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 变相买选票,美国发钱抗疫成人1000美元儿童500美元

[复制链接]
风贼子 发表于 2020-3-21 1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大规模失业,美国发的这区区1千美元那真是一点作用也没有,只能锦上添花,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 r" X0 r1 M/ c* o
0 n& ^$ a+ F. j- f% t9 P+ Z
美国财长姆努钦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进一步公开了特朗普政府为抗疫推出的财政刺激细节,目前该方案仍在与国会两院沟通中。) U- R5 \) x2 e" k2 ^
- n; ?+ C) k3 K5 @  ^
01每人送现金7 u, d/ ^5 @$ H4 i& l, ?/ V
姆努钦表示,争取在三周内把现金送至美国人手中:希望为每位成人提供1000美元,每位小孩500美元,所以一个四口家庭将至少可领到3000美元。
! |, ?. I3 C* x' W
# x* A4 G9 y7 J( [9 X! V该方案计划向美国民众直接发放总额达5000亿美元,并打算分为两个阶段发放。现计划第一轮在获得国会通过后的3个星期内发放到位,然后再过6个星期发放第二轮。% B! D" d( J, z' g: J: \
" I8 t" r- q8 r7 C
02免息贷款) y7 H" u) j2 Z( s; j( o. `
此外,姆努钦称,还将有3000亿美元免息贷款用于支持小微企业,200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联储推出更多工具,以及驰援航空企业和其他受疫情影响的重要行业。! u7 c; {! I: U- f) {" ~
# ~7 }- O: j( R$ L- D
此前据彭博报道,在3月16日晚上的白宫会议上,特朗普审阅了姆努钦的8500亿美元刺激计划。从3月16日晚间一直到3月17日早上,在与议员们打了多通电话后,姆努钦拿出了一份规模1.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5 U& Z+ F- r9 Z
; ~: W8 H; B5 O' w2 p( O
/ h) D& b" @. R1 y) P' F

. F4 T, W3 g+ E0 k03大礼包0 |) j& P- Z/ O+ Y8 g  v
据CNBC3月17日报道,1万亿美元“大礼包”有可能包含如下几项:1)5000亿-5500亿美元用于减税;
: t6 K5 J* [% s2 Z# ^4 Z# z9 |# G" M5 I# ]
2)2000亿-3000亿美元支持小微企业;
! C" ~+ S! e& Y9 F8 `: Y* x8 T5 b3 Z6 I* g+ U. N
3)500亿-1000亿美元驰援航空企业及相关产业。
' _9 e: y) b$ G. v3 R) N& u
- {6 }- w( S1 Z这个月以来,特朗普已经签署了两个疫情救助法案。3月6日,特朗普签署了第一个83亿美元的紧急拨款法案,用于研究开发疫苗,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3月18日,特朗普签署了第二个1000亿美元的疫情救助法案,用于免费开展新冠病毒检测、支持疫情期间带薪病假、扩大失业保险、扩大食品补助等措施。" c/ `# F/ U) o) D" ?1 R

- e6 |& [1 \5 q6 E; h注意一个现象
' |# L; p5 @8 J) {. |. d4 g" H随着国内确诊病例的增多,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下称:美疾控中心)在本周三发布的一份数据报告中,提醒了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 v* J2 b0 ~8 C4 B5 ]% X& O

* k- w6 x; t5 E; E4 Q  K% Q美疾控中心表示,相比于其他国家中老年人居多,美国青壮年群体在国内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大,达到将近四成。不过,老年人的病亡风险还是明显更高。
2 P9 [  a; @0 Y
- y! h$ a$ H% S5 M5 A3 [: i* G7 k
7 B9 Q4 t0 I3 b2 G. k6 |. B
新冠病毒,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易感染& J3 X# t; |& a3 f
( {- c$ d$ k. V: z
《纽约时报》称,美疾控中心最早掌握的一批有确切年龄纪录的确诊病例约2500例,被新冠病毒严重感染的人群涵盖了全国所有年龄段的成年人,而非仅仅只是70-90岁左右的老人。
: }' Q+ p3 R5 F" {' |) J. H& G' M- S$ n& k6 X2 D
具体来看,6%是85岁以上,25%在65-84岁之间,55-64岁和45-54岁年龄区段各占总患者数的18%,29%在20-44岁之间,19岁及以下患者只有5%。
. j2 z, Y4 c- _' ~) @3 O
; [! j- |# Q) E3 ^1 E) Y美疾控中心的最新报告认为,与其他国家一样,美国年长群体的患病风险和病亡风险相对更高,但并非相对年轻的人群就可以掉以轻心。在已知住院的508名新冠肺炎患者中,38%是20-54岁之间的青壮年;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1名患者中,近一半是65岁以下。
% y+ _- n* f) ~6 Z4 e# X7 A$ D( ~% b" _) X. K7 U" P! j
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斯蒂芬·莫尔斯(Stephen S. Morse)提醒全民都应当保持警惕,“不仅仅是老年人,二三十岁的人也要小心,即使他们认为自己很年轻很健康。”
( @0 P3 s3 T; o" E: t: \: o: ?! ?1 Y
“新冠病毒无法阻止我们享乐”% n2 S! j$ m3 D

) q* v3 N& r" Q0 c美疾控中心以上的发现,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近期白宫简报会上的一项呼吁。这份简报由白宫新冠病毒事务协调员黛博拉·伯克斯博士(Dr.Deborah Birx)发表,她援引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年轻人因感染住院,继而发展为重症的案例,呼吁千禧一代停止群聚社交活动,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9 ~1 g0 }* o' \3 k4 v+ e

, m: G; d7 G+ w+ |不过,美国的大学生们显然没有把这项呼吁当回事。部分大学生无视疫情警告,依然涌向海滩聚会狂欢。& ~0 X* w9 y1 }7 x; w* S
+ E2 U% {- l2 A. ~  V9 |
当地时间18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发布了一段采访视频,正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度假的大学生们,对着镜头抱怨起疫情对他们春假的影响,并声称病毒无法阻止他们享乐。视频一出,引发大量网友抨击。
; M* d4 z7 c2 M7 a& P$ O* ~" [) A9 ?% o! X# D# t. N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呼吸医学系主任克里斯托弗·卡尔斯顿(Christopher Carlsten)认为,年轻人可能对自己能够抵抗新冠病毒太过于自信了。他同时担忧:“有那么多年轻人正在住院治疗,那说明现在仍有许多已被感染的年轻人正携带着新冠病毒四处走动。”6 n. L, G) N/ ]+ A2 \' I0 V: f2 \8 E

, n8 O3 f0 o( S- j3 }美国检测工作不利,报告中数据略有缺失0 d% i0 q3 P) c4 K

! l5 o( T* U) p" g) h. R在美疾控中心的这份报告中,并无明确信息指出各年龄段人群是否有潜在的感染高风险因素,例如慢性疾病和免疫力系统受损等。因此,也无法确定已住院的年轻患者是否比同年龄段的其他患者更易受到严重感染。
# f8 a! r. o9 K( w: \/ s# s) _: L  }1 R( h5 I: B, I' ~7 ^
有专家表示,尽管报告中的年轻人被视为医学上的“离群值”,但他们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甚至是进入重症监护室也是重要的事实。, ]0 t" r, \0 y! F

- K5 H8 ^$ p* @' q1 u* L《纽约时报》强调,越来越多的重症病例表明新冠病毒正在美国迅速蔓延,且各个年龄层都易感染,自我防护很重要,不要将病毒传染给他人。0 _+ ], b- c/ H, t) D
- h4 u$ t0 q# i$ D& m6 F* m
此外,美国19岁及以下患者群体的住院率不到1%,也没有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和死亡的病例,这与迄今为止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数据相吻合。
# k$ k2 K" ?6 K7 M' d& s0 t# K/ N+ K" Y; ]. Q& p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还指出,由于目前美国的检测迟缓,试剂盒也有限,这导致美疾控中心的这份报告只能反映出疫情发生早期的情况,一些数据是缺失的,也是被相对低估的。; H# E; Y! j6 W/ [0 E! s

& t  i& O9 D" r“但不管怎样,这份数据报告表明,任何年龄段的成年人都可能易感染新冠病毒。”
; z# X+ I2 I* m
  o* F) k5 n( Y/ e: x#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xp2002 发表于 2020-3-29 15: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5 21:42 , Processed in 0.0253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