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第一个10年,全球只有3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供应商,2家在美国,以昂贵的价格向全世界销售,另一家企业在日本,但禁止出口。如果材料只能靠进口,我国发展高温超导产业就会被“卡脖子”。经过多方寻找,邓自刚把目光锁定在上海超导科技公司。; r! ]. B1 v7 L$ p5 _
2 u& p3 y7 c, d! Q: i: j* `. W7 h8 k9 G
6 o) Y, ~: o+ a- W' M$ x; @
" p! s! k' i* Q/ y- N
: f/ Z* n: t* k ~+ ^6 ^
# q$ a) v% L+ \: p% f0 d& M9 Q; j$ J, b6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导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吴祥:为什么我们做这个事情?也是有一个情怀在。因为以前我们去参加国际会议,大家来报道的超导材料,都是别人做的,一说到中国的超导,提问的就非常的少,就是有一种感觉,就是中国没有人做出来这个东西。我们的想法就是,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个做出来,就是为了争这口气。/ O' Z F( O- t8 U
! ?1 f1 O0 f9 ?1 B
" v/ y6 H+ v5 v4 s4 `; L8 D! ^' r$ w% f/ t* a2 X( N9 b- }+ F5 M
2011年,上海超导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研发。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怎样将不同的涂层和超导带材紧密连在一起。超导带材是由好几层不同原料加工涂抹在一起的,超导层位于中间核心层,外面主要分为机带、隔离层、缓冲层等七、八层,之所以加这么多层,主要起保护、缓冲作用,相当于给中间层的超导带材,穿了一套防护铠甲,让超导带材的性能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但这几层原料都不同、涂抹的厚度,需要非常薄、非常均匀。工艺难度极大。
$ e+ N: J6 A& @. P* |6 `, Q; Y9 x+ B! g6 \# k! K; G4 F' y
8 Z/ k; _+ b: d# l
- B% H r3 _3 z$ g" k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电气工程系特别研究员赵跃:它是在一个50微米厚的,不锈钢带材上,所镀着的超导薄膜,50微米厚的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我们大概头发丝一样的厚度,但是它们中间所起到的,最重要的超导层厚度,仅为头发丝厚度的大概1%左右。
1 w$ S+ L8 `& ]/ F" ]+ a& \, y& O4 T$ t
$ C; J( Y* \* i9 C2 P( Y$ E
5 S2 H1 c+ M& W! h! ?- X. L
; ?2 C1 R6 r% A0 Z! l* w- r0 ]' H: u& S+ B5 q% U
& u5 N& y- R# o$ r
1 Q3 t/ x, B# ~% h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导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吴祥:超导层其实说白了,是我们现在最难镀的,因为它的工艺很特殊,我们用的是激光附着沉积来镀膜。
# z% h2 n% [5 P6 r4 N
8 ^! F! N0 l0 _9 Z& O7 k' ?
9 P% o+ \+ o/ J7 f* r/ u7 ]9 o8 Q |- ~
/ L, `/ i+ D" J2 i$ K; x但最艰难的,是将超导带材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尽管现在超导带材长度已从最初的百米级做到现在公里级长度,但受限于现有技术,世界上还没有不做接头的超导带材。超导带材一有接头,就会有电阻。如何把电阻降到最低值,不仅是中国人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企业面对的难题。) b, d! z/ H0 y+ |* K: H/ w5 u
; B" M! ]3 q5 ]1 N$ N6 f3 X9 k
/ R( n% R& U- c- A: m/ Z
8 I& F- v5 J( |' K3 {- I吴祥:我们公司研制了一个超导接头技术,它的电阻能够达到两纳欧姆左右,现在国际上大家正常能够做到几十纳欧姆左右。两纳欧姆算是目前比较低的了。6 G( h4 O% u* F
# V3 m5 Q1 _9 p( Z& A$ u- i' ^$ ]8 c4 E; ~1 V7 {) P8 m9 z& H
) ^6 e2 S: P) S8 {# e( c3 g% G经过3年多的努力,世界先进水平范围内的超导材料,终于在中国上海研制成功。
/ j, d# l& @6 L& j# ~
1 D, r0 U5 \" t" U- k* z0 t
5 V* j4 q. ^( @7 R4 e" x+ p( i- J+ u
赵跃:我们同样的一个条件,和国际的一些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它的性能、载电流能力提高了25%,在这个条件下,我们绝对领先。; r9 f& m, E+ R6 N
S& X: j! W6 @: i; B* b6 o
8 f: }' _9 o; K0 ^ |$ d+ X2 a! Y2 @) H% W
这种性能先进的超导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不仅用于磁悬浮交通、还运用到超导电缆、新能源汽车无线电充电系统、甚至国防军事上,比如导弹新的发射技术——冷发射。% n7 p) c6 O* o3 g l8 k
( G: n4 k" Y; B W5 i ]8 L0 q
5 `/ v: g/ s! L' K9 A# c. u# K2 x
, Q8 k/ g3 W5 h赵跃:传统的导弹方式是点火发射,在一开始导弹点火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被敌方侦查到,这样会对导弹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果我们采用超导储能装置,在短时间把巨大的能量,迅速地释放出去,可以把这个武器抛射到空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再点火,敌人就很难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技术,各个发达国家都在研究。2 W v: [% l* g. [& z/ \
! j2 j. y3 A1 q8 Q1 _6 [
# F" v- j" Z8 k2 i) n+ F+ ^
# }% a: Z# W! o) ~0 R# p ]材料和轨道这两道难关通过了,西南交大实验室里的邓自刚,开始面对最后的难题,磁悬浮的实验车。
5 a O4 Z+ z/ C/ h1 g
( _0 q+ ]9 ^0 k9 ^
" H$ y: W% ^7 c% |3 m' ~8 R r# j
/ T3 V& K( o" x" p和其他材料研发的模式一样,磁悬浮实验车的研发工作,从成都转移到了中车唐山机车公司。怎么让车悬浮起来,还能保持磁悬浮车无论转弯,还是上下坡,都能安全、平稳运行、没有噪音呢?中车唐山机车公司的科研人员接过了研发的接力棒。7 L) T5 @( _1 o& }+ j6 l# N
) Y5 U2 P9 q( P" Z( g
8 Q2 }9 v; z! {& S, E, t9 P+ {4 E) ?$ Y
9 H2 o- \! S7 g) |2 ^$ g: ~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吴会超:我们每个转向架,相当于蜈蚣的一排腿,我们转弯的时候,就过弯道的时候,每个模块,都可以灵活进行转动,这样的话,我们悬浮车过整个的小弯道,是非常灵活的。
: F4 P( m0 N& j" w% V$ W; r5 R& |. j T+ M/ V/ Q
. O) c9 r) l; i$ q
% r2 l u% m- W+ n6 U7 k: y) |2014年,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线,在西南交大的成都实验室里顺利搭建完成。西南交大几代学者,通过不懈努力,在磁悬浮领域创下一个又一个研制奇迹。与此同时,他们在科研理论上的贡献,也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巨大反响。2016年,邓自刚的大学老师王家素、王素玉老师,将自己毕生研究的心血,撰写下来,在德国出版发行。此时,距德国学者提出磁悬浮技术将近百年,这是中国学者在磁悬浮发源地德国,第一次用英文出版发行的超导专著。5 a$ [# ~ q1 L( h; O
2 O; ^5 Y; \4 T% j( U. X/ E
' t Y. F& Q6 y' x/ z" v; l9 ?* V( J6 d
3 h* {+ r, K2 g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邓自刚:这两本书就体现了一个,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从领先到被追赶,到再次领先的一个过程。* e. K3 ~9 r! L: E0 m
/ h, @" ?, k8 P8 y) h# C' A, a
, K5 d3 ^6 c V( z, M1 b. z3 b+ {( {
( P4 f% I) S1 }' ^+ d' E7 M6 v6 ]9 H" Z
$ t z/ N( G. d& {6 i) j( U# P
* p6 \; M/ V: F7 g" O: F ~# n& S5 Y/ x" D
0 E" f2 s* H' w) E1 i! o
]0 b5 ~# i( N, L: e: {; M1 {* e$ H. w# X5 h) S
6 W* J5 m( v6 g' A* F' H3 O! e
西南交大在高温超导磁悬浮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强烈吸引着国外同行。邓自刚告诉记者,几个月后,也就是2018年7月,有几名巴西学者会来西南交大留学。
6 j4 C: k8 u7 N) ]9 [. T
# D2 }+ o# k. s- s6 o+ R/ G4 | d) H1 V% `1 Q, ~
( B+ ^ b1 d! h8 c6 k$ B H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随着我们今年时速400公里、400公里+,这样一个试验平台的完成,我们速度也可以做到最高。接下来我们还做时速1500公里,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在国际上,应该无论高温超导磁浮,还是真空管道,都是走在前面的。
4 G- H+ g6 S! m0 q: [ B7 r; t @& X( Y# E/ c$ g4 g- O6 G
/ J- r; f$ d6 u; K3 q) r
# W' C; Q# z8 R6 r目前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正加大力度推进超导磁悬浮车的实用化进程。美国Hyperloop one公司在内华达沙漠搭建了500m长的真空管道试验线,并于2017年实现了310km/h的最高时速。在国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2016年10月正式启动,研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项目。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人类第五种交通工具“高速飞行列车”项目已开展研究论证,时速最高可达4000公里,相比现在京沪高铁运行的最高时速350公里,要快出10倍!
: p0 x/ t# Z5 c* w# }
+ G) r8 w: h9 I# I0 t% h- \6 u' e7 V+ }+ J; ~
+ X7 I* Q0 n( i6 j5 i1 J; g
半小时观察
- T" V: w5 [. d0 G! W' x8 h& [& I4 d5 ?2 z
, Q& z1 L; N* b y- O
" M% w1 b# A1 C+ B; g# e在科技研发最关键的时刻,我们的镜头能记录的都是过程中的艰辛和枯燥。但正如西南交大校长所说,今天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中国的高铁今天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而下一代革命性的技术研发,中国科学家也没有丝毫的松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我坐上时速上千公里的高铁时,我们会回想起今天这些科学家们的艰苦努力,过程就是这样的枯燥,但最终汇集在一起的就是中国制造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