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储提供的数据,印度2017年6月的通胀创18年来新低
5 J2 ~0 P1 A4 V
9 q- O* d( ]* Y- x' K 印度离通缩可能不远了!. t; Y' Y& ^$ O1 I# P
8 ?. _+ W7 ?6 @, D" F 作为最具活力,最年轻的经济体之一,按照常理来说,印度担忧的应该是通货膨胀。观察印度央行给自己制定的CPI目标——4%,也足以说明这一点。0 A" p1 ~- X' J3 k$ H, B; L% c+ ~
- X0 t/ D+ d7 X' u! j* J
当印度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一样,CPI进入1时代,这似乎暗示着,印度相比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更有可能进入通缩时代。
- ~ n3 [3 ~9 c; ^4 T7 W# K5 J, J7 h, U, `
日本此前一直被国际舆论认为是长期处于通缩状态。可是,如果我们按照央行通胀目标-实际通胀率,来衡量通缩程度的话,会发现,日本通缩的程度可能比印度还要好一些。, o2 o/ }- L5 w9 ~+ G `3 g8 h: B
( n r D, b0 N' |9 Z 根据最新的数据,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在0.4%,而其中长期目标是2%,也就是说偏差值为1.6%;印度方面,其最新的通胀率为1.54%,其中长期目标为4%,计算得出的偏差值为2.46%。
( Y9 c- o5 f/ v0 d9 t o. t* c7 n7 E; ?* w" W# [
只以CPI数据来说明印度疑似进入通缩,似乎还不够说服力,但如果通缩阶段所有的经济特征都出现,那么说服力想必就足够了。" i% B( a1 C0 j$ Y3 d4 R
! [& f0 z9 {% @* i4 j
通货紧缩之下,常常会出现,实际利率不断攀升,市场钱贵物贱,企业融资成本高企(抑制投资,投资规模下降),不良贷款攀升,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提高。5 {' K0 ~- t5 y* Y$ E! Z4 W
& v( o: Y2 B6 V 那么印度有没有上面这些特征呢?下面暴哥给大家还原一下印度的经济面貌,来验证一下,有没有通缩的征兆!5 N- ^7 X; h1 l ?
. T5 }% E* ?' }! i9 C: \7 V
1、实际利率攀升# N3 {# u; A- ^' z& a/ g4 D
+ k p# e. \, k' n K1 I
进入通货紧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指标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3 k+ k- y# N" m- ]
7 ^$ h! q3 v2 r8 R
对印度而言,在6月份的通胀数据出炉以后,其实际利率已经成为全亚洲最高的国家。2 x8 O1 K; }* j0 V2 D7 b( Z( x3 r
9 M, D y$ p0 @4 _5 e1 p2 k8 Q 目前印度的名义利率为6.25%,通胀为1.54%,两者相减得出的实际利率为4.71%;
7 l" \# v9 J4 ]" Y. Z
3 T0 ^9 d, D( Z1 [& p3 w0 C 作为对比:欧元区通胀为1.3%,利率为0 ,实际利率为负;中国利率为4.35%,通胀为1.5%,实际利率3%;美国利率为1.25%,通胀为1.9%,实际利率为负;" G7 L+ h: F+ n9 m
) S5 q6 }2 x1 G. w4 ]& @# ~4 `8 \ a, w
. [7 V2 @1 q# D0 D0 d, W D9 |! y4 A* }% E: Z" M M) D% T- a7 b7 K
* m; f; u4 s+ Y 印度实际利率亚洲第一,图片来源彭博社。" d I' v0 y5 U9 M; |- J; E
3 }6 H* T1 C' w6 K& d8 Q' w 2、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 `: F& w& C: v$ S% n
$ _: d3 ]/ i$ G 这面这张图足以说明一切了!
$ g$ S) K2 E# ?. R0 O) o, l2 }+ u7 c+ J- Y# V) }
% b4 w3 k' l( p/ g
5 {+ o. ~7 I8 c- m" g, e5 a! {0 ?8 W" r" }4 ?
3、投资断崖式下跌!6 b# m: G; V0 v8 d
1 m' [5 p; v0 H0 V
根据彭博的统计,印度固定投资总量,按年增长率持续下滑,到2017年第一季度,已经成负增长了,彭博甚至用了“断崖式下跌”一次来形容!+ L6 L/ D* }2 r8 j. \. N
$ g" \" d) O4 @! \! A/ C6 k
! J- {4 i/ _) n( H4 N5 ]
+ v, q7 W/ j W+ s) A, ~% q. ~- c: Q6 M* T
% y. z6 Q" l; E4 i0 T7 W 4、不良贷款攀升
5 X/ n2 e9 P6 X4 n
' x6 f+ a; E+ U7 P- `% h9 b) x 印度84万亿鼓励全民买房的行为,很可能让印度的不良贷款问题更加严峻!0 c# k( E2 ]' `# \; O, F" ?( R
' O) b4 p$ v( U# c7 @# u
据穆迪分析,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的不良贷款已经上升到贷款总额的17%,这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
0 g8 J+ U4 }8 \+ e- q+ x: \" S% b
' |- Z' Z! |# }/ N 据IHS Markit的数据,电力、钢铁、纺织和工程建筑四大行业一种占银行系统坏账比重的80%。而在这些坏账中,有70%以上的坏账是由印度国有银行所持有!$ t+ U7 Y& r! W" _ ?8 O
) v; B L9 e) I
根据印度信贷信息局的数据,过去3年,印度各银行信贷投诉的数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态势:3年翻了将近3倍!4 ]1 w+ B( Q5 H+ W0 I1 p
' A$ S+ m8 i) M% k3 ]! l
/ n {1 I/ R4 d+ p$ ?' G9 e+ G m3 L& T: R$ @0 ~+ j' k
0 Z7 e1 R: G" u# M! s0 X5 a- A7 c# I: B5 N* g0 s' n0 l
另根据印度央行的数据,印度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率已经从3年前的3%左右迅速攀升到9%。
- z4 p) i) {- P, Q
. P2 S6 ]7 }9 w2 n N2 b1 G8 e- G. c/ J2 Z% j9 O
/ r7 ~3 G9 ^2 }( Q
; s8 [% ~ S9 h* l6 F
: K$ c( U+ ?/ `: x9 `! D 作为对比,暴哥给出中国的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 U9 X8 g* X1 `; r% z# W
1 _3 U8 m: X) w! |( B 据银监会,截至2017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 h C/ ]% j* e6 t; z/ [- K
9 o2 b3 J: d& {! _
就业层面,据scoll的统计,今年印度的就业增长速度预计达到5%到7%,远低于2016年的12%到15%。/ d! J) y9 d3 X
: |3 U8 ]( x( X$ K2 r
如果上面这些实际数据还不能说明印度目前正处在通缩的路上,那暴哥真的就无话可说了。8 E( e( I X: y4 E' P! T0 {
' e* V6 r2 f- \ N, N/ z
莫迪,天使还是魔鬼?
- S: Y) @0 ]" G0 ]2 }7 X4 H) [9 r: Y0 N7 K) V3 s3 P
下面的问题自然而然的来了,印度怎么就走上通缩的道路了呢?0 h2 ]3 e* q- Y1 y4 l
1 e6 q0 O% u% @ C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印度经济目前的窘境,可能要归结于莫迪的改革措施。
6 Z8 k2 J9 W7 t8 d/ F) R, `7 B, K# S" L
印度在账面上的经济潜力确实不俗,但能不能把账面上的潜力化为现实,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 U5 |9 ^( y: I1 D$ }0 Z1 e% b+ Z( `8 M! J$ b' C5 M6 w
为了让印度力量真正展示出来,必须得有破除一切桎梏的勇气、能力和信心!老天赐予印度的改革派总理莫迪或许正是开启印度崛起的一把钥匙。
5 i( E4 z# k& x* k" W/ G/ V+ i( [
1 a2 [& l7 K! K. X 然而,改革就算不流血,也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2 \# C) |) H4 B0 K& k0 \! R# ^% {+ Y5 R4 X
废钞令过于激进:
' D# M6 J$ G5 ? z( ]
5 V1 `% J- h- l$ L 为了打击避税行为,增加银行体系的现金储备和放债能力,解决长期困扰印度的影子经济问题,同时跟上全球货币数字化的进程,莫迪雷厉风行的宣布废钞令,废除大额现钞。
1 @) Z( G( e" D& G2 g
$ S& W2 D7 G# s0 r4 g6 G 应该说莫迪执行废钞令的初衷是好的,长远效果也可能能够到达。但是他忽视了印度经济对于大额现钞的依赖性,而这也直接导致印度市面上资金流动性不足,引发通缩。0 d5 D& a" C3 s( H* f, h5 j
2 T. A9 n/ P: c- E; B* u5 S
此外,由于废钞令过于突然,没有给民众一个缓和和适应的时间,这让印度民众十分恐慌。大家知道,很多时候,经济层面或者社会层面的事端演变,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都是由于恐慌造成的,恐慌的力量无穷的。0 S: M: L% V% s( _" h
% I/ ~. M; X' F+ E/ u1 f5 b2 B
印度经济表现出的疲软也很有可能才很大程度上是恐慌的结果!
; H5 [* E7 h- E, Y, u, x+ t. G7 a3 E) u' ~. t
税改政策值得商榷:
9 r, W1 p4 m$ q0 ]0 s
6 `! y! i4 P% ]3 @/ [; {; g 涉及到税改的议题,放在哪个国家都会有争议。不过印度的争议似乎非常大,因为印度在7月1日执行的税收政策中,包含大量的一般消费品,而这些消费品不是降税,而是增税。8 @( Q% u3 t, ]4 R
. r. {- k1 g4 y) Y* S { 这些消费品有:移动电子设备、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奢侈品、巧克力、苏打水等等,除了消费品质外,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变得更加昂贵了,比如,用ATM提款的手续费也因此提高。
0 M5 m) G& L6 h$ ]) s6 k' m) ?* L+ R7 z2 `7 N+ D# q
可以看到,上述产品和服务都是一般老百姓常用的,这些税费的提高直接回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 e( ^/ _) g* |" ?& d% V' a, P& z9 z, l; o
而在企业端,为了应对消费的提高,企业很可能不得不转移成本个消费者,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1 [# k# N P! [# G( y3 W# @
5 ~4 X& \4 t2 Z5 e- w" f: B' w
消费者热情消退,对于企业的业绩也构成威胁:" i+ Q7 H# x- s3 u o
5 D9 E8 G& `' Y6 ?# B9 W4 ~ 据花旗银行的估算,新的税收政策推出之后,近130家公司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将在三季度下滑12%。
1 D. | E. H% z; W+ j
2 u4 c- Y, n, Y' I4 }% J 印度上调税费税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更加完善的税费体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弥补亏空,最终让印度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等建设,刺激印度经济增长。
8 X5 e) M5 Q w& X
4 h7 G# K3 z- Y1 t! W0 ^& ? 还是那句话,莫迪的初衷是好的,可结果如何就很难说了。消费税造成的企业利润降低,消费者热情减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可能最终把政府提高收入的夙愿抹平。
$ Q% ^# J, V- D. b8 s. A. p8 J' i" ^5 U
债务豁免:* F a/ ]2 `7 B4 e% r0 f
5 ~' d2 l g( ~0 G 除了上面说的两个比较重要的政策,最近还有一件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就是莫迪执意要豁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民债务。豁免债务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实践莫迪竞选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刺激农民的消费。
/ G* C a# ^/ [; p2 d5 b, _; G {' P
" ?* o ?% m: O% x 但是莫迪或许忘了印度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豁免债务的问题无疑会让这个问题越滚越大,而国外投资者看到莫迪的这种举措,还敢把钱借给印度发展吗?这种信心上,莫迪可能考虑的欠妥了。( z) o$ G+ b4 Y3 u9 d9 L0 f
2 A d3 r: M% E* d n$ w 没有办法的办法6 k5 f& |. o& K( D1 Y
9 ]0 y0 h3 j6 t% H) s2 M$ \
不过话又说回来,指出问题总是很容易,解决问题才是困难的。印度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必须得有一个强权人物,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推动改革,而改革的实施方式可能也必须得是雷霆万钧式的,以防庞大的既得利益者们勾结起来,让改革付之一炬。
; b1 D5 P. _+ u6 m- [/ l" X
) `" q( I! D/ R- H8 Z* R 所以,尽管印度目前问题严峻,但莫迪必须硬着头皮走下去,不然,印度的改革很可能会出现倒退,进而又回到那个我们熟悉的肉劲十足的印度!! q6 ]. J {5 d
$ P1 _# V5 x0 Z% U7 S* Y$ ~9 b5 t. V
最后,看待印度我们还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吹捧印度,也不要太过贬低印度),印度崛起对于印度,对于中国其实都有好处,因为印度毕竟有用庞大的消费人群,而中国的各种产品,从高铁、汽车到手机、电脑都可以卖到印度,帮助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1 g' ~) y5 \: z2 x8 O3 R3 H5 E
* Y0 U. F( G7 c$ c Y 至于说印度能不能超越中国,现在来看可能是遥遥无期的,尤其,在印度改革落地生根之前,谈超越真的太早了。- y) Q0 B/ h/ I* f
" F8 E7 u8 T: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