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欧洲这几百年不是一直都是这样打来打去吗?/ j4 M0 B* ^1 f* s
" s) h# @+ o: ^' H" \' Y( [自17世纪中叶以来,俄土两国就在24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12次的大规模战争。俄国的实力不断增强,为日后坐上世界霸权的宝座奠定了基础;而土耳其则从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强国缩减为地区性大国。那么俄土之间为何会频繁发生战争?而战争又给地缘政治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呢?
! e$ N5 i" U0 K l
. }+ |) {4 }4 T: i5 j9 _2 g13世纪初,一部分出身突厥族系的乌古斯人为了躲避蒙古人的兵锋从中亚迁徙到西亚并在这里皈依了伊斯兰教。
, t, `* a {( ~+ V) v) r# Q$ L7 d/ Q& o5 A: I/ t4 V
1299年,一支从属于罗姆苏丹国的乌古斯部族在首领奥斯曼的带领下宣布独立,这个新生的国家在未来的几位统治者的领导下,风卷残云般地消灭了众多邻近国家。17世纪下半叶帝国的扩张达到顶峰,整个地中海东岸被土耳其人收入囊中。$ {- z" s* t" W6 e
8 c6 I5 J$ C; U: T+ L
大量来自不同民族、保有不同信仰的臣民生活在广袤的帝国疆土内。可此后的奥斯曼帝国却盛极而衰,陷入了发展滞止期。而此时的东欧平原上,一个斯拉夫人国家正在快速崛起,并在不久以后与奥斯曼土耳其产生激烈的碰撞,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沙皇国。) ? Q. v0 q8 E9 V4 y, S4 h
# t! ^ _! U$ P) z) h. u
; @7 `5 @. h w8 r( j
俄罗斯民族起源于东斯拉夫人,他们的祖先于9-13世纪在东欧建立起基辅罗斯公国并皈依了东正教。此后又被入侵的蒙古大军击败分裂成众多公国,成为了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的附庸。
8 ]+ @ W/ \. N, E) @0 Q$ G6 Y. r6 s+ u. D
% s1 q8 a0 }- V& z0 p随着金帐汗国的衰败,莫斯科大公于1480年推翻了金帐大汗的统治并从金帐汗国手中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后,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渐渐成为了东正教世界的领袖,开始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第三罗马”自居。公元1547年莫斯科公国正式更名为俄罗斯沙皇国,成为了东欧地区的一股重要势力。$ z- q9 R8 k* z E- ~% V2 w% O
Y' ?/ e/ V1 p
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北冰洋沿岸的几个规模极小且常年封冻的港口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沙俄统治者对暖水出海口的渴望愈发强烈。要想取得就近的出海口就只有西进波罗的海和南下黑海两项选择。% e/ }; I: G; R. L: x
1 }% [- N) W' ^1 d" s' c* u
但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大都在瑞典波兰等国的控制之下;南下的道路上横亘着奥斯曼帝国,沙俄自知在实力上还无法挑战奥斯曼帝国,除了在阿斯特拉罕的一次军事冲突外两国总体上保持着和平的外交关系。, M2 o( b- q/ ~% C4 ~8 m, o
& Z/ I% r1 {- m8 g, o- _3 x' j0 E# w4 D$ a/ s# y3 _7 |
) x i7 A0 |$ o/ ~( L/ e引燃俄土两国之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是乌克兰问题,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一样起源于东斯拉夫民族。这里还是基辅罗斯公国的核心区域。15世纪时随着蒙古人的衰败,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将乌克兰地区大部纳入自己的治下。而在自身实力增强后,俄国人也想把这片斯拉夫人的土地收入囊中。
* l* R Y( ]+ ?; e' r9 E
$ I4 m" ^: r _6 o6 @* [! w1667年1月俄国通过战争从波兰手中夺走了左岸乌克兰,与此同时土耳其也夺取了右岸乌克兰,横穿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河成为了俄土之间的新边界。
7 ]! t2 c; u( K2 x: s% Y) P' r! j1 v; b: [5 b! }; i. c0 q2 q$ q
土耳其在自己统治的右岸乌克兰扶持起亲土势力,这股势力希望凭借土军的军事支持一举夺回俄国治下的乌克兰东部,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也想乘此机会控制乌克兰全境,第一次俄土战争在1676年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O" @0 T# h1 Z) N! X, N: e. O
+ a/ H* h+ S" s4 U5 T4 g6 M9 _: ?9 v
由于土军始终无法将俄军驱逐出东乌克兰,无奈之下双方在1681年签订《巴赫奇萨赖条约》,战争以奥斯曼帝国承认乌克兰东部归属俄国而草草收场。1 m) C; _* K; Q0 y' i( r
7 P0 U! ^. R# M" H/ B6 `, L: S% i" i! M# P& h8 ?
* [1 S C, f3 Z: ?9 f
条约规定的停战期为20年,可仅仅过了5年俄国人就撕毁了合约。此时奥斯曼土耳其为了扩张领土,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结果在维也纳被奥军击败。3 m- }4 p7 N1 \9 m
& M# T% j7 a. |" _8 i! s
沙皇彼得一世认为土奥开战正是俄国夺取黑海出海口的好时机。俄军于1696年攻克了黑海北岸的亚速夫,正当彼得一世准备扩大战果时却传来了土奥议和的消息。彼得一世清楚凭一己之力难以继续南下,遂在迫使土耳其割让亚速夫后缔结了对土合约。( X( ?0 t( R2 `1 F; {$ r- n# p- E
2 J$ d9 ]4 `9 y: m( N% d. u1700年俄国同瑞典等国爆发了“大北方战争”,俄国夺取了原属瑞典的大量波罗的海沿岸领土。在新领地上彼得一世建立了俄国的新首都圣彼得堡,俄国也摆脱了没有大型出海口的历史。- ~8 h* X z/ w1 L. G2 ~ k
d7 A# W; t# @- g; v大北方战争期间,奥斯曼帝国在瑞典的请求之下出兵俄国,而俄国由于无法两线作战,被迫将亚速夫还给土耳其。黑海再次向俄国关上了大门。直到1735-1739年的第四次俄土战争,俄国的安娜女皇才再次夺回了亚速夫。
" \/ p6 q, ~9 U6 }7 r/ @! {
' U( L# B5 _' f4 s' [彼得大帝致力于向西方学习并按照西方模式在俄国国内推行改革,改革使俄国的国力有了显著增强。同时大量的俄国殖民者进入北亚腹地,将俄国的旗帜插到了太平洋岸边。
b0 z, l# L) C$ j$ h+ a/ \% Y" H7 M% S4 B8 e7 Y8 q
% o4 `0 K" ] z; W- P8 e+ T& p, ?# G除了与奥斯曼帝国对黑海展开争夺,俄国还在高加索地区同土耳其人、波斯人发生了冲突。凭借着军事优势俄国的边界开始深入高加索。7 A. d" K# n% a1 J; c. r$ r
* x* P4 r% }$ e/ {彼得大帝甚至想灭亡奥斯曼帝国,让巴尔干的东正教信徒从异教徒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俄土之间实力尚且均衡,这个目标在当时显然无法实现,所以彼得大帝只好将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夺回君士坦丁堡作为遗训留给了他的继任者。
+ B9 l0 e4 L4 {& R$ c& a, q0 l) w0 M, Z$ C
+ P+ M, J/ ?7 Y2 H3 ?# O4 p7 g4 e& p7 _: P, |. ~
1676-1739年间爆发的四次俄土战争两国互有胜负,俄国在波罗的海急速扩张势力,但在黑海却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好不容易控制的亚速夫依然处于奥斯曼帝国的重重封锁之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此时的俄国国力正处于上升发展期,还无法对奥斯曼帝国形成压顶之势,但这种情况必定会随着俄土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发生根本性转变。
# A+ f: J! ^& x% L. ?( @' O: h% S" `( H9 [* @8 W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