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在太空同步看新闻联播 暴露中国航天作战实力

[复制链接]
幸福的青鸟 发表于 2016-10-26 05: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该节目。有专家指出,在太空中实时收看《新闻联播》和视频通话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却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目前全世界能独立完成这项任务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 `. w5 u- v$ g( ]: c5 \
  ^. E9 D+ p9 U) @3 H. V% [" o  据了解,在轨飞行任务期间,按照计划地面科研人员将持续每天实时上传《新闻联播》,此外还将推送航天员自己喜爱的其他节目。除了音视频节目,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还可以与地面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往来电子邮件,丰富了他们的太空生活。
1 d* i1 z  Z4 n8 l: u, a
2 d9 _# S# r. K  大陆微信公号“国科环宇”刊文指出,神舟十一号的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实时收看《新闻联播》,离不开全球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这是军事实力的体现。. U" T3 S. T7 `

" `5 X# p* V, O3 O7 ^( ?) ]  文章称,神舟天宫组合体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93公里的高度,受地球曲率影响,地面或海面单个测控站对393公里高度的神舟天宫组合体的测控、通讯范围很小,如果要保持不间断的通联,理论上需要布设100多个站点均匀分布在地表,这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是不可能的。+ G" Z0 W+ p0 Y5 s9 E# ]. t

3 O/ m% V7 o1 o9 |  众所周知,《新闻联播》平时是30分钟,这期间神舟天宫组合体已经围绕地球飞行半圈,依靠地面测控站进行不间断视频直播的话,最理想情况也需要10多个测控站,中国的地面测控体系现在也缺乏这个条件。这时就必须使用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依靠中继卫星进行不间断的全球信号传输,这个能力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具备。
6 _# _' N7 C0 w  Q6 y+ y- s6 r0 p  b3 G3 m6 X( t
  文章指出,实时观看《新闻联播》和视频通话展示出了中国航天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的强大能力。能进行如此长时间、大容量、稳定的天地通信,主要依靠三颗天链中继卫星来保障,这是一个航天强国的绝对标志,也是中国军事航天的重大进步,更是硬实力的展现。
5 I, D5 a' W) n' g; Z: [2 m# q5 n0 p, Z% @7 M+ x+ E" I# e8 H
0 d& e8 R! |6 S  ?. p2 E- |4 U/ w
# y# w. D/ c- H& Y. A( R6 r
" v* c% A0 Q. K! H* w
  两名航天员天地同步收看到《新闻联播》节目(图源:央视截图)
; C6 z- N* k% T0 M/ L
+ a1 ]0 {" [3 b0 |5 I# p8 f
- k" `: l7 Q0 s* g4 o  大陆军事专家科罗廖夫曾刊文指出,中继卫星对军事航天的最实际效益,是可以组成实时卫星侦察系统。使用数字图像传输的型侦察卫星,将拍摄到的视频,经处于静止轨道的数据中继卫星传输,再由中继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站,可实现不间断的实时侦察,这对军事战略和战术侦察具有重大意义,是能够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装备。
' u2 q) G; \$ v# ~# n4 g( `" A2 S( l. ]& e
  与普通通信卫星相比,数据中继卫星需要克服的首要技术难题是对航天器的捕获和跟踪。此外,中继卫星为了与众多中低轨道卫星通信,天线处于复杂的变速运动状态,在转动速度、加速度和角度上都没有规律,天线的机械驱动机构不仅要精度高,而且要求在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制造难度很大。
8 J5 I- @0 y2 v7 u& \/ I
: w# p( e8 V' T( I; e$ g4 V' T  由上可知,数据中继卫星技术难度却相当大。据了解,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即成功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但在约20年后才拥有数据中继卫星。中国则直至2012年才发射了天链一号的三颗卫星,建立起自己的全球数据中继卫星系统。5 u2 U, j" a% t4 J) K

, U+ N9 C# T1 Y  迄今为止,外太空在轨14颗中继卫星,其中美国6颗、俄罗斯2颗、欧盟2颗、日本1颗、中国3颗。由于至少需要3颗中继卫星才能实现全球组网,所以目前能够组成完整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卫星全球网络的只有中国和美国。
8 S5 y( J+ l- A6 G) A3 X% L. b: Q/ r& ^7 k( A) E0 L
  有观察称,数据中继卫星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通讯卫星,是军事航天象牙塔上的王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直到2012年才完成第一代“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体系的建设,但投入应用的速度却令外界震惊:4 Z1 _& s  A" d* Q' |* D$ g" {
) ^0 M7 C9 A, _+ L
  2013年,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太空授课”;2016年,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内实时收看《新闻联播》,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实则是北京对自身航天测控实力的一次展示,是对中国怀有敌对和遏制欲望国家的一次军事威慑- |, R1 M  }' c7 e
" N- z4 @8 }5 s1 ^. p; m# a!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E 发表于 2017-12-5 1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1 05:00 , Processed in 0.0217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