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就最近中大闹出的港独风波,专门就香港的本地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之间的相处发表专题报道,结果显示两地学生沟通日少,鸿沟日大。
6 C: s; m9 E2 i1 ^, a( d' [" l! f' h6 N$ D# s
例子之一,在中文大学的学生会民主墙上,有大陆生撕走港独海报,改贴一张张“中国才是你爸爸”标语;中大学生会前会长周竖峰一句又一句“支那人”骂大陆学生,令事件仿佛升温成中港矛盾。
. n: l, G, v7 W8 O" Y/ N; w5 N7 w$ O9 r- @6 z
报道引述另一位中大学生会前会长王澄烽说,他试图跟大陆学生进行沟通,王说,印象中是中大有史以来首次有这么多大陆学生生,有系统地聚在一起贴民主墙。当日早在现场的他说,尝试过用观察者身分,接触大陆与香港同学,盼了解他们到场的原因,惟大都拒绝沟通。
8 h- J# w! ~1 I2 j; ^# p6 }" Y6 N" [, k& A* T J
当日有大陆生试图在港独海报上面再盖上海报,有学生会成员上前阻止,双方用各执一词,王澄烽说大陆生众多,人数已是一种政治角力,形容当下场面混乱,“完全失控,根本无可能讨论”。王事后曾与大陆生朋友商讨,双方纵然对港独有不同看法,但非对立,内地生亦同意争取民主自由。) x: q( m! E+ H! ?+ V5 U3 t$ \
. \3 ?3 z( K0 t8 ~: E
王认为,这些争拗“无谓”,重申事件焦点根本不在中港矛盾,而是认为校方“自我审查”和“主动表忠”。
( R* D d' d$ ?! G9 f( r: m2 G% R- m0 Z) m. |& A+ q& H/ P2 s( g
报道又引述有些大陆生和学生会的“老人”均认同,事件焦点不应是中港学生的矛盾和对立,形容事件反映近年本土思潮下,校园内的内地与本地生鸿沟愈来愈大,双方均有人过度情绪化,大家缺乏理性沟通。9 q9 h6 R n* s2 V7 \0 y) L
0 A* P- |8 ]9 ?3 u8 V( @! a3 t缺乏理性沟通的原因之一,根据报道,就是很多与本地生吵架的大陆生,不了解香港状况,例如他们连香港之前发生雨伞运动也不知道,只是从小到大受到感染认为港独和台独都不好,连人家讨论这些议题也会感到厌恶。
. f) _+ v6 {+ w* L# ]6 J1 D+ g" D- V& F9 _& P+ p' D- _
报道引述一个化名小明的大陆生说,他们从小到大,在大陆历史书上学到的是“统一就是好……统一就有利……”,很多人由情感上反对港独、台独等论述,再加上有“表情包”协助,他们根本不需要反思为何不可以港独、为何不可行,只是随意的下载几张表情图片,贴上民主墙,而不少贴海报的同学,其实都是刚来香港的新生,不认识香港的历史,亦不知道雨伞运动。; e) @9 e) a: l H8 J
; [: F9 }9 A+ L, X* Q2014年雨伞运动失败后,港独之说涌现,小明早在伞运前来港读书,见证香港一路走来,深明香港青年多番追求民主自由,惟当权者不听他们声音,令不少青年人转投其他方法,包括提倡独立之说,争取民主自由。纵然小明不同意港独之说,但他认为的确可以讨论,大陆人更应了解为何会本港青年有此想法。
! ^1 A, b- D; o. ^" |/ p9 Y |4 u u
报道引述小明说,不少内地官媒、内地网民渗入了今次讨论,单靠立场、口号来批判一人,他有朋友在网上撰文逐点分析事件,却被内地网民批斗他支持港独,最终被迫出道歉声明,惟朋友的原文根本就没提过要支持港独。有团体成员来中大支援内地生,小明相信或有人背后非只是“支援”。; t7 L: ?0 m# _! m
: ^& G( p& b- |- U* X Q5 M* L y! F小明最后略有感触地说,以往大陆生少发声,小明印象中今次亦是首次有如此多人一起参与校园事件,纵使他不同意行动,但暗暗地为事高兴,“他们贴民主墙,是很重要的一步,是体现民主精神的一种行为”,大陆生批评的同时,其实在享受香港的言论自由,盼事件能引起双方继续讨论,拉近双方距离化解矛盾。
; Z+ P+ I# \* n7 T. m
4 H1 `& a$ S.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