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广播公司报告说,据通过 “信息获取法” 获得的一个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内部报告,2017 年的流感季节,只有 38% 的加拿大人接种了疫苗。5 D) I/ ]+ H, A
6 y3 n7 q g7 i报告的作者指出,这个比例太低了。9 G0 A- a5 d' |8 R2 G7 L
2 l! j% B3 ]2 g a1 L
联邦与省
" B" p5 g6 }+ U) ]2 s$ i! p: w: M' Z
6 P( y9 P' A$ Z% I) J8 O在加拿大,接种疫苗项目的执行属于省级政府管辖范围,但联邦公共卫生署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疫苗接种,并监控流感和流感类疾病的传播。
. T3 f& G5 ]- f5 R: d/ Y8 z4 x: H6 g4 Z3 l# o
; {! K! N+ }2 h
公共卫生署聘请研究公司Léger在2018年初询问了一些加拿大人,他们是否接种了流感疫苗, 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5 T6 S0 l$ ]2 u: y7 Z7 N X# u! g8 Z& Y$ a1 D' W3 j
研究显示,加拿大接种疫苗的人数从2015年以来基本持平,没多大变化,2015年时有 34.3% 的加拿大人接种了疫苗。
9 K9 |) {, e* C7 ]! B+ y/ A! y: F# s/ X7 {3 O. T
为什么不接种疫苗?, O0 I; g) C3 f- \% z6 t
7 P* _; a9 C9 K! t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的副首席公共卫生官霍沃德·恩佐(Howard Njoo)医生表示,他们正在研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接种流感疫苗。( f- y) M$ D2 A
4 f b# p8 s/ M( a( f. l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去接种疫苗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并不需要,或者认为疫苗没用。
9 G, {& Q: c+ _4 K. @7 n
0 [9 h4 ?& |/ g卫生署的分析称,媒体有关流感疫苗效率低下的报道有可能助长了加拿大人的这种看法。4 M5 G& |2 `9 H; y; a5 C i
8 y$ [9 O; H% f9 m
恩佐医生说,大家的生活都很忙,但如果我们可以系统化行动,方便人们接种疫苗,使人们能从忙碌的日程表中抽出时间,肯定会增加接种的人数。 N5 H0 L- j0 h, z! T; s
* d! {2 d! k# z( U9 d* Q
他接着说,去接种流感疫苗,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周围的人,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高风险人士,但为了保护你周围有慢性病或者年长的亲人,也应该去接种流感疫苗。9 b% Q; { j# E8 K) j) p
( v; H6 Q& ]2 T+ m
高风险群体6 U% O, P8 j$ j% p
7 F& j3 U0 u2 l6 D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设定的目标是让 80% 的高风险加拿大人接种流感疫苗,但没有实现。/ G% A6 Q4 D4 h2 [& \4 o
2 o; j/ S" M1 P/ w$ c在患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只有 39% 接种了疫苗。5 r' L; Z0 S* c. A' G7 e# ~) n
$ c6 `8 M' i5 ]. m1 z( h3 V5 岁以下的孩子也是患流感的高风险群体。0 |* ~# R1 Z, f2 B
: r0 a V+ y; ~/ I$ _% W0 I% k上述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 6 至 59 个月的儿童中,大多数(63%)孩子没有接种疫苗。
2 e2 l3 G! o0 S. E( s# S: ]2 @' k9 B9 N8 P
当被问到原因时,大多数父母表示,他们认为孩子不需要流感疫苗。
$ o! ]4 d2 T' v, Z. l, c% O
8 L' m0 A8 k+ @" Q* X- |不过,另一个高危群体 – 老年人的情况比较积极,去年冬季,大约 71% 的老年人接种了疫苗,离目标很接近。( M# x6 t- w- u) j8 Q2 e
! U p; g% K% \3 n; M6 d8 ?" q# s6 g M1 w9 i
卫生署的官员表示,我们知道目标必须切合实际,如果三个高危群体能实现 80% 的覆盖率目标,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种影响效应,总体的覆盖率也会提高,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那就太好了。: U& w8 B+ y5 u% ^* @
+ @" |6 N5 z! A+ r" F8 J, E! p
每年致死 3500人) d8 k* d& x# u+ x _
. s) f/ X7 N( h" e5 y
卫生署表示,平均而言,流感每年把 12,200 名加拿大人送进医院,并造成 3,500 人死亡$ H2 Q7 U4 A0 q6 v* h- t) t4 i
/ ` q5 n' t+ k# \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副首席公共卫生官员 Howard Njoo 博士说,流感,这是一个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的致死因素。
4 T7 k t- X, S2 A1 F8 y" G: v* g% o- L c0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