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吉原恒淑日前在华盛顿世界政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到2020年,中国海军服役舰艇数量将达到世界之最。不过,该专家也认为,中国海军最大的弱项是反潜反水雷,并建议美军充分利用这些弱点。( `# _! M) K9 ]% f u0 a
# y6 U& m" Y+ O0 r; ?
. O/ F* t: l' A# y 报道称,吉原恒淑表示,从2007到2017十年间,中国海军服役的驱逐舰数量从6艘增加到16艘,护卫舰数量从2艘增加到27艘,轻型护卫舰从0艘增至2017年的37艘,中国海军在2018年还将新增13艘舰艇,舰艇总数量可达93艘。吉原恒淑曾担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亚太研究项目主任,并与人合著了《红星照耀太平洋:中国崛起与美国海上战略》一书。
! f; Q2 B( E3 {2 {! V. y. Z' M6 d$ v, L) X6 q1 T9 K0 a" [5 [
- O U- w5 S0 Y _: A
吉原恒淑表示,美中在亚太地区的海军力量平衡正在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他说:“这可能需要美国考虑一种非对称的途径,不是与中国硬碰硬,而要考虑攻击中国弱项的途径,利用中国的弱点,而不是与中国的强项直接竞争。”他还说:“这不仅是对美国的要求,也是美国盟友和那些硬件上与中国相比更小、更弱的国家需要做的。”吉原恒淑解释说,这意味着要攻击中国海军不能轻易弥补和扭转的弱项,即使能弥补,也要让中国付出极大代价。
( p# [# `1 }) a& a, ]% m2 b9 z
- {5 M5 `2 A4 @* X, W4 F( m- | 吉原恒淑说:“中国一个长期弱项是反潜艇作战能力。不过,中国已意识到这个弱项,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弥补。”在回答问题时,该专家还以反水雷措施为例称,扫雷是一种十分危险、费力又非常消耗资本的工作。它需要很多训练,才能维持高水平扫雷技术。美国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办法让中国为提升这类领域的能力进行投资。吉原恒淑说,该策略的另一个作用是迫使中国转移资源配置,在修补自身弱项的过程中减少对进攻性武器的投入。中国在反水雷和反潜艇作战方面多花钱,在进攻性导弹方面就会少花钱。
8 R) {. x& t( s) k7 J& T) ^8 Z; b8 C0 n5 ^, S8 j) p# d
# ]) e6 q% k: l v( }! r 一位匿名中国军事专家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报道是美国专家一贯过度渲染中国军事力量的延续,为发展美国海军军事实力寻找借口。一般来说非对称作战是弱势一方为打败强势一方,针对对方某方面弱点进行军事发展。美专家试图把美军装扮成弱势一方,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8 S3 f( d- b- P$ O
& s. l7 o+ r5 t0 x3 Q+ i0 T: O( X1 ^" q
这位专家认为,该报道本身也充满矛盾,首先它认为中国海军舰艇的服役数量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并认为将超过美国。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渲染。这些年中国海军像“下饺子”一样造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之前的短板。看看中国海军此前的家底就可以知道了,“5艘舰、284条汉子就是当年南海舰队的家底”。再看看美军,光以美国现役建造数量最多的驱逐舰“伯克”级为例,从第一艘舰上世纪90年代初服役到目前,美军已经建造并服役了几十艘该型驱逐舰,虽然都叫“伯克”级,但其中一代又一代的改型一直在进行,而该级军舰仍在美国造船厂中加紧建造。中国现役的驱逐舰,把新的旧的都算上,即便中国各大造船厂加班加点,想要超过美国海军仍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 r$ `% T% j# {3 h, v/ ?, e4 `; s/ y% I% a!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