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目标仍然是独立,其他都是幌子
4 s( p6 R( x; x( r- ]& P9 e& _0 I0 n
这次暴乱的本质就是全香港团结一致对中国内地的有组织的挑战。李嘉诚发表的言论,其真义就是把矛头指向中央;香港的整个法律体系实际就是维护英国利益的堡垒,对暴乱分子前边抓了后边就放;加之行政部门的软弱无力实际就是对中央政府消极抵抗,从而助长暴乱者的气焰。如果只把此次暴乱往学生身上推,那不过是香港整体在找的替罪羊。整个香港的教育体系在意识形态上就是灌输对中国的蔑视和对欧美的崇敬
9 @- d) } a! B: ]; L9 m! m& d5 {' \) C7 E1 e, a6 Z# T+ I
为什么会是这样?除了殖民者对香港长期的驯化这一历史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经济因素。
: n! f. Y6 u# G( x: F& k2 M! h+ v& X0 {- w
长久以来支撑香港经济的三大支柱是房地产、贸易和金融。香港房地产经济从早期推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近数年来演化成阻碍经济的发展的主要障碍,受到中央政府的警告和打压,这就得罪了控制香港经济的一大批以此为主业的人。他们心怀不满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中央出于长远经济的发展靠量,抑制高房价保护其它经济的健康发展,打击少数人过度、过快地从广大民众手中攫取财富,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举措,但只重割韭菜的香港的财团们当然不能对利益受到损害而无动于衷的。香港如此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没有这些财团的支持,是不能规模如此庞大和持续如此之久的。
& b6 U! [8 d+ r1 N& g% W: Q* {" i3 U1 m+ S- n; V1 c0 T
香港的第二根经济支柱就是对外贸易。借助内地巨大的市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和内地的互补推动了双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获得巨大的利益。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入,香港不思进取,抱怨中央“摘瓜”,以致自己错失经济升级换代的机会。
1 g5 |0 R/ B% S! a& p0 |, K. @, j4 R/ ]2 H/ @$ [4 R1 \; F, l1 \
实际上,香港失去作为内地对外贸易的桥梁的作用,除了香港本身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是经济规律发展的使然。随着大量外国企业投资内地,外企的产品根本不会再需要香港这个中间商了,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商业渠道。同时内地企业不断建立起与国外市场的联系,产品也能直接出口到国外市场。加之近几年的电商蓬勃发展,使得生产和消费更加直接互动,这样香港经济的第二根支柱基本失去支撑香港经济发展的能力。下图是自2000年到2017年中国内地通过香港进出口贸易在欧、亚、美的比重。比重下跌时非常明显的。
" |' t( q4 @3 Z+ H; l
6 M. \; ~4 ]- q+ {现在只剩下金融这一根支柱了。实际中央政府早就计划让上海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习近平执政初期,曾希望上海和香港并立,在上海开辟一块特区,特区开放程度以至于人们进出特区如同进出国一样。香港恐惧上海的实力,不断对中央实施压力,以至于到现在上海这个特区都没有再继续推进。 0 o* Z& L j7 F7 P
/ ~' a7 f4 o4 V4 T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到来,美国强烈要求中国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一旦市场开放,那么不容置疑,世界主要的金融机构组织将会蜂拥进入中国,这无疑将极大挤压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这也是中央不得已而为之,但香港不以压力为动力,却使用游行抗议来向中央示威。毫无疑问,如同房地产和贸易那样,其金融这个支柱必将随着上海的崛起而失去其意义。
8 y9 \* O: y- X
4 y! x$ P8 g `" i实际上,如果香港能放下自己的架子,融入中国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家庭,其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被奴化百年的香港,宁为洋奴,不做国主,其每个细胞都充满着对内地的歧视和不满。香港虽被中国从英国手里收回,但其心仍异。如果说香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一丝中国心,但岁数在此之下者反中媚外不足为奇,这些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中国步入晚清那个境况,不用怀疑,引狼入室者非此港莫属。从此次暴乱扔国旗,举洋旗,可略见一斑。中央将要出具的深圳深入改革方案,实际就是在帮助香港经济转型,深圳成为中国主要高科技地区,如果香港能融入近来,自然就帮助了香港从发地产、贸易和金融上转型到高科技产业上面来。但这肯定惹来那帮对高科技无知大佬们的反感和敌视。
% ]6 k' W# D8 Q1 T y) M. g: ]7 h' i2 \
对中央来讲应丢掉怀柔政策,虽不需介入港务,但应积极快速放手发展自己,比如继续大力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其实就是因这件事拖延的时间太久以致有今日香港之祸。应用内地强大的经济碾压港人的异心,使之俯首为民。当然这需要时间,现在也无需操之过急,毕竟香港现在还是囊中之物
" W: o9 t1 Y5 x; v% P7 S+ K
, M7 N! X% h: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