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2月6日刊登《对拉美而言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吗?》一文,作者阿尔弗雷多·托罗·阿迪在文章中称,拉美与中国的贸易在2003年至2013年间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双边贸易额在2013年达到2890亿美元。而且,在不到14年的时间里,双方贸易增长了35倍,从中受益最多的是以自然资源出口为主的南美国家。然而,从2013年开始中国将重点转向服务和内需,使得中拉贸易受到影响,导致拉美原材料价格下降。6 n0 Q! \( g, s+ |7 m
- u8 D- K: a6 O" K4 P; R) B 不过在与中国贸易减少的同时,拉美与印度的贸易却在持续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大有追赶当年中拉贸易增速的趋势。根据美洲开发银行统计,印拉贸易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 E7 i$ Y/ G. w( m, `0 |* w
1 i# {; ]" D6 L: P$ O- @7 e+ g 文章称,截至目前,印度和拉美的贸易模式是中拉贸易模式的复制,印度从拉美购买自然资源,向拉美出售制造品。2003年至2013年间,拉美对印度的出口额增长3倍,而同期拉美从印度的进口额增长了5倍。3 g6 l; e( @# C1 ?0 ^3 {( q3 T
' H R8 i1 k# v+ z$ C2 T4 I( j4 b. G' r& R) U( g
此外,在此期间印拉贸易增长速度接近同期中拉贸易增速,但是起点要低很多。拉美与印度的贸易额在2000年至2014年增长了22倍,但是2013年的双边贸易额仅为43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相当于同期中拉贸易额的15%。
8 }' f% N: t& K: t% s+ C5 Q- D# v* }* d' e: N
不过与中拉贸易相比,在贸易平衡方面,印拉贸易中保持顺差的一方却是拉美。2014年印度对拉美的进口额为290亿美元,出口额为175.3亿美元。而同年中国对拉美的进口额为953亿美元,出口额为1903.8亿美元。
; c% c! T, x; l. F9 P9 w c6 m0 f# ^1 [" e/ \ j4 P0 `# v7 c
文章称,显然印拉贸易使拉美尤其是南美自然资源出口国大大受益。不过印拉贸易是否真的像美洲开发银行所预言的那样蕴藏巨大潜力仍有待证明。
( {* E/ f4 C. p: _( |* p/ J, s
' }' z7 h: @8 _0 Z8 C) k: ^" o 照理说像印度这样拥有13亿人口、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的国家应该可以重复中国的例子。但是上述数字只反映了部分事实,另一部分事实是印度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亚洲经济体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化这个传统发展战略。7 r( ]9 [1 k9 Z" R
e$ ^7 @6 D. g2 m. q: C6 w1 r
6 @# f7 T* J( d! e/ }* @) w
文章认为,如果要出现大大利于拉美贸易发展前景的形势,唯有印度计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事实上印度正在建议追赶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这意味着要将9%的GDP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M% g1 ^0 u5 t; \4 D, r4 e3 @" S7 ^6 _( n6 j/ n
; k1 n# l( U; x, U C. o- |: t3 l/ Q6 c
报道称,印度承认本国经济的软肋在于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2012年的一次断电使该国20个邦6亿人口受到影响便是证明,因此印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发展。如果这一发展最终成真的话,那么印拉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或许能达到中拉贸易的水平
5 z6 H% U+ L- e6 V3 ]
! R# j* r! }6 U/ p* i' J(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