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世界报》1月18日报道,“10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孙宁(音)边说边刹车转弯。驶下四环,他驾着自己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进了一个居民小区。车窗外掠过一座座公寓楼。“几年前这里只是空地”,孙宁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
3 g! l; x% i( E; G" F" m& e7 H" l3 \ L0 i' L7 g
如果一位德裔外国人谈到中国的新建筑,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几年前这里还是传统的胡同,但随后房地产开发商来了,一切都被夷为平地,他们毫不顾及历史遗产。城市不停地变大,但也变得越来越昂贵。中产阶层根本买不起三环和四环之间的房子了。”
; d% [- G4 I- j" l ]8 ?8 Q- v$ |. ^+ G0 y' k& x/ Q) O0 y
外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财富和大量机会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内部视角。另一种是确信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的富裕社会的外部视角。但后者忘记了用乐观的眼光看待未来。( L/ K+ I0 t( g+ ^+ R
. x7 P( W: X2 _
而孙宁开车穿过北京北部时对变化展示出来的那种近乎纯真的乐趣在中国随处可见。* @! R; G6 l4 {7 ~
& X. Z8 h6 t& Y7 j8 c) h& ?报道称,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不是在发展是在飞跃:从土坯房到有卫生间的公寓,从自行车到高铁,从没有固定电话的时代到手机微信。进步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那不是用了一代人的时间,而是在几年之内。' Z) o0 o" G9 m' a( R" P3 l+ [
, `5 z y( {. H% r$ R3 R- N+ n
因此毫不奇怪,衡量各国民众满意度的学者们从好几年前起就把中国人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3 Z! A, {9 F |9 I8 L1 X
5 ?7 i2 r5 g' U; ]0 V6 V6 c报道称,五分之四的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比自己过得更好。这与欧洲和美国形成鲜明对比。那里的大多数人经常在民调中承认,预期自己后代的生活将变得更差。* ], f2 G2 n2 B. G6 b4 d4 R
/ H2 r9 S* l6 E4 y! m有这样的担忧源自:上世纪80年代有核武器和酸雨,上世纪90年代有高失业率,今天有人口结构巨变。恐惧在改变,但怀疑态度却一直保留。
7 f; a" \1 K. E$ T2 R" P, c. S, n p9 o4 ]! d8 }! v+ O& t
报道称,德国应该多一丁点中国味,多一些乐观和改变的意愿,或者多一丝冒险精神。那不仅会让德国变得更幸福,而且也将释放社会和经济能量。
6 b: E: O, i3 j; U5 [% L+ v' Z& I. x0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