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又刊登大陆学者的客座文章,指出北京可能欲在2020年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s2 T* O% a0 X. T( G
2 k7 C% Q0 J2 X R6 y
9 i1 K. y3 m* I. r* _$ x' m* p$ t Z U' X- ^- W! C6 _. {
: p2 Q* |, f- t# N; X, z
1月3日出版的英文《南华早报》上刊登了中国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政治评论人邓聿文撰写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计划在2020年武力统一台湾。作者认为,如果说所谓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在过去只是一个模糊设想的话,现在则正显示出清晰的轮廓。2 D( y6 g- A ?! s9 r# r
& b( a1 G: {! U7 }! Y0 V文章说,习近平在中共19大上描绘的"新时代"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祖国统一"。按习的计划,到2050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就是说最迟到那时要将台湾置于控制之下。因为只要台湾尚未统一,"复兴"就无从谈起。; C2 I6 E! Q& j) u+ p0 U
- m0 X4 [ Y# ~
作者认为促使北京做出武统台湾计划的,是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北京担心台湾独立力量的发展。文章分析说,多年来打经济牌并没有赢得台湾人的心,现在两岸关系反而恶化;而随着代际更迭,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只会越来越淡薄;即便国民党再度当政,也无力领导台湾走两岸统一的道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呼吁对台动武。因此虽然北京表面上继续呼喊和平统一的口号,但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这一理念。9 d1 L1 m$ [* ^" W: Z
( o, y$ k6 j) B4 D" e& G而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这一年是中国计划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期限,而且2021年还是中共建党百年。如果在此之前能让台湾回归中国的版图,对习近平来说无疑将是历史性的成就。
# k- \3 {6 O0 Y. R! d+ B3 D& N; {$ A) g
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新近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不仅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战略对手",而且承诺维护与台湾的紧密关系。而这也将加速中国武力收复台湾的计划,因为它可能促使北京决心尽早解决台湾问题。. V- C! |* t, i8 g" ]
1 x0 g* ]$ |0 ~
2 i$ v3 j- s; |2 t! a
中国是否对台动武,也取决于美国和台湾领导人的政策动向) _* D% s6 i5 D8 [/ J
2 ^( e# P( [& `1 |0 E8 _# I
9 a. W1 e7 |; k9 q( x# }2 ^
" ?) ^0 J% G4 O$ t
中国民航开新航线 台湾忧空防安全* p2 ^3 R# L1 C& B' G* l
2 r. @' Y. d% n- T( ^
本周四,中国民航局宣布,将开始启用M503航线北上运行及相关衔接航线。航线离台湾海峡中线仅有4.2海里(约7.8公里),因此台湾民航局认为此举恐危及台湾的飞航与空防安全。陆委会主委张小月表示,中方未经两岸沟通即启用,隐藏政治与军事企图、未顾飞安,台方已表达不满与抗议。# e; ]6 O) `) c3 [$ |6 S+ x
8 @- x# H; z& t+ B) \1 }7 ~
P% ?# d+ a5 |- f2 u) F: O1 V
+ S$ q8 c8 d7 L9 @
近期,中国以台湾为目标的一系列军事演练、机舰绕岛飞行、巡航已经被媒体称为"新常态",引起台湾舆论的强烈不安。 g: Q- c; R1 ^
8 a# y! ?3 j& U- s4 S8 y' _
2017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法案,允许美国海军舰只停靠台湾港口。据报道,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表示,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邓聿文发表在《南华早报》的文章认为,虽然北京为此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相信应以武力收复台湾。而在中国的民众中,亦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一主张。- b- o& B( t2 I
3 Q& }7 k2 h! T. v% d3 P' ^8 M+ A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元旦发表的社评 "2018年,中国公众期待什么" 中提到台海局势时说,"台湾当局推动隐性台独已经走到临界点"。文章说,蔡英文当局如果在公投、台美军事交流等问题上"踩红线,大陆民众将很愿意看到解放军采取行动惩罚台独"。为不断升级对台军事压力,"解放军战机和战舰越过海峡中线、战机飞越台湾岛、军舰停靠台湾港口等都可能成为选项"。5 e, K4 @$ T9 t* L% t; W& \
$ b4 N8 U6 X6 R
在2017年结束之际,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年终记者会上谈到两岸关系时表示,相信今天中国大陆的领导当局"应当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任何对台动武的可能性,应该都不在他现在的决策思考里面"。; ^1 M& ~! o0 Q6 C+ h. q6 K
3 \1 @% Q8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