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牛评:满嘴跑火车,而且火车内外还挂满了扒火车的人
9 |+ e: I& r0 Q0 Z" j! m: n4 n4 I9 u* U/ e2 _4 O
据俄罗斯报的报道,印度空军司令阿勒普•哈拉曾表示,经过评估后,印军认为歼-20可以被专门的反隐雷达探测到,甚至于还说“苏霍伊的雷达可以侦测到歼-20”,这里的苏霍伊指的是印度的苏-30MKI战机。由于俄媒一贯喜欢吹牛和夸大事实,因此这件事最终以讹传讹,变成了“印度的雷达可以轻易探测到歼-20”。
: }/ N% r5 f8 e ?; ]. V- H& z
. a9 \9 O% _: O. W这条新闻引发了中国网友的热议。通过检索得知,该消息并不是杜撰的,在俄罗斯报RG.RU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这条消息,登载在“俄罗斯武器”频道,打开该网站的第一主页就能看到。3 S8 G, c9 j2 d1 d2 d
6 x" [ p9 j0 ^5 V+ N* ^! {# ?# q$ f" c
实际上,在空战进入超视距战争时代后,5代机最为重要的性能便是隐身性能。中美两国在设计隐身战机时,均以隐身性能为第一要务,其余的诸如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等,优先级都远不及隐身性。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无法自主、装备主要靠买的印度声用一款有些年头的老战机的落后雷达发现歼-20,要么是歼-20主动将自己暴露给了对方,要么是印度人为了政治目的习惯性地夸大其词。3 Y( L9 O2 L0 E% L& L" u4 L% ~
9 @, u% B1 `- c# r* {; k8 j7 m4 \' W+ I4 [* F5 u
从现有的消息来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其实更大,而这就要涉及一个普罗大众并不熟悉的特殊装备“龙勃透镜”了。众所周知,隐身战机最重要的便是隐身性能,但是隐身性能是可以通过反复不断的雷达探测来做出一个大致的推测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5代机在执行无需发挥隐身性能的任务时,往往会带上能够将雷达波放大的龙勃透镜,变向地掩盖自身的隐身性能。
5 [! T& @0 P2 [* J: r9 C' G4 L
6 l! W9 d& X1 \( L1 I" S
- X& z6 n8 J& x0 f7 p* [, e印度空军司令关于苏-30发现歼-20的说法也是很有趣的:苏-30可以在几公里之内轻松发现歼-20。这其实和一个与俄军有关的笑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俄军之所以能够发现美国的5代机,是因为雷达上出现了一只以超音速飞行的“小鸟”。在“几公里”这个前提下,别说是雷达,即使是以肉眼观测也能够捕捉到歼-20的身影。印度的说法除了吸引眼球,再无其他的看点。' b0 z8 c5 R* B; p
! n; C& V$ ]( c
印度的苏-30MKI战机不可能依靠其机载雷达侦测到歼-20。要知道,歼-20是第五代的隐身战斗机。依靠隐身气动布局和吸波复合材料,可以使前向左右45度范围内的雷达反射面积降低到0.001平方米左右。战斗机的厘米波火控雷达即便是在10公里的视距内,也很难发现歼-20。$ }7 A" j/ i. U8 ]; X
0 _/ o* P, y6 p" j& |9 F, e: _4 ?
* p# ?. Z2 P5 k) ?; m2 r
U# l2 B$ U( u/ F r早在2016年的“红剑”体系对抗演习中,刚刚装备部队的歼-20就轻松碾压歼-10C和歼-16等我军最先近的三代半战机,传说有10:0外加打掉预警机的惊人战绩,就是主要依靠其优秀的隐身能力,歼-20甚至在佩戴龙勃透镜的情况下,也一样轻松打掉三代机。假设歼-20上了青藏高原,在大部分时间也会佩戴龙勃透镜。
$ O! F5 P( U( e+ S4 I' V. U0 x$ I1 b) `7 y
7 H) ^) ^% ?" [! f T" Y
* a( Y7 m6 V4 k6 I龙勃透镜是一个球形的多面折射透镜,安装于隐身战斗机上面,能够反射并放大特定波段的雷达电磁波。龙勃透镜能够将雷达波以球心对称的方式折射并放大,使得其能够将许多原本在雷达界面上应当显示为小型飞行物的飞行器的影响二次放大。而印度声称能够发现歼-20的时间点,恰巧是中方进行军演的时间点,且地点极为靠近印度。因此,印度所认为很容易发现的歼-20,很有可能是携带了龙勃透镜,掩盖了自身真实隐身性能的歼-20。+ z: m( V. @# A! F" a. C, K9 h' j
/ R" k( g% Y. M
1 @9 o6 o# K5 w3 R4 C
4 }/ v: ~3 ~4 Y) b/ C* d
( L% S( r" ]0 Z' k8 @因为歼-20的隐身能力太强,为了让自家雷达看到而安装的。当然,此时印度的雷达碰巧也能侦测到。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上一次印度边防部队声称发现了中国向印度投放的空飘气球,然后在一周后尴尬地纠正,原来那是金星……$ S }) M1 c. v! I+ N2 z
+ x" t$ C7 @0 W5 W-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