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年来,遇到了几次难得的机遇。但他们的到来,不是无缘无故的。
: p& l3 u) [+ V$ J' @3 g7 }5 w& {第一次机遇, 反超四小龙,拉开差距,从此世界工厂就转移到了中国! X; w) E" Z# S7 O8 K4 k
1993年开始进行软着陆。严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D7 c2 J& }, {6 }( o" \/ {2 `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集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答复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解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刹车,最终顺利实现软着陆。; n5 b+ ]) g" Q8 K0 B
这次调整,使得中国在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有更强壮的体格,和更大的空间面对压力。
+ K( R) A7 {# F当时提出的货币坚决不贬值,实际增强了外部投资者对货币及国家的信心。
$ r9 N$ G9 c2 r$ p9 f" g! B: b" y! I4 s* S/ L
回过头来看,中国是幸运的,提前进行的主动调整,是大规模的国运。
0 Z w0 n$ ^( O4 P+ Y# G& k第二次, 工业产值反超美国。
, V/ ]& F2 X+ v6 ~" P2006年下半年起,中国进行调整,强调严防经济过热
; j: X; G, B% i0 K+ R包括加强土地调控和管理、抑制投资和信贷增长,以及控制高污染工业发展。
- \/ \) K+ \, e2 \* H0 W) U这次调整,使得中国在次贷危机发生的时候,可以以增加投资的形式,进行反周期增长,其中汽车产量,一举超过美国。" F8 h4 |, ?; |6 Q* r
历年压制的投资,使得四万亿成为可能。
0 t7 o, U: h- z1 p4 `
+ F. g' K" J' j3 C4 u" L# b5 s* I& V& y; O) B
2008,2009,四万亿,使中国超过日本。4 l/ c' Y F8 O% S8 f# t
5 {, h) E0 {( g3 b$ O4 q这次中国的机会,很难用运气解释了。
1 ]; `2 v. E, g* P) n第三次
' G& C: K& x- O, n) m% r7 H& F从2016年开始,中国开始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 J2 ]* M \* b3 H
这几次的主动调整,都是在经济各种指标良好的情况下,主动进行调整。1 N5 ]9 f! r9 p3 { {* {; N. d
这与川普去年在股市高点时,不断进行信心喊话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t) ~) T# [4 B. \$ I3 T/ g
这次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各种去产能都已经完成大半,民间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潜在需求,随时可以释放出来。
" [* r/ l9 l, k) G, X# }例如北方城市的供暖全面去煤化,带来的对电力,天然气等的需求,随时可以以任何形式进行释放。
' X% Q! O, h( a6 m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次发展的机遇伴随着更大规模的世界性的危机,必将到来
2 P% V: V0 g7 E6 U' @, s( ?; r# E
, E5 u8 x6 I1 P6 B9 D- H* Z! ~
/ C4 O2 S% Z6 x9 f6 e.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