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芯片进口的花费已经连续两年超过原油,过去十年,累计耗资高达1.8万亿美元。即便按照较低的汇率折算,也已经远超10万亿元人民币。- o# ^( r7 A+ V; d
- w# b& X. ]( B) }5 ~ E w$ Z
芯片产业是中国输不起的战争。中国的芯片需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四成,但近九成需要进口;这不仅让跨国公司卡住了诸多产业的咽喉,也使中国的商业机密和国防信息存在被窃取的可能。
+ x/ a; N) u# q( b5 L& a' J5 n1 u9 q9 V% F1 W) c- @* B. p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力图在芯片领域谋求突破,但至今产业的主导权和大部分行业利润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近六成的收入来自中国。
+ P. C+ O2 K' B- o1 P) v
* y' f0 X4 q% i; p 去年,曾经被给予厚望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大唐电信陷入巨额亏损,金额高达17亿。中芯国际等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市场份额开始扩大,但仍远不能与台积电等巨头抗衡。 l; n5 H" j! ~2 H$ f
% i2 }1 L+ F2 T# ?. S2 Z
据大唐电信财报,2016年总营收为72.29亿,同比下跌15.96%;亏损额高达17.75亿。大唐电信业绩在2015年就出现下滑,该年其净利润同比暴跌87.1%。截至2016年底,大唐电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22.91亿,与上年末相比大跌43.71%。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财报绘制的大唐电信总营收与净利润:
0 R" y7 P) {1 o6 o$ l5 z$ O* h+ n5 k! y% p( I* a* }& B, }
7 k5 A3 N# F# S C; F! k4 h. C# M
* t5 ]) p* F, \) ^( K! e
3 q: E" J/ T- |+ ]- G/ T- H1 f
* f2 e6 w+ Q$ L9 ^" i 大唐电信的主要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终端设计等。大唐电信称,随着部分具有互联网属性的公司进入手机市场,近年来国内手机价格急剧下降,其销售方案或者主板(PCBA)并收取设计费的业务模式受到较大冲击;2016年其移动终端芯片与解决方案销售额同比下跌26%。
# V+ w2 \- r- F, ]
5 K- Q; d! @( z b 不只是在2016年,其实大唐电信近十多年来的业绩一直较为低迷。按照财报数据测算,自1998年上市以来,其净利润总和为亏损21.53亿。
' q* X/ `+ s. h K
7 }7 c- g; t) Y! l2 P" s 事实上,如果没有巨额的政府补助,大唐电信日子可能会更加艰难。仅2011—2016年间,大唐电信收到的政府补助累计金额就高达11.47亿。
, w5 \; F7 { y+ ?$ m7 j. s
( p, ]1 K$ Y- a 大唐电信的状况只是中国芯片产业现状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在芯片产业链上,整体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 E" ?. e( z- o% c5 [- I
; ~$ ?. n9 @2 J 芯片产业链分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个主要环节,目前芯片设计巨头为高通、联发科、三星等;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为台积电、台联电等;封测排名第一的则为日月光。
' S) X. O% j$ [; W5 l# o2 a. P: q! ]3 g2 d+ j
然而,中国却是芯片消费大国。据IHS报告,因拥有庞大的电子制造及大众消费市场,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消费地区,2016年付运至中国的半导体价值约为159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价值约45.2%。6 x: C0 q7 t* n7 R; Q' N2 {
4 r4 j5 `* v6 p8 V( k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额为505.16亿美元,同比上涨7.62%。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2270.26亿美元,同期中国原油进口金额仅为1164.69亿美元,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是原油进口额的近两倍。
6 M( [# ? x; }
8 b: c4 |7 k, T- N1 A; _8 d/ k& d' `4 m 按照统计数据计算,过去10年,中国的芯片进口总额高达1.8万亿美元。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绘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与原油进口金额对比:& e% V% R( ^9 @) h
( i# M) ~% y! F# v( A X) i; [
+ Q# C1 G0 r* c+ `( d
: C0 Z: b4 ]8 c& |( l7 M! e3 J! V6 X3 W9 v5 d0 L/ T
3 y7 d, q3 {. X
芯片不仅进口额高,且依赖进口的比例非常高。" p" O7 k# i5 w" ?1 A* T
: w U3 O+ q S; `6 I9 e% V 据华泰证券研报,在中国的国内市场,约有90%的芯片来自进口。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使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 {+ ?: y% H" ]% u# G
. u' \+ ]- q6 v; n( x8 \" b 以手机芯片为例,目前,全球的主流手机厂商均与美国高通达成了合作协议,包括中国排名靠前的OPPO、华为、小米等都与其签订了3G/4G付费专利许可。
% x% J" l2 |2 [# L y( | Z0 |; z' r' A1 U6 X( w2 b
手机终端商如果使用高通手机芯片,除了要支付芯片购买费用外,还需向高通缴纳专利使用费。即使手机终端商不使用高通芯片,仍需要向高通定期报备手机出货情况,并缴纳专利费。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区收入占高通总收入的比重高达57%,该年其净利润高达57亿美元。# s+ P5 r' v. V8 L9 `" n) o" z
, ]/ _# ~- h/ b$ T G3 A
输不起的战争:中国芯片产业之路还很漫长* U& f( f$ W0 s; q3 X
9 O8 a* o, O- ^% r& q! L- h 中国早已在整个芯片产业链上谋求突破,经过多年巨额投入已经有所斩获。
8 r; i8 g& w) Y" X7 J4 M0 V) a( ^4 f K! w
比如,芯片制造领域的中芯国际。作为国内产能最大、制程最先进、产线最齐全的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国际2016年营收为29.14亿美元,同比上涨30.3%;净利润为3.76亿美元,同比大增48.6%。
5 ?+ C4 `3 y8 F, B
. d( Q+ ?: y2 l X* x) g 但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中芯国际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2016年11月底,高通公布了新一代手机芯片处理器,并宣布采用三星10nm制程生产,而中芯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量产为28nm制程的芯片。# k h( m6 w* U, i0 P
9 y6 h; Q9 e w2 T7 t 研究表明:在芯片代工领域,台积电占全球份额的比重超过50%,中芯国际则仅占有约4%的份额;2015年中芯国际总营收甚至不及台积电的一成。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财报绘制的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营收对比:
6 K2 N, H. i5 j( n. ~- F% ~% B g& G( V5 ?; a
芯片产业的落后不仅使得中国相关产业被卡脖子,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一种普遍的担忧是:芯片出口国不仅可能因政治因素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还可能在芯片上留有后门,窃取中国的商业、国防信息。! w& _/ _8 Q% _( Q% q* h+ h1 d! _: x
: m8 N. L9 ]2 r. L4 q! D+ V 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14年,中国成立了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公开的信息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旨在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第一期的总投资额就达到了1200亿元,预计总投资额将超万亿。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更是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2 E/ s( B3 C+ O# s( `
1 }, P0 q q0 { @# o1 ~8 O% | 从intel主导PC,到高通称雄智能手机芯片,中国的芯片突围战已经打了几个时代。芯片产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p' W1 c0 b5 o) @6 N
) f8 }0 f- \+ a* J
产业突围一定要国企主导吗?也许未必。以智能手机产业链为例,在港股上市的瑞声科技,主打声学相关产品,全球每3部手机就有一部使用其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甚至超过苹果。从2009年初至今,瑞声科技的股价上涨了超过35倍,成为港股市场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同期超级牛股腾讯的涨幅也仅为23.7倍。
2 W& r3 S4 d8 D4 ?; a
2 t$ O5 ~0 S) K%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