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成为海归主体 占比高达 55%$ ~0 W& E( P2 E' I4 y$ `
《2018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通过 2190 份的有效问卷调查显示,新生代的海归群体出生年代集中在 85-95 年之间,其中,(90-95 年)90 后成为海归主体,占比高达 55%,实际年龄在 23-28 岁之间。
! q U9 K- G( K5 y7 ^8 o; r! w* K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每年有六十多万留学生出去,有五十多万留学生回来,现在回来的 90 后,甚至 95 后,呈增长的态势。这既反映了留学潮,也反映了海归潮。中国留学生的这种“大进大出”,形成中国独特的人才环流现象。+ K! V$ h5 ~8 _$ a$ X& g, n
* N6 b' U) F4 o" K5 ?- R# }0 U* n$ p
出国读本科的人越来越多
: w8 X9 x& c/ M1 H1 @7 `4 s% F. E; E, q+ O3 f1 L
4 s' Y9 F* r( ^9 ]1 i6 G 从海归群体获得的学位、学历看,硕士学位最多,占比达 56%,其次是学士学位,占比 38%,博士学位、专科和其他占比都在 2% 左右。
# p! N0 l7 O0 |; w' u. W. o. e0 o0 g; t! ~6 e, V
与去年相比,硕士学位占比下降了 6 个百分点,学士学位占比上升了 7 个百分点,出国读取本科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d4 }) ]% l& v9 T
+ e* L# C! P1 i% e6 W3 {: Z% e) k' c
$ H% c! p- {2 h9 v
|, L4 [' A4 U" E: c 英美仍为主要留学目的国' z( E' o$ |% a
8 d% F# L" Y( C& h0 Q: |7 d: N 从最近一次留学国家 / 地区分布占比情况看,去英国和美国留学的人最多,占比分别为 19% 和 18%。其中,女性更青睐英国,占比高达 22%,其次是美国;而男性恰恰相反,21% 的男性选择美国。# ~6 ?1 m% k* Z; r% m* ^: k
) P7 h* I8 @3 i2 i% g
在最近一次留学中的主修科目中,经济学与商学类占比最高,达到 43%。因此,金融业超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次成为海归就业中最主要的行业领域。+ Q7 r6 i1 u, ^6 i
7 l q1 p# ^$ e+ j: T9 \ e5 K, ^
6 ]+ {9 h L+ A4 P3 S
$ Y- S- M/ L5 N9 t
0 ^$ m1 Y% }- R# m7 Z 国内就业前景吸引留学生回国
5 c3 ^! W: k$ w' q3 [1 P1 w1 {3 X- I- J; N+ ]" m' w
曾经有些海归因为在国内找不到工作,被称为“海待”。今年的《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95% 的海归都能在归国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而国内的就业前景也更加吸引留学生们回国工作。, G. h$ R# Y( c6 ~9 h e* X$ J& L/ u
8 @$ N) s P& A# E* X 在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中,76% 的海归是为了“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而“计划未来在国外发展”的比例相对较低。所以,回国后,61% 的海归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并未发生地理迁移。而迁移的人群中,有 13% 的海归迁往北京,8% 的海归迁往上海,7% 的海归迁往广东。) Y/ l, I2 C* H/ o# M+ e1 Y
8 e' e" v- u4 z
, z4 u% \" Y. i" T
) o/ J7 S F0 Y" ?4 Y6 C( E( w. e T" d( n+ G" g+ n* o# w
7 Z. G) G: R; J2 b% z
《2018 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从就业状态看,72% 的海归已就业,16% 的海归正在找工作,5% 的海归正在创业。但是总的说来,95% 的海归都能在归国以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其中,1 个月以内找到工作的占比 42%。而需要 6 个月及以上才能找到工作的占比仅为 5%,海归找不到工作而待业的情况越来越少。
5 t; b1 [- P! |7 q/ N3 _/ k& O* {* c2 `, U* O9 \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