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史无前例的大桥——粤港澳大桥,等它建成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6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预计2017年底完工。8 N. Z5 J% I! r4 v5 E( N- c2 D
2 l9 j& l2 R$ F5 @* E, T届时,珠江西岸的澳门、珠海到香港的时间将会缩短为一个小时,真正形成环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带。& W7 W) B0 I, B2 M
4 U. i9 F' R6 f% ?- h* ~9 S! S8 k) x( h
, C7 f4 F' @( [
粤港澳大桥的修建,将会形成珠江西岸赴港陆路口岸,与珠江东岸赴港的5个口岸形成联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珠江东西发展不均衡问题,将进一步推动珠江西岸城市圈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极大的拉动珠江西岸城市圈经济发展。1 S2 q) S! Y9 F. N8 b& |4 X6 p
! g7 r/ G9 j, D/ v
不久的将来,下午五点在珠海约朋友在香港吃饭,晚上七点可以舒服的坐在餐桌边享受维多利亚湾的海风,将不再是土豪们的特权!5 K* c/ A; m* N/ j8 e9 w& w) S C
5 F# m* E1 V6 x/ u“一带一路”的心脏地带输送经济活血3 t% g+ C8 z4 q0 Y
Z: W$ g6 {5 k: D3 \最近,美韩部署“萨德”,朝核问题针锋相对,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难想象,这将是一盘战略大棋。
. ]% w- ]/ x9 d3 U% n0 g* F0 B. }! H7 E9 \3 W8 @ D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 {; L+ t9 l" S/ Z' ~5 B+ W
0 x3 v9 z4 U!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及区位原因,粤港澳大湾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形成了以港澳为国际窗口,以广深为区域中心, “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多城市联动的城市经济圈。2014年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 q2 p7 c& v3 S
- `/ |8 G; y5 F8 R3 b4 S4 j9 N% m5 I由此看来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因而粤港澳大湾圈当前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瞄准国际一流水水平,对飙世界顶级湾区,打造都市圈界超级巨无霸。% K* n/ A/ m/ I8 x
W; s' z- }- m6 W/ l y9 P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4 P( w& v: ^1 m1 f$ N4 k7 p% l7 Q% J. z5 s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潮流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推动全球化进程。
: L* r* y/ _; H' s
0 R- N% O: q! ~0 _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区位优势背景,承担着国家“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意图。以全球化包容性增长为新的站位,倡导国家全球化治理新模式,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7 L3 C# O# ]1 q; M1 |
1 L8 ]# j2 d1 E* b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经形成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境内拥有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为中心的三个国际化空港,配套澳门机场、惠州机场、莲溪机场,形成三核三辅的空港体系。可以承担区域性乃至华南地区的航空运输需求。
$ j8 q& O" e( ?1 a# I' W4 N$ ]
- v' l+ u( }6 b/ w9 A: u5 Y6 n5 ], L$ `- I* ~- }3 W
$ k: W1 l. s" o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航运优势,以珠江航运带动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地区内陆航运与国际航运承接作用,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纵深支撑覆盖到整个华南地区。
, D8 y1 O+ o+ m0 D- T1 r n4 z" E5 r& @% F
同时境内通过京九、京广等诸多铁路,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联通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尤其是广州至昆明的高铁开通后,进一步有利支撑了一带一路战略,正在逐步形成珠三角与东南亚的陆路交通网络,相信不久的将来,小伙伴们就可以坐着高铁,开开心心的开赴新马泰旅行了。5 q% `# S; @' Q
7 q8 f+ {. V% w( y+ G* S: ]4 M) a未来,这里将是“一带一路”的心脏地带,随着陆路、航运、航空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将充满活力的经济之血输送到全球各地。
1 B! H g' [9 H$ }% Y# k4 h% v* I! {" L2 w7 o
支撑一国两制对别有用心者的强力回击# @' g! b: n, t
9 D8 C& S% V- o% m; g$ T/ k+ i一直以来,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香港经济衰退,质疑一国两制的根本国策。其用心是险恶的,也是站不住脚的。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对这些别有用心言论的强力回击!4 i6 @! r! L- o/ A* c3 v* b
+ u/ ^ Y. X9 K- j: E0 |% C' ?% `( Z$ d# r: V8 T6 U; Z3 s
! @' U' t9 r! f$ A
香港、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繁荣稳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只有搞好广深9市与港澳地区的协同发展,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支撑,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真正腾飞。# `. c# I& g2 m8 T- s+ v
3 h: c1 D+ ]* f3 l. R面对客观事实,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化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其核心问题是区域协同机制不健全。
7 b$ T/ D; k+ @
, l8 ~3 c0 r0 ~: ^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构成,分属不同关税区,拥有不同法律制度和行政体系。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一国两制”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保持粤港澳长期繁荣。
& q( k- |% H# C7 W# W; i1 G: x6 z
6 I) Y( J. P$ K$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需要消除影响要素便利流动、产业合理分工的制度性障碍,打破行政地域壁垒,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设计更加符合粤港澳未来发展趋势的协同机制,根据现行制度,设立区域联动协同中心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 o. X. O4 u% i" C9 u# g s: T; ~
( n3 F5 V3 I; B/ ?8 Y! T% j- e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以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广深的社会创新能力,以广深9市作为香港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支持,弥补香港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足。" v6 V( C5 x3 X) k& f5 M
. H/ J* B: F" K! \0 ]; b( ^正在悄然进军世界级大湾区打造新型国际化都市圈* `) s; h& b( z+ d' j+ ?) b5 {& g
2 [3 {* f: d2 H/ K; J0 X' \1 {( q十八大以来,国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9 x! s- C' ]7 v+ Y+ x( @; G2 v; p
; ~0 r& j* L" j$ ]与京津冀“自上而下”集中管治空间的模式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发挥市场程度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优势,创新“自下而上”多层级城市群空间治理新模式,打造国际化都市圈。
U9 j G1 H7 M% B2 R4 F$ S6 ?: P( _: s9 k0 |6 y% s
* g" S+ X" h1 X0 @' L" N
7 A; u3 I" P5 F, k% }' E5 B参考国际化都市圈发展轨迹,以及都市圈空间层次发展规律,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空间上应形成“3+3+3”的空间结构。形成具有层次性,同时兼具协同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城市布局。/ d$ Q$ w$ E8 o6 n# i9 ~3 n( B
$ }* V$ V$ W6 o1 i; t: S# k1 R) [
深港、广佛和珠澳构成3个大湾区发展内核,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引擎,发挥原本已有的经济、教育、产业优势。以“深港莞惠”、“广佛肇清”、“珠澳中江”构成3个环珠江城市带,按照都市圈空间层次和模式规律组织空间功能,形成内部梯度集聚、外部高能释放的大湾区。
2 R, U+ X( I, l$ H$ i4 A% h2 }) m; V! r/ \# z3 J9 m+ p5 Y$ F% A
顺应腹地拓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围绕3个环珠江城市带继续拓展,融合发展构建更大范围的新型都市区,进一步与邻近湖南、广西、福建等省份的合作,以华南地区作为战略纵深支撑。最终形成3+3+3的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格局。! _3 R6 ?0 E9 @# a, q" E
$ D6 v" u4 w1 @% l2 z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由国内的经济发展引擎,国内人才聚集地,科技与金融穿心地,中国都市圈,逐步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汇聚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全球创新创业的活力区,国际型大湾区。
: j) x. G* G- |0 _. H x; _+ B2 C& f
让我们拭目以待!粤港澳大湾区,不将仅是资源的融合,也是创新科技的融合,更是体制机制的融合,法律制度的融合。接下来,中国将以此为舞台,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书写中国的“大国篇章”
0 F3 l- \) u& v5 K7 d* M. {6 f* P. q4 I( d i% Q4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