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彻底把中国视为敌人,中国绝不能继续心存侥幸了* w3 n8 V) S7 I* t. T, T
; s; G3 w) f; `% }
美国太空部队副司令大卫·汤普森中将在参加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视频论坛时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拨款资助那些因疫情濒临倒闭的私人企业,包括初创企业OneWeb。
, G- N1 q1 R6 ]4 Y1 r" ?/ f+ C
/ n V1 U5 G/ N+ T( x) c' X大卫·汤普森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透露,五角大楼已联合白宫和国会拟定一份“预投资名单”,这些资金应在保障军事部门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除了OneWeb,还包括所有面临破产、出现类似问题的商业航天公司。”+ v6 }$ E9 R# D" b1 ?- A5 B3 v
$ K& T: B" Z% K7 ~自OneWeb启动破产程序以来,已有多家公司表达出了收购意愿。外媒消息指出,五月初,OneWeb资产拍卖代理人古根海姆证券收到了六份收购意向书,分别来自SpaceX、亚马逊、欧卫通、美国Cerberus资本管理以及两家中国公司。& @! ~% @" D; N, y! [3 K# [: C
( y- Q) O2 O& X9 b值得注意的是,大卫·汤普森特别指出,之所以会关注这些企业,是为了从国防安全角度保留实力,并且使潜在对手无机会获得这些资源用以对付美国。有评论指出,让美国国防部如此忌惮的,正是那两家来自中国的公司。
m" w1 v) c- c8 E; H8 C' R* k. G* \+ P$ \1 R
和SpaceX比肩,全球仅此两家6 [; G# s+ L4 ^& E8 Y
, I" x+ N. D5 j被美国国防部盯上的OneWeb,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英国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公司的愿景是利用近地轨道(LEO)卫星技术,搭建低成本的全球宽带通信网络,从而实现无论在地球上哪个角落都可以轻松上网的目的。
3 f7 F* e# Q; s* s5 v
/ r& e1 A1 G5 W/ U4 u9 X自成立以来,OneWeb就得到了资本的青睐。目前融资总额已经超过3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软银、高通、维珍集团、空中客车、可口可乐等。2017年,OneWeb开始制造第一颗卫星,并在2019年2月首次成功发射6颗卫星;今年2月,OneWeb发射了34颗卫星,3月再次发射34颗卫星。到目前为止,OneWeb有74颗卫星在太空轨道中运行。
5 i) z1 H1 I2 p+ ]8 T
$ I! N" U5 y) \* |/ J% Q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一颗新星,OneWeb的突然陨落让市场震惊。今年3月,OneWeb发布公告称,受疫情影响,公司宣布已经申请破产保护并且被迫裁员。* n4 k# _- [ i/ C
9 ~' r; v' q0 D
OneWeb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自年初以来一直在为了新一轮融资而奔走,且几近获得投资。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财务影响和市场动荡,这场融资最终并没有进展。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并且裁员,剩余员工将会专注于管理全新的卫星网络,并且与法院和投资者合作。; O* W z; N6 X: _( M- T# `' B2 I2 r
3 Y. o- [; w* e* q谁会成为OneWeb的“接盘侠”?在外界看来,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卫星公司SpaceX可能性最高。
, a; z" v2 f- E8 b# ]! @
% f6 r/ Z' F' X8 X5 `/ Z: ^6 k; z: X7 V6 C
8 C% A, d! c, r- |) v) E' H自成立之初,SpaceX就提出了与OneWeb异曲同工的星链计划。在马斯克强大的执行力和资金支持下,SpaceX的发展要迅速地多。2019年5月发射首颗卫星以来,一年的时间里,SpaceX已经有360颗卫星入轨,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之一。$ f# |. k/ M1 K
3 _6 Z. |8 `' K; \% q- N" n: }
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球范围内有数十家公司都提出了要通过在低轨部署卫星来为全球提供网络服务的愿景,但目前只有OneWeb和SpaceX正式批量部署了通信卫星。也就是说,如果SpaceX真的收购了OneWeb,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也相对拖长了其他公司要追赶上它的时间和速度。
* @9 Q( T4 C7 ] r" }8 W! |7 a" r; ~. ~5 d! V
除了SpaceX,亚马逊也是OneWeb的潜在买家之一。此前亚马逊曾发布了一项Kuiper的卫星互联网项目,该计划向太空发射3236颗小型卫星,以此向全球的任何地方提供高速上网服务。目前亚马逊还没有公布任何关于卫星部署的消息。但对于贝索斯来说,买下OneWeb或许是最省事的方式。 h* _( H) W% f" A
" d2 l/ E# i4 O- W; N" K& p( i0 Q& H被曝光的名单上,除了上述美国公司,还有一家欧洲公司,两家中国企业和美国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在这些竞标者中,Cerberus是一家单纯的投资公司。据外媒报道,该企业属于美国的知名投资者斯蒂芬·菲恩伯格(Stephen Feinberg)。除了持有投资机构,该投资者持有美国最大的武器系统公司之一DynCorp。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军事后勤承包商,美军飞机的维修保养和运输主要由该公司负责。也许美国军方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OneWeb的技术不落入他国之手。! Y1 a6 f1 J, [7 {0 q c+ R
; @# s8 B0 h8 Q海外商业航天企业深陷“破产潮”,都是疫情惹的祸?4 k+ O* }& Q4 V' @: v, r2 `
- ]# E+ W) }8 b$ a: k' ~' i
除了OneWeb,还有两家布局卫星互联网的公司正在面临破产困境。
, W* f* G5 }) {
9 c4 w: L& T: H8 g$ F0 V1 S: W就在几天前,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宣布,背负约145亿美元的债务,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称其业务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中断,此举是为了加强公司资产流动性,并大大减轻历史遗留的债务负担。在此之前,老牌太空公司毕格罗宇航(Bigelow Aerospace)也宣布面临解散,解雇了所有员工。1 a R% K: S M+ q+ ~+ }9 K; z- A
/ f0 s0 W6 R2 r' z3 P: m
作为最被看好的未来产业之一,为何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公司抵不住疫情的冲击,濒临破产?
' e9 m* G# Z9 s' I9 n: H, _- S3 y1 |; p. j" ^$ |
商业航天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斯托默(Eric Stallmer)认为,其实这些公司纷纷破产重组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新冠疫情,而是商业航天公司过度依赖资本导致的。疫情只是导致公司消亡的“加速器”。0 _3 R/ \ _3 l k: D$ w% s
# c3 Q3 H+ l5 s, l1 D作为目前最尖端的技术领域之一,商业航天领域可谓耗资巨大,资本已经成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让全球资本市场都笼罩在疫情阴霾之下,资本“断奶”让原本还没有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航天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R# w+ N- ^/ L
. W+ T% N9 J! o# u3 N" H8 K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杨毅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来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濒临破产,充分暴露了商业航天产业的一些问题。要清楚地认识到,航天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从投入到开始盈利并形成稳定的现金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资金吃紧就会出现难以为续的局面。此外,商业航天产业不是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的事情,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有很强的国际性和军事性,单纯的靠一到两家民营企业来做也不现实。
+ M" R6 d: R; n' d
5 s j2 J0 |, X8 ^0 j+ o9 S3 z* l+ n+ w. U: u: A& a
% f5 I Y. S1 p/ ?
卫星互联网将成为大国竞争焦点
9 y' j, Y6 Z8 t T% U9 N2 l
0 k$ W, H8 M V; c) i( J' O8 \5 G* @! m' \
这么多商业航天企业破产,为什么大家还要争着抢OneWeb?
& G5 L# L# }2 p# M! w! L2 H
: U; N9 M- S% C杨毅强分析,各方对OneWeb的竞购,背后是对卫星互联网布局的野心。“虽然OneWeb负债累累,但是它的一些资产,比如卫星啊,轨道啊,尤其是在频率方面,还是具有相当的价值的。”
; _) v/ s6 z+ h* |
! c6 c0 u- M1 d0 W+ S2 O D4 v1 d5 U卫星互联网,指的是利用大量的卫星组成通讯网络。与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基站网络相比,利用卫星通信覆盖面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等优势。有研究表明,5G被广泛应用后,仍然有80%的陆地和95%以上的海洋无法被信号覆盖。而通过卫星互联网,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网络覆盖和万物互联。+ L7 R: b& o3 p/ |# t y
8 k4 ]) t; }) C% g7 c6 N: T
在杨毅强看来,除了可以实现全球网络覆盖,布局卫星互联网对于保护网络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他表示,未来卫星互联网一定会成为大国之间的竞争焦点。从目前来看,只有中国和美国有能力建成卫星互联网。7 ^* L3 X# i$ k( x3 Q
3 }8 M+ H' P# _,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开展卫星互联网项目。此前,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分别推出了“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并与2018年发射了首颗验证卫星。“鸿雁星座”一期计划于2022年组网运营,将成为中国首个满足基本卫星数据通信需求的系统。“鸿云工程”也将于2022年左右完成星座部署。
/ i8 P/ y7 c' z1 j% b" Z& Z, ?
. t% ?2 t) m: n" z* `! l4月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这也是卫星互联网首次被明确列入“新基建”范围。
0 H2 c, ?3 l8 `: \$ p+ W( R7 C4 G- q) l2 A" ^& {1 i H- h- w/ x# b
政策红利使得卫星互联网的热度不断攀升,不少国内民营企业也纷纷宣布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布局。杨毅强建议,卫星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来统筹协调,不能漫无目的地野蛮生长。0 Y; H. O( L) g& x$ j
6 {* O- S) a9 n4 U2 T$ r“现在不少民营企业都在做这件事情,大家都在建网,但是事实上不需要那么多张网。大家没有规划的乱发卫星,久而久之,天上就是一堆垃圾。”杨毅强建议,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有关意见,合理引导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2 c1 f" Y3 K, P# g! q: \" e0 ?3 S. O1 ?% o% e" p, u+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