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导弹拦截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A; I$ q* _1 \; g2 Y4 X' x
; }" L" `5 t) P/ M 此次实验过程为美军从夸贾林礁靶场首次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靶弹,再通过“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Command and Control, 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s —C2BMC)反导系统协调所有的反导探测、跟踪和拦截单位对其进行拦截。这些单位包括部署在威克岛上的AN/TPY-2陆基雷达、海上机动的海基X波段反导雷达(Sea-based X-band Radar—SBX)和部署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陆基拦截弹(Ground Based Interceptor—GBI)。, C% d. `* O4 R5 G" j
6 ]4 r" b B) z# M' `
) G1 l; z) W; H% ~5 y2 S, C7 _ A/TPY-2雷达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萨德”高空末端反导系统所使用的雷达系统,探测能力可达1500公里。而SBX则是布置在海上钻井平台的巨型机动雷达,美军“陆基中段反导”(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 —GMD)系统的一部分,雷达探测距离预计可达2000公里。GBI则是搭载最新型CE-II Block I EKV拦截器的重型动能拦截弹,弹头具备3个红外光学通道进行3重成像,可有效识别诱饵和弹头。GBI的助推火箭则采用商业火箭技术以降低成本。每枚GBI拦截弹的成本超过8000万美元。- a+ l8 E# D4 F2 I; \
8 Z x" K' A) E$ Y: L
3 V; v- E- [ @, e! F
3 g7 V# e/ W7 r- L/ i4 x
( b K4 S8 n& J% I" Z- a 美国导弹防御局(Missile Defense Agency—MDA)在2018财年申请了申请了8.18亿美元以继续发展GBI,其中4.66亿用于继续改进EKV,并将于2018年进行新一轮的拦截测试。% j% a" c' d: \* \
! I4 I& a6 T0 L: ` 夸贾林环礁和范登堡之间距离约7800公里,威克岛上的AN/TPY-2雷达距离靶弹飞行路径约1000公里,海基的SBX雷达距离不详,估计有2000公里左右。从靶弹飞行距离上看来,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洲际导弹拦截试验,试验验证了美军GMD陆基反导系统对来袭洲际导弹的防御能力是有效的。证明美军先部署再试验的导弹防御体系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骗钱工程”
0 B/ L# ^, K0 S- g( l( Y
+ U. N( p* p$ v% a* D. @8 S V' Z: A- ^8 ]4 I" I
但是,此次试验能否说明美国的反导系统就是无懈可击的一把“完美保护伞”呢?
% A5 N: u1 C# w! ]+ D2 e: r7 \5 n: w) Z1 J- S" J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是早期预警的AN/TPY-2雷达距离发射场过近,1000公里的直线距离可以在导弹爬升至7万米高空的时候就将其捕获,从而给C2BMC系统相当长的反应时间来协调指挥。SBX雷达探测能力极为强悍,但是其跟踪并解算目标参数时的视野只有50°*50°,应对大范围多目标时能力不足。如果导弹从远离探测雷达数千公里的内陆发射,对探测系统将提出更严峻的挑战。9 s% a% L5 P; w* E3 x. F8 _
; {$ h# I8 T! e1 o- V 即使不考虑雷达和系统处理的性能,美军现役部署的GBI导弹数量也仅36枚,今年将增加到44枚。如此稀少的数量在应对少数“门槛国家”发起的洲际导弹“骚扰”攻击绰绰有余,但是应对大国之间的哪怕试探性攻击都将显得捉襟见肘。
' N, ^, z! j$ b
% J: _! \" a0 E. C# J; b) p! W' J
$ B3 G- v! T( W+ P! e
6 X" w7 k% z8 j/ x 另外一个问题,美军此次拦截试验是针对朝鲜的吗?* o6 ^, N( C. o
; O! f9 o! U6 P- A8 P: I0 ^2 f' v 国外有报道指出,美军此次试验是针对即将突破洲际导弹技术的朝鲜进行的。然而仔细分析美军为此次试验的准备情况就可以看出,此次拦截试验在3年前就已展开技术准备,并花费了2.44亿美元。而3年前的朝鲜还没有进入频繁的导弹试射时期。因此此次试验只是美军反导系统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为的是检验新型拦截弹头的有效性和C2BMC系统的可靠性。至于朝鲜的威胁,现阶段的“萨德”系统和海基的“宙斯盾”系统就足以应付。# u9 |+ G' y& [
! U, ^9 u/ ?7 _1 h# d# Z$ n
& s/ L. d/ }, D( O 对于中国而言,美军的反导系统是我们提取经验和教训的样板。美国的先行摸索过程展现了目前反导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动能拦截弹是现阶段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也是效费比较低的拦截方式,需要全球探测卫星和前置探测雷达的支持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大国之战几乎不会爆发也就不可能会用到反导系统,但是面对其他区域强国的试探和叫板则是行之有效的威慑系统。
- B' j, L" u) Q( X6 c6 Q$ g" W& b
' d3 F0 Z- M# g" N9 U# A% x 中国目前已拥有中近程导弹拦截技术并形成实战部署,但面对中远程导弹威胁的应对仍处于技术成熟期,面对周边威胁基本够用,但要保持技术压制和绝对安全,尚有很长的路。
1 w3 [) R8 C! a& Y7 v' ?4 p2 w _
* `9 p( N) k" O5 N
# V) i; o; ?6 \* ^%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