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拒不承认现实,用当年对付日本的方法对付中国

[复制链接]
罗格 发表于 2019-6-7 0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报业辛迪加》5月27日刊登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文章《彼时日本,现时中国》( n0 H0 Z8 G# E

" [% x9 Y3 G; v% c2 d" ~  A' _文:Stephen S. Roach2 p% E3 \7 p: w% e

  m6 Z# Y0 K8 n. g  O1 L3 }译:由冠群
& `5 o" n/ r0 n2 s* r" @
6 h) T; R6 O* N- C& u& ]2 _; Z# p1985年9月,美日达成《广场协议》后,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评论道:“其他国家政府若许可本国企业伪造或仿制美国产品,则是在偷窃我们的未来,就不再是自由贸易行为。”今天的情况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像是在翻拍这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只不过这次美国总统的扮演者不再是好莱坞影星,而是一个电视真人秀明星,并且这次他们找来另一个国家取代日本扮演反派角色。
7 p4 B- B  |8 P' v( u
0 C& B* k) I# b0 f! S. C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日本被描绘成美国经济面对的头号威胁——它被指控的罪名不光是盗窃知识产权,还包括操纵日元汇率、国家支持产业政策、使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造成庞大的美日贸易赤字等等。日本在与美国对峙的过程中,成了那个先眨眼睛的人,并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在“失落的三十年”里,日本经济停滞、通货紧缩。现在,有人想让同样的剧情上演,只不过把日本换成了中国。, u6 E- w8 a: x% e

- f: f0 ^+ ~1 r: z: o" J除了重商主义,中日两国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美国自身经济问题的替罪羊。美国有个坏习惯,喜欢把自己的问题怪罪在别国头上。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抨击日本一样,今天美国抨击中国的根本原因还是自身宏观经济失衡现象越来越险恶。美国国内储蓄大幅缩水导致经常账户逆差和贸易逆差,这是相隔三十年,美国与两个亚洲经济巨人开战的共同背景。, x8 K+ |- E* h4 I  I3 ?
; \; i  Q2 E6 `1 |
1981年1月,当里根刚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国内净储蓄率为国民收入的7.8%,经常账户基本平衡。但就在接下来两年半的时间里,里根广受欢迎的减税政策导致美国国内储蓄率骤降至3.7%,经常账户和商品贸易差额出现了永久性赤字。从这个角度上讲,美国所谓的贸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4 b0 ]2 U3 W' J( j9 a3 g
9 R1 w, R) A; I+ _
然而里根政府却不承认这一点。他们几乎完全没有认识到储蓄与贸易失衡之间的联系,却把日本当作的罪魁祸首,后者与美国的贸易差额占八十年代前五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42%。从此美国开始处处抨击日本,称其贸易行为不公且非法。当时冲在第一线的美方贸易副代表是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作罗伯特·莱特希泽。
/ J( ?+ F+ f; Z/ }( a1 U
1 r8 }; y8 F/ m. |. g. x快进30余年来到当下,你会发现此情此景与当年过于相似,以至于有些刺眼。与里根不同的是,特朗普总统接手的美国经济没有当年那么充沛的储蓄。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时,美国国内净储蓄率仅为3%,不足里根就职初期的一半水平。不过特朗普和他的前辈一样,也很会说漂亮话:里根连任竞选时提出“美国迎春晓”的动人口号来粉饰自己的减税政策,而同样实行大幅减税的特朗普则提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
9 g+ P0 }/ ~) d( P0 p0 i( e
! H  Q- L: R1 T1 n+ ?; c; K6 x) y9 F( s
/ y  P6 @6 a6 J7 p. e7 X
可以预料,这样做必然导致联邦预算赤字扩大。一般来说,随着经济扩张期走向成熟私人储蓄往往会飙升,但联邦预算赤字则极大地抵消了这种周期性的储蓄增量。因此,到2018年年底,美国国内净储蓄率实际上已降至国民收入的2.8%,这使美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巨大赤字——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2.6%,商品贸易逆差达到GDP的4.5%。8 R# l8 C8 I- u. h# B* q
  D1 Z: P' Z, N* g$ p' e
就在此时,中国登场了,它扮演的角色和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样。表面上看,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威胁比当年的日本更大。毕竟,2018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里来自中国的份额达到了48%,超过了日本八十年代前期所占的42%。但这种比较本身是扭曲的,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全球供应链这回事。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美中双边贸易逆差里有大约35%~40%源于中国以外的产品,它们只不过在中国境内组装并海运至美国。这意味着在今天美国的贸易逆差里面,真正由“中国制造”造成的部分实际上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份额。3 p2 r( a) b% j+ K* z  J& g

1 }; X4 {( A* T7 Y- w5 U  S就像八十年代美国抨击日本一样,今天美国在抨击中国时也颇有心机地忽略了更大的宏观经济背景。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美国当前的预算形势下,国民储蓄率将很难得到提高,而若不提高储蓄,美国的对外贸易不外乎从对华贸易转向与其它国家的贸易。这种简单的贸易转移可能导致生产流向成本更高的地方,最终落到美国消费者头上时跟加税没什么两样。; H& @0 _8 G, q$ n* b# B! ^5 s
5 {8 X1 d- S+ V) ^3 C* k
不论面对的是今天的中国还是当年的日本,美国的做法都是拒不承认现实,几乎靠虚妄来欺骗自己。里根政府陶醉于未经检验的供给侧经济学当中,尤其是所谓减税可以自我负担成本(译注:即认为减税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提高政府税收,抵消政府因减税而失去的收入)的理论,未能理解不断增加的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今天,低利率和现代货币理论这种最新的“巫*经济学”都充满魅惑力,吸引着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两党在抨击中国时达成一致。
7 R1 G2 k6 y! c4 M7 _6 ^6 y6 L
: R: ~7 n1 z$ u! L4 b6 B储蓄不足的美国之所以对严峻的宏观经济限制视而不见,自然有它的理由:因为没有哪个政治群体会赞成通过削减预算赤字来提高国内储蓄,进而减少贸易逆差。美国鱼和熊掌都想要,其医疗保健系统开支占GDP的18%,国防开支超过紧随其后的七个国家军事预算的总和,而其减税政策则使联邦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从过去50年的均值17.4%降至现在的16.5%。
" s6 ]  ]& b# a0 e/ p7 B
, ?! \2 J, t3 {8 w2 U- U- X今天的美国想要故技重施再次上演美日贸易冲突的桥段,这种做法令人感到十分不安。美国再一次发现,抨击其他国家要比量入为出简单得多。然而这一次,电影的结局可能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4 Z- d5 ?# \+ ?7 R( ~4 L

  w) I: i" |0 x;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隔窗看雾 发表于 2019-6-18 06: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10 13:39 , Processed in 0.0219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