”,也伤到了美国。这一点,拜登政府的新财长耶伦(Janet Louise Yellen)也多次表示,特朗普政府在美中贸易战期间施加的对华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并且会伤害美国的经济。* l* A u/ i6 r7 c% u2 ]0 {
5 I/ ?( D6 v# |, J, `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一个理由是要使产业链转移回美国,结果也没有如他所愿。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全球最大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中国吸引了约1,63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美国则吸引了1,340亿美元)。这其中诚然有疫情的因素,但在疫情和美国打压的双重因素之下,中国吸引外资的情况显然说明了一些问题。
( b, h5 t8 t9 d9 L
2 w7 B! W* p2 O1 V与贸易战随行的则是科技战。以美国封杀中国企业华为、封禁TikTok(中国企业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国际版)为例,这些都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日欧等一众盟友并未完全追随美国封杀华为,而特朗普发布的有关封禁TikTok的行政令卷入了诉讼,TikTok仍在美国继续运营。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贸易战和科技战与中国“脱钩”,实际来看,这非常之难。, I5 g; `4 } b8 F; I
. J1 u4 ?& m6 r3 Z6 A& P) b/ x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的意识形态斗争主要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为代表,他多次将“中国人民”与“中共”区别开来,掀起意识形态的对抗,响应者寥寥无几,先是日韩澳和东盟十国等与北京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完成中欧投资谈判协定(特朗普与拜登团队都施压欧盟未果)。接下来的拜登政府表示要与盟友一道应对中国,建立组建“民主国家联盟”。这种靠意识形态来维系盟友、应对中国的思路能否行得通还不得而知。! F, _- C: Q+ R1 a4 f
( q) P0 Q' @1 B. f9 |) M4 d0 g- C
再到南海、台湾和香港等议题,美国出招、中国反制已经形成常态。美国军舰、军机在南海巡航和演习,中国同等举措跟进。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中国军机飞越台湾海峡也成为例行活动。在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并发起制裁时,中国也制裁了美国相关人员。6 q+ W1 @) k; v
) }! a V6 C% S. z4 i8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