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环东北白色人种隔离带是中国收复失地最大障碍

[复制链接]
六月莲 发表于 2018-3-30 1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979年出版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民族分布图》上,红色代表主体民族俄罗斯族,黄色代表鞑靼、布里亚特蒙古等少数民族。从俄罗斯民族分布来看,俄罗斯人在中国东北紧贴着中俄边境分布,将中国与同为黄种人的鞑靼、布里亚特蒙古等少数民族分割开来,形成一条种族隔离带。这究竟是苏俄出于控制新占领土地有意而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0 r- \0 C+ q/ e; V9 U+ T
1 @: z" X' ?' s; K2 Z" I( \
  首先从俄罗斯向西伯利亚殖民扩张的历史来看,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控制整个西伯利亚,除了蒙古帝国解体后整个西伯利亚没有一个可堪匹敌的对手外,也与西伯利亚的地形地貌分不开。
! R  i' W+ G. \: i
" }# r  X* i& c" s, p) t$ L  西伯利亚从西向东三大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亚洲中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河流不但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水,也为人类提供了便利而廉价的运输方式。俄罗斯人最初的向东扩张就是沿着这些河流进行的,俄罗斯向东扩张路上所建立的城市,如秋明城堡、托木斯克要塞、雅库茨克城堡等都位于这三大河流支流或干流边,以便于运输补给。描绘俄罗斯哥萨克领袖叶尔马克(Yermak)击败西伯利亚汗国的油画《叶尔玛克征服西伯利亚》,画面所展现的也是哥萨克人乘船而来,与西伯利亚汗国的蒙古人在河边交战。8 J" I8 V/ X0 {9 b. w' V9 d

7 a4 C/ a* B& x& u: z  利用便利的水运条件,从俄罗斯人1582年雇佣哥萨克叶尔马克组织一支军队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汗国进攻起,到1639年短短几十年里俄罗斯殖民者已经抵达鄂霍次克海,将触角伸向太平洋。当然,顺黑龙江而下的俄军虽然建立了雅克萨城堡,但在清朝的两次远征下,不得不撤出,承认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4 }( H# ~% M1 m/ H9 d

* k; V5 p( x# ~  其次,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慢长。就像现今中国东北人争相到温暖的海南三亚买房一样,俄罗斯人同样向往南方的“阳光地带”。19世纪后期,俄罗斯在东方扩张的最大的目的,即是获得一个不冻港。正是在这一目标驱动下,俄罗斯割让了中国东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不冻港海参崴。进而,俄罗斯又提出了“黄俄罗斯”计划,企图将更加温暖的中国东北变成黄色俄罗斯,获得更加优良的不冻港旅顺,最后因日本的崛起而未得逞。( z( x7 q' o/ {! C+ Q2 T
+ x4 V, z6 q- t/ f2 ^
  从俄罗斯一月平均气温来看,西伯利亚地区越靠近南方温度越高,越靠近南方也就是越靠近中国,夏季的气温也一样。从俄罗斯七月份的平均降水情况来看,西伯利亚同样是越靠近南方越多,越靠近北方越少。“雨热同期”是中国的气候优势之一,对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亦然。较多的降雨、较高的温度以及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使中俄东北边境俄罗斯一侧拥有了西伯利亚最适宜耕作的土地,与之相对应一江之隔的中国东北是中国的“北大仓”。
) P& O- F/ {* b; E; h9 v8 L- _% r$ U& t
  以俄罗斯的殖民做派,江东六十四屯的作为,驱赶乃至清除当地人,迁移俄罗斯人占据这些最适宜耕作的土地,实现人口置换,进而将土地牢牢控制,可能性极大。日本侵占东北后也曾以开拓团的名义,抢占最好的土地交由日本移民耕种,以控制中国东北,最终以日本战败、移民被遣返收场。/ E+ h( W- D! i6 z

3 }- [% ]5 F& W% r  在俄罗斯占据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余年后,成功实现人口置换,形成俄罗斯民族沿着中国边境分布,形成一条种族隔离带也就不奇怪了。这条隔离带成功将汉文化与西伯利亚隔离开来,并将西伯利亚斯拉夫化,形成迥异于汉文化的斯拉夫文化圈,拉丁化的外蒙古西里尔蒙古字母与保留传统的内蒙古蒙古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4 o# w4 v' T8 h$ Z+ l3 J0 s* s

6 T# |, d* f6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墨墨 发表于 2018-4-26 1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必有好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0 17:36 , Processed in 0.0246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