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见微知著,美国的“强大”隐藏在不动声色之中

[复制链接]
德鲁依 发表于 2019-7-18 1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事牛点评:学习使人进步,放之四海而皆准- p, `* ?, f  O: E% U+ ~
- r6 Z9 V/ N0 c7 h& o
在美居住的这些年,时常有朋友问我: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0 Q( z* a" ~: D4 f这个问题真的不太好回答。平心而论,两个国家都有其可爱之处:我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爱她的杏花春雨江南,爱她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爱她满大街飘着香味的麻辣串、臭豆腐,更爱那里的亲人、朋友、童年的记忆…… ; W6 K& _! F, P0 r. ^6 J0 u
而美国呢,她展现给我一个全新的视野,从另一个维度去看世界的机会,而我也爱她新鲜的空气,迷人的风光,爱她的包容、理性与人性化——这两个国家,都已深深嵌入到我的骨髓之中,无法抽离。 & F, i, T$ ~3 H
毋庸置疑,从综合国力来说,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依然还是美国。那么,美国到底强大在哪儿呢?今天,我们不谈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数据,我只想以我的切身感受,从几个细小的层面来帮助大家认识美国、了解美国。
3 D7 a# F) S8 T) v% k, U$ a$ A( d, n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是社会学家,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我的感受也是很主观的,不能作为任何证据,而仅仅只是洞察美国社会的一个窗口。为了避免争端,本文不比较、不撕逼,多记述、少评论。欢迎讨论,但不接受反驳。 4 d  x* A4 }  t
1 0 w' I' Q1 R/ c, @* {9 x* ]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看到汽车让行人,不禁惊呼:哇,美国人素质好高!时间长了,才知道,这根本与素质无关,而是因为美国交通法规明文规定:行人权利优于汽车,任何时候,哪怕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汽车都不能因为维护自身的权利,有意去伤害行人的人身安全。毕竟,人是血肉之躯,哪能与汽车的钢筋铁骨相抗衡?曾经就有朋友在校园内开车时因为没有yield(屈服,让位于)行人而被罚款八十美金,买了个大教训,从此不敢再犯。 4 H) D( t" k. u  S
一个社会依靠“规则”来进行管理,比依靠人的“素质”要靠谱的多。
' h9 C- n9 f& x3 S- a% n美国这种做事“讲规则”的精神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国,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都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然后所有人都必须参照去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美国人想钓鱼并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必须办理钓鱼证。钓鱼的过程中,太小的鱼也是不允许钓的(有具体尺寸规定),即使抓到了也要重新扔回水里,体现了对物种的保护精神;美国21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允许饮酒,甚至买酒,因此超市收银员首先要求出示driving license(驾照)以确认年龄。 6 a+ ?/ C  l4 {$ x
胡适先生曾说过:
* B" C1 ^& M5 Z5 X* z" L$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深以为然。
7 _+ o# V4 v, s: G" q- w3 r: R7 }) r2
- c- w6 B1 {" r' g3 w) c* Z7 X9 M我特别喜欢在美国购物,退货方便是首要原因。
/ y& ^. o" k* G1 t+ x. |8 Z2 K美国有一个全国连锁的大型仓储型超市叫Costco,商品涉及母婴、蔬菜水果、肉类、衣服、图书、家具、厨房用品……应有尽有。但它最大的卖点就是无理由退货,而且无任何时间限制,也不要求商品没有使用过,也就是说,哪怕是十三年前购买的忘掉在冰箱冷柜里的三文鱼、已经用了几乎整整一管的牙膏、甚至是圣诞过后枯死的圣诞树,都可以拿来退退退!
4 q! c, q$ f5 U2 \$ {' @我不是开玩笑,我说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不过这种极品顾客比较少(当然,如果有人恶意多次进行这类行为,也可能被列上顾客黑名单,取消会员资格——规则是为保障绝大多数“好人”的权益,而不是为“坏人”开绿灯的)。
0 e, s, i( F2 u; j但总体来说,商家设置如此人性化的退货政策,它的出发点在于认定顾客是“善意”的,即真的是因为商品不合适或者不喜欢来退货,说明商家的产品有瑕疵,责任当然要由商家来承担。 $ F* V; v4 K, K+ W" ?
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销售政策叫“pricematch”,意思是如果某件商品在顾客购买之后半个月内打折,则之前购买的顾客可以要求“price match”,商家也会把多收的部分退给顾客。这种政策使得顾客在购买时不会因为想要等更好的折扣才出手,而是毫不犹豫的买下,其实就是一种促销手段,但也体现了商家的诚信经营。 2 Q6 Q' H9 y7 a6 T: q9 C2 `
还有一次,我在沃尔玛超市买了一个玻璃杯,放在购物车中,没想到从缝隙中漏出来,碎了。于是拿着破掉的杯子去结账,没想到工作人员说,这不是你故意摔坏的,不用赔,由超市来承担。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啊!
2 o& ?* f! M- n; u$ j' P, A+ T# C德国当代杰出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认为:
3 h0 E5 |5 z# g8 F“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著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信任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程序、消除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够促进一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6 T  {5 F+ Z, m- m" ^
在实践中,无论是付出信任的一方,还是收获信任的一方,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善意、体验到信任的美好。而失去了信任的社会,即使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生气。
) @% ~/ w' o5 `- r: M3
# `7 y5 L4 `3 j" z+ S, q同样也是胡适说过的一句话:
' n5 C9 V4 j( ?- m“你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5 h) u$ q* L1 |+ j
这里我们只谈第一点。   j) O' R7 Y9 v& x5 K: p
美国人对待孩子,那真是没得说。 + P& K3 W$ T, i, E) B2 x
Baby(宝宝)在医院出生,第一次坐车回家时,就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使用carseat(汽车安全座椅),否则重罚;如果单亲妈妈无力抚养孩子,可以告知医院,孩子由政府收养,或者发放食品券,保证孩子和产妇有充足的营养补充;父母对孩子没有打骂的权利,一旦有人报警,警察就会找上门把你的孩子抱走,而你很大可能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请律师打官司把监护权要回来;带孩子出门,处处都是绿灯,所有的人都会帮你、夸你的小孩cute(可爱),让你觉得做爸爸妈妈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 h  g; P- g7 _* P3 x& I" y( @
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孩子,重视程度立马上了好几个level。有一次,我在家独自带娃,一不小心,把娃反锁在卫生间了。那时候他只有一岁,急得我都要哭了,赶紧给公寓管理处打电话,接待员第一句就问:“有没有孩子?”“有!”“十分钟就到。”结果不到十分钟,人就到了。如果没有孩子,你就等着吧…… 8 C- ]' M8 N% G. f' h" v
美国孩子上学几乎都有校车接送——非常显眼的亮黄色大巴,车后部还有个供残疾人轮椅上下的门。在美国,校车和救护车、警车合称马路三霸,一般的车辆看到校车都要礼让三分。按照交通法规规定,一旦校车亮出STOP(停)的牌子,意味着孩子们将要上下车。这时,前后两个方向的过往车辆都必须完全停住,等孩子们上下车完毕,校车司机把STOP牌子收回去,才能继续前行。 & H% u8 }+ i- _+ G3 d: b6 J
美国的学校都提供午餐,价格非常便宜,贫困家庭的孩子则可以免费享用。美国从小学到高中也都是免费(指公立学校)。让我感动之处在于,不管父母及孩子的身份如何,哪怕是非法移民,只要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就可以申请就近入学,学校无权过问学生家长的身份情况。此举是保障所有在美国领土上的适龄孩子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8 C. P, s% }( _除了学校,各个社区的运动场、图书馆、游泳馆也都配置的相当好,而且全是免费(都包括在住户所交的房产税里了)。美国人还特别爱带孩子去博物馆,感受科学和艺术的非凡魅力。 1 v5 G) r4 |5 F8 w1 l& @
在美国做个小孩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r+ h% p6 l3 [
3 A& s7 y* d1 F/ o4 A
1 h% ]9 S$ V6 K( `(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德鲁依 发表于 2019-7-18 1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4  f* m+ }' W/ u/ |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每天都有公司开张或关门,失业在美国司空见惯,而不断地学习也是美国人民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情。很多人到了五十、六十还在不停地学习新的东西,然后去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开始新的工作(川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哈哈)。
! `7 K+ H/ I$ y- T4 L6 b& f
5 J7 u# `8 L6 n8 N9 E" W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学习的市场需求,美国除了培养高等人才的各种公立和私立大学,还有很多community college(社区大学),提供各种技术培训,短则三个月,长约两年,然后通过所在领域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就能去找工作啦。
" L" _9 t, ~* q* m  T4 c. c0 b9 h: ]' D* P
在美国,真正只有工作性质的不同,很少有行业之间的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未必低于那些有着貌似“体面”工作的白领。美国的就业市场也没有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至少明面上没有。雇主不能问你的年龄,更不能在招聘信息里注明35岁以下,只招男性或女性(除非特殊工种),否则便是赤裸裸的歧视,要吃官司的。
6 c8 v& k) T7 u: [+ F( Q; N. Z: Q7 Y+ R7 |- u
所以,你永远不会走投无路,生活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 + R' y$ Q$ R3 a) ^7 Y
+ Y2 s' [. r2 p  s  E' J
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必定不是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而是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有盼头,充满活力与生机。
" l: A- n$ G! q  m- o2 p8 v4 w+ o3 W2 K: F
5 5 G1 Q: t3 I: ]- W, q/ R5 q
& x" E6 ~: s6 d, B0 D2 w) ?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中,很多都是男方一人工作,女方在家照顾儿女、操持家务,夫妻双方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贡献大小之分。男方下班后及时回家,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周末也都是跟家人一起度过。当然,双职工的家庭也不少。
1 Z9 E. w/ d% P8 U$ l$ z9 M1 Z* d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女方是一名设计师,与男方结婚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成为家庭主妇,并生下了孩子;而之后女方希望继续自己的求学道路,去攻读硕士学位。这时,丈夫为了妻子的梦想,甘愿退居二线,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前不久,新西兰女总理怀孕生子,而她的丈夫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庭煮夫、超级奶爸
8 q& f; h3 U: n) m6 d" e1 h; L' b
- {% u8 d9 K2 v+ J: v9 F. a5 Z因此,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无视男女之间巨大的生理差别与能力偏向,不顾家庭实际情况,鼓吹女性必须与男性一样在职场冲锋陷阵,否则便是“放弃自我”、“吃闲饭”(有这种思想的人事实上才是真正歧视女性的人);而是夫妻双方能够始终以维持家庭和谐、健康、稳定发展为共同目标,适当的时候,一方能够为了另一方,而不仅仅是女方对男方,做出必要的牺牲和让步。 $ V  l1 N4 B4 m6 V  u

% o- v0 F9 }' l6 y$ p6
( ^3 L, w8 f. v! i; ~( g$ @) w: V1 x5 F( o. F4 `( ~8 o
刚来美国时,认识一位马里兰州的美国女孩。她曾经去中国四川做过志愿者,后跟老公一起,通过中国福利院,收养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兔唇女孩。她告诉我,他们收入并不高,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子。而且,为了照顾这个女孩,她和老公不打算要自己的孩子了……当时的我真的无法理解,但还是被他们无私的精神和纯真的爱心所感动。像她这样收养残疾孩子(主要来自中国)的家庭,在美国数不胜数,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
9 z2 ]7 u( {7 x0 x- L' K& y$ B; E5 i; w5 r! T
去年,休斯顿遭受特大飓风哈维的袭击。除了政府力量,附近几个城市的人民纷纷自发地开着大卡车、划着轮船过来救援;本地的人民也互帮互助、共同渡过难关。灾后,志愿者的身影也出现在各个遭受飓风的小区,帮助清理现场、重建家园……这场灾难让我对美国的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别看平时大家似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关键时刻还是患难见真情。
: `' m7 j% d$ P: r$ b- U  M6 c6 P5 ^8 p
确实,美国貌似自由散漫的表象背后,仍然有它无法扭断的情感链接和道德底线。这些,也许跟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也许跟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关,也许只是出自最最原始的本能。而它们,是奠定整个美国社会的基石。 2 C' u. \* |' t7 h  [/ ?

; Q# o, [" O; m2 }1 S9 {而美国的“强大”,就隐藏在这些不动声色之中+ m4 f. A- ]- b3 F
- F, s# `$ G( ?# I' [2 \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nheioe 发表于 2019-7-21 21: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1 12:59 , Processed in 0.0381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