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七军不留痕迹,真是一步好棋啊,尽快投入使用,进可攻退可守
* ? i* W+ z1 K9 Z
! b( K$ V- u6 B. q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开始在高原之上测试世界最大气象控制工程,此举将能有效提高青藏高原的降水量。5 C0 I; C. V$ {- b
据介绍,气象控制工程主要是燃烧固体燃料和生产碘化银,在天空中形成晶状碘化银的云,用以补充降雨和降雪的来源,预计该项措施将可为高原地区每年新增100亿立方米的降水量,极大的补充黄河等河流的水量。
' U2 B* d. Y4 H' e, ~, D) m j8 M1 o: t" y1 Z& K* e! Q
对于中国的气象控制工程,西方对未来充满一片担忧之声;甚至有些外媒直接就表示“不排除其中运用的技术未来成为气象武器的基础”!
3 t3 Q% n0 U+ s2 ~/ |! f气象武器,根据常用的定义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热高温、雷电、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对战场环境进行预期改造,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总称,破坏力甚至比核武器更大!; }5 L, m! M& p" z s
气象武器理论在二战就有提出并开始获得初步使用,如美军在西西里岛作战时,就曾使用特殊炮弹驱散浓雾,保证行军的安全性;英国空军为了保证战机在雨雾天安全起降,曾大量使用驱散雨雾的炮弹。8 S! i' N5 @/ V2 V% F
2 |3 Y0 z* }; L' v- I之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展开具备竞赛,气象武器就是重点发展项目。美国就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试验引爆一颗甲烷炮弹,使得炮弹波及的范围内气温骤然变得异常寒冷,将人冻成冰棍。- s0 w1 {$ b. [* F I
苏联则更是脑洞大开,直接提出在美国西海岸引爆一颗当量达10亿吨的核弹,从而诱发海地地震和超级海啸席卷美国西海岸,此项计划被称为“水星”!6 f D! o( G- }; }, O
如今虽然冷战已经过去,但各国对于气象武器的研发却一刻未停,美国就是其中的领头羊。如美军的报告《天气-战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拥有天气武器》中,就明确表示气象武器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武器之一,2025年将使其拥有200平方公里中等范围的实战能力。
4 @, a; F: r) A3 v8 X所以,综上西方媒体所言不过是在“贼喊捉贼”,因为在这方面他们研究的力度和时间都要更大。更何况,用于农业、科技、工业的人工影响天气国际定义为“造福人类”;如果是用于军事目的、消灭对手的人工影响天气才会被称为气象武器。( O& ]: q7 H6 `) H* q
5 {" R! N. X! q M8 E很显然,高原之上的气象控制工程是为了造福人类。有俄专家更是直言中国的雨水工程不会成为制造气象武器的基础,因为全球各国都有使用类似的手段进行降雨和驱云,这种技术并不稀奇!6 ]- n- H0 t+ S$ Y- m: Y
4 i) q7 P" n( h/ v$ x7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