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到底哪个城市最好,哪个城市应该排在末尾好像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9 ]7 [' S9 |* R; m0 A/ D9 l
( i# ]( j0 M1 I3 g1 K对于评判一定有很多种维度的,从经济产值,从社会影响力,从城市群构成等等,但是我觉得,任何维度的评判,最后都不如人口流动这个维度来的更加客观。2 p* B0 d# P2 P* L+ }
# `0 I* f( h5 g$ Y/ |4 N
人是这个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他们会为自己选择最好的生活状态,可能自己当初选择的时候都写不出理由,但是这些个体汇聚成一个大数据之后可能会说明一些问题。: a& O# N! a2 l+ o; M
* N5 q( r: R/ `+ U5 g
这个数据国家统计局不一定有,但是大数据互联网公司会有。. R8 v; U8 z) _% j/ k
( F# t" z" B q' g8 L/ |+ b我们先来看下结论:
, I2 ^& [# K( A7 V' m" L! Y# `7 p: a8 l
0 k* w2 z' C0 w$ z% |' `这是百度检测到今年第一季度所有城市人口流动情况,我们发现,一线城市里,深圳人口吸纳能力是最强的,然后是北京、广州和上海。
+ ~5 [$ A' O* ^! Y D# R5 i+ | O7 r9 Z- S, O" _+ ?
这个数字去年最高的是北京,现在2017年第一个季度变成了深圳,这是一个改变,也代表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态度,后面广州和上海的顺序没变,上海排在最末端,这个各位猜到了么?
: ?0 ^6 H; ?5 m6 g
# J6 x( E: E7 ?5 _但这个就是事实了么,我们来看另外一个维度的数据:
0 T! W1 m; h+ y1 r' h+ B4 Z" \1 i0 t+ E' a; s3 L
% a0 R {* [% _! x: r ^+ t0 K
我们发现,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的人口吸纳能力反而是最强的,超过还有两个一线城市的珠三角,这一点是挺出乎我的意料。% {1 \; ?4 L$ t
! H! z9 L; K0 R; V# Z
可能反应了一个问题,对于上海来说,虽然单个城市的吸纳能力不是最强,但是他带动了周边城市的集体发展,成了为一个真正的城市群。! P1 Z* d- b* m, Q3 B! o/ _1 a3 ]6 O
! h; {1 U% {( y2 b
我们再来看具体的比例:/ H4 i( J4 s! H5 T. Y: @& _
0 x# w- F5 X2 ^' ?9 |8 g% [
城市群里不同城市的流入人口占比,我们发现,上三角城市群里,这个灰色的比例是最大的,换句话来说,长三角是唯一一个城市群里没有绝对寡头垄断的地带。
# G. k' Z( w. y* x8 I r2 E" y# {% `! D
而对于珠三角,毫无疑问被深圳广州+东莞垄断,而京津翼则更加明显,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北京和他的邻居们。
9 t% a9 ]; u% ^! t/ q6 m; p. D& r. D1 a( S# Q
所以毫无疑问,在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上,长三角毫无疑问是相对比较健康和稳健的。
( {! H3 w* C; Y1 g- B: V
; x0 ]6 ^! N& h5 U; O' S那么对于珠三角来说,有一张图或者可能说明一些问题:
* y; G) p; ^( @% }1 ^) F. a" L( B, b, b6 `/ w' p/ o7 o
这是春节前夕,人口流动的地方,颜色越深代表春节前人口流入的越多。
' x* }* p0 d' ~$ W. }9 K c5 v9 M" X4 z, |: S$ L7 Q5 c
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说,颜色越深,代表日常人口流出的越多。3 h# [ b2 j- y2 R* Q
U/ i; ^4 Y: | }
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惊讶的现象,珠三角,广州、深圳甚至东莞城市的周边,颜色深的发红,所以换一句话来说,广州和深圳的新鲜劳动力,极度依赖周边城市的供应,很大程度上这两个城市的发展,从劳动力的角度来说需要周边城市的输血。
$ S- v: N. c( D/ T
/ t+ Z4 p( E$ T& m但是同样也代表,这两个城市的开放程度最大,愿意包容接受外来人口。) l8 s# X5 r: F2 p! s* Q3 D; `
; {5 \9 \; W& P/ J6 ~5 Q这个可能是深圳和广州的魅力所在。$ h+ H, Y4 j1 l' A* }5 A. i
- A) W; d6 b8 g+ ~7 A- L
那么对于北京而言,可能有一个数字可以代表他的定位:
. D: y) o0 s2 F# M# d& r, Q# r, J2 X9 J9 v
这张是北上广深春节前夕人口流出者的目的地。* W+ i! Z6 o9 z: O; {5 F: E& a4 e
9 t1 D! {+ k8 X也和前一张图的观点非常类似,珠三角的人回家都是在广州深圳的周边,上海的人回去也集中在长三角。
% s* ~: p: Q- D5 X' R( q
0 b- p" g# E' R g但是我们看到红色,北京的人口流出前往的地方,幅度最大,横跨区域最广。& e* R% ^+ F, l* v2 i1 G/ r3 X
- k4 G- M+ }& _, o) P所以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中心,那么这个中心是北京,这个不是来自数据支撑,而是人们心中的认同感,只有北京可以吸引到全国的人前往。! ~# K, k) |/ W
8 ^* W& H, B) n5 T5 ~8 ?- u6 l9 l所以一定要给一线城市做一个胜负的话,我大概是这么几个观点:
0 @$ d F2 P8 x4 n. U
' y# B, U$ |( ?: B$ Z深圳目前的整体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所以某种程度上吸纳了最多的外来人口导入,我记得2016年的第一名还是北京,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就变成了深圳,你可以归结为楼市调控的因素,但是我更倾向于整个城市文化。
3 ^- N. e1 v r2 R3 v+ s3 Y) t% u+ V3 H* F6 G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深圳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人口的波动在未来会越来越频繁,这也并不全是好事,说的通俗一点,一旦深圳的经济发生点问题,人口的溃散可能是瞬间发生的。% W4 \. v5 l9 R7 C' y0 Z- w( j
7 v* n" P- G& B对于北京来说,还是全中国关注的焦点,但是我们也确实发现,京津翼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写到这里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雄安新区这个概念,但是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谨慎,毕竟有个更好基础的天津也况且如此,雄安新区一定是任重道远的事情。3 R$ @9 J) M& V
4 f# g4 |/ r& C3 e- s
而对于上海,应该是发展最均衡的城市,而且从经济带动上来看,也确实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所以这里我们也更加可以理解,为什么上海一限购周边城市就特别容易涨价,因为房价本来就连接着经济,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紧密联系着的。4 X- l8 T5 `8 W" Q. r. C, E
- l& [( H+ ~0 Z
另外,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关于一线城市里的人口流出数据: J5 u4 I2 |1 J @) ~* C3 Z
: B8 C( j5 b. \' T$ r! M* V我们发现,愿意离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他们都会去往一个城市:重庆。
6 n M; P% m# Y
( Z' F2 i8 @- d) i' _2 ?" C, ~可能某种程度上来说,重庆也在吸引着全国优秀的精英前往,所以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毕竟他们有3000万的人口基础,或许转型就在这一两年。4 U; N1 r% G) c2 d* h5 i
, M5 D( _$ H0 i以上是一些大数据给我们呈现的一些观点,对于一线城市其实没有什么胜负,给到自己一个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最正确的选择。7 g" _3 l( h! j' S* D, t, }
" P+ w9 N: I8 l5 H+ {7 {, {
人是最聪明的一种生物,能够吸引到你,让你愿意远离家乡前往异地的,一定是各种因素权衡过的结果,而大数据的魅力把所有人的抉择都放在一个平面上来看,这就显示出不同城市的不同魅力。& @* e- i: J) o# s
* G, m# O6 I& M! E" @中华民族是一个最具备闯劲的民族,我们离开家乡,去外面找寻自己的梦想,不论地方怎么样,都尝试在这里扎根奋斗。
- `$ b1 k5 u- O
& D+ h- f3 p+ W# l& R5 p w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了。8 H7 V/ J9 t" H |
& q6 M$ I0 ]+ E' c6 E) c选择好在哪座城市发展自然也很重要,在北京广深激烈的竞争压力之外,有没有哪些城市有潜力成长为一线城市?下面的一篇文章对于新一线城市有精辟的分析。
5 |4 x6 e" z8 k7 W7 c2 C; y
2 {% {2 b6 N4 z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