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优质进口商品的消费意愿不断增强——
& U( l% {& h) j1 |- r y6 q$ b# Z" q) F; L7 B. E, G
全世界的好东东都来吧!2 m- i% m/ I1 h$ m; c: ]
) i0 {2 d; `* j1 R: g2 ?5 t
本报记者 王俊岭
2 z) U- K6 K+ s( R/ y- T& n' ^* G. U# S) `1 R- z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上周发布公告,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的最惠国税率。此次降税商品涵盖食品、服装鞋帽、家具用品、日杂百货、文体娱乐、家用电子、日化用品、医药健康等8类日用消费品,涉及1449个税目,占到《进出口税则》中消费品税目总数的七成。
, f2 U% v! L! K# V, |/ s
, B6 p; }* I& |9 V; e( ]+ R 中国消费者最欢迎哪些进口商品?最看重进口商品的什么特质?中国降低关税、扩大进口,将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福利?又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7 @6 Z$ e5 L* J5 [$ k! @9 v/ ~6 {4 y5 P8 F* [
进口优质商品受青睐5 i& Q7 Q7 Z1 ?. x2 ]3 Q5 P, C
* M/ {+ [ @ c! X2 `$ ]) F1 r* ~ ——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消费者,最近一年内已经或有意购买进口商品的占比高达86.6%
' e+ ~ H. G5 I9 W/ X& ]0 h2 Q; _: Y
青岛一家超市里,市民王岩和家人正在品尝刚刚加工好的波士顿龙虾、三文鱼和北极贝。这些以往在海鲜店才能吃到的进口美味,如今在普通的生鲜超市就可以直接加工、现场品尝了。在王岩看来,这种方式新颖而方便,食材比较新鲜,吃起来口味不错。
7 o+ P2 P$ v( g$ \1 _9 b' a5 n
" }& s( R% a ?4 u, m. G0 a& C5 n8 ~0 G6 K+ E) V. \$ ?+ K6 f
! b6 ]+ Z0 D! q( R2 c
据介绍,这家超市精选70个国家的4500种商品,从果蔬肉蛋、米面粮油、休闲食品、酒水饮料到日常护理用品,可满足顾客各类消费需求。事实上,这样的进口商品区已经成为不少超市的“标配”。9 |# ]/ z2 N9 Y/ k7 `- T+ K
. w" R; J4 O7 ]6 W, j, `, s 如果将目光放眼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更多城市的商业街或购物中心,人们不仅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专营店,而且在普通综合超市、连锁便利店中,也会看到很多专门出售进口烟酒、生鲜、饮料、糖果、日用品等商品的专区,大大提升了备选商品的丰富性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 x( I% H4 B8 P3 L& ]9 n
4 l( J1 U7 @; R1 h0 e 在一些地区,进口商品甚至融入到春节的年货采买以及礼尚往来之中。“最初过年过节买的是各种海鲜干货,接着流行的是保健品,现在大家都爱买进口产品,尤其是中东欧进口商品。”来自浙江宁波的邵倩女士可谓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年货礼物“变迁记”。7 [. s' R5 I( R* U4 Z" P
9 y1 F9 |3 S; O
货架上,一件件来自塞尔维亚的葡萄酒散发着莹润的光泽。邵倩已经买了两箱塞尔维亚的葡萄酒、捷克的黑啤。“这些东西送亲友,既洋气又体面,在家也可以用来招待朋友,尤其是现在中东欧进口商品有保障,比‘代购’省心多了。” 她说。* P' d1 ~ M2 ^% o- v/ B
, b+ {5 e2 v! A+ X7 e
与此同时,“线上+线下”的模式也为进口商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更多便利。北京市中关村某互联网企业员工李莉喜欢给孩子买进口零食、玩具、日用品。几年前,她要么趁自己出国时大采购,要么委托出国的朋友代购。如今有了跨境电商,大部分“爆款”进口商品都能轻松买到。# b! m6 G! B6 [0 _2 Y7 R& _
: I) V% g; o W# i
为了准确掌握进口消费品供给和需求情况,商务部于不久前组织开展了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
; Q4 d/ M" f; X. J7 K/ j/ a1 U! [+ c5 S4 J D+ N1 ]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进口优质商品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其中,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消费者都购买过进口商品,且最近一年内已经或有意购买进口商品的占比高达86.6%。消费者对食品、服装鞋帽和化妆用品的关注度较高;化妆用品、母婴用品和钟表眼镜等大类中进口商品比重较高,未来半年内增加购买的意愿也较强。9 f& a/ }. l3 p1 Y" l3 y5 y% c Z
0 i. C' ?2 y8 S. W& Z' P 消费者期待供给更多元$ z# i3 o) c0 T5 |4 _* N
: v8 I3 x/ b. w
——购买进口商品时,中国消费者更看重安全、价格、品质等方面
U. B s9 }. G+ W5 ]. I
6 j) ~2 I+ G0 i: n5 l3 F 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等需求,也相应地反映出国内商品供给的不足。例如,在化妆品方面,商务部调查报告显示,61.4%的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比重超过10%,36.1%的消费者购买比重超过30%。未来半年,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用品的意愿较强,49.3%的消费者以持平为主,38%的消费者增加购买,12.7%的消费者减少购买。
, G. y5 L1 M, i$ M
2 |, s; S9 ]- J2 v; g+ b 在北京某科技金融公司工作的李晓女士表示,自己关注的进口商品主要是化妆护肤品、香水等,因为国外产品很多既便宜又好用。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的知名品牌还比较少,使用效果也稍逊一筹。1 M+ `' e+ `1 \
4 m7 f7 ^, m0 I. e! p! z; n2 ^ “国产化妆品主要是有价格优势,进口产品大家普遍认为品质相对更好。目前,免税或者代购的价格都要比正规商场便宜很多,但是代购不方便分辨真假。因此,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扩大国外高端化妆、护肤类产品的直接进口。”李晓对本报记者说。1 R! Z" S8 U2 p& \
7 ]) S0 a- [. Z% W8 k) z
这些女士们喜爱的产品,也是今后扩大进口的大头。商务部调查显示,未来一年内,83.6%的企业计划对化妆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9.2%的企业将增加进口。其中,香水、护肤用品和彩妆用品增加进口比例均超过10%。' [; u' V7 B+ x. [% a" X
' o. j$ j" v# B: n! M# Q% ^
进口化妆品的状况很有代表性。商务部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主要看重的就是安全、价格、品质等方面。- B4 G* }; c6 B J$ [$ z
0 z: g8 O }% l5 e( Z7 f5 V9 W3 E
实践中,进口商品涌入国内参与市场竞争对于国内厂商正在形成“鲶鱼效应”。“一部分进口消费品是国内以前没有的,可能会刷新国内的消费认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进步。”深圳保时洁卫浴营销总监叶长青举例说,几年前,国内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智能马桶盖,国内生产厂家大多是为国外品牌代工。后来,随着智能马桶盖进口增多,国内消费者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需求不断释放,很多国产智能马桶盖厂家顺势而上,不仅有了自己的品牌,甚至到日本等国设立研发中心。) B; j8 V8 R( M5 `3 ^7 ~+ |" f
8 {1 D" O$ [/ F) e+ x0 q3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进口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 E* M* u( o3 G* G/ o3 L1 g I# e A" b0 r; C2 W# u& H5 j v
5 t+ O7 w" a7 [' {( C* C5 ~! t5 z/ [4 s: g6 A6 o
“短期来看,扩大各国优质商品进口可以及时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各类需要;长期来看,进口消费品增多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发挥‘供给促进需求’的效果,扩大消费基本盘,从而巩固内需在整个经济增长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赵萍说。2 E8 f1 g5 F- l
2 A$ e- }6 L) y; A+ |
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 U2 q0 K2 C1 ]& P- D) H
1 v! R9 f, ], `1 |* h5 }& ? ——扩大进口既能在短期内提升消费者福利,也将在中长期使经济发展更平衡' P# b, D8 ^6 S7 n: s+ T
9 c( S6 a& V. ]% v* Y ]7 I: p 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升级,但国内消费品的供需之间还存在着差距,一些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扩大进口来解决。5 V6 r" b7 h4 t4 C6 n
8 i2 h( J5 w* s5 R% r/ Q# f/ r: m! i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看来,考虑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促进消费品进口,既有利于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也能使国内相关批发零售业受益。苏庆义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只是手段,进口才是目的”,出口最终体现到进口中才能真正起到提升福利的作用。中国扩大进口,既能在短期内提升消费者福利,也将在中长期内使经济和贸易发展更加平衡、充分,对本国和世界都是利好。
! v3 a y! K- v& d3 `
+ {% F; x- Q- z$ _# s: ^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从外部看,适度扩大进口,可以进一步提升贸易总量、优化贸易结构,同时展现大国担当,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从内部看,扩大进口能够从多方面推动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赵萍说,进口商品具有技术溢出、促进竞争的作用,可以直接促进国内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t) o, U% w5 m
7 q" s4 }' x; e4 n3 y
以家电产业为例,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电在天津诞生,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大幕,但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在进口带动下,我国家电行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家电产品制造大国和主要供应国。
1 [, Q' t( Z4 c; b
) ], C1 U# \8 x ^) g 再例如,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进口、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汽车产品和技术,国内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因为进口带来的竞争而衰落,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批国内车企加大研发力度,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一大批国产车已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著名车企云集的汽车市场。' j& D; E& V8 A4 s; C
; g; f0 G) {* S7 S4 Z
赵萍表示,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来看,扩大进口在促进消费平稳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外国商品在华的市场体量,这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兴业,降低中国经济对于出口的依赖,有助于中国实现更加均衡的增长动力结构
0 w: ?; G; d. R: R
# S3 [/ P8 r3 f) n* i c1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