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汇报》周五发文分析了奥巴马亚洲战略的政治遗产,称其在抑制中国势力影响范围扩展方面,几乎没起作用;《新苏黎世报》则关注了中国外贸数字的回升。7 v8 L, ^; X* [* O! x' P, R
1 W& { M" h# c0 H4 v% D/ X# Z
* z+ l/ v9 I, F( ?. Q 奥巴马近日完成其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亚洲之旅。《法兰克福汇报》9月9日发文分析其亚洲战略的政治遗产,称其没能让亚洲真正成为优先事项。"在他总统任期的结尾,……他的亚洲战略("转向亚洲")是否起了作用,值得质疑。"$ Q. j! v& M% n( D( v
! {! Y6 J. n( _' \- L5 d E
文章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奥巴马任期内发生了剧变的缅甸,"然而这种变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在缅甸具有统治地位、本身造成该国经济衰退的缅甸军方的意愿,出于其对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的恐惧"。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改善了与菲律宾、越南、老挝的关系,然而与亚洲其他国家渐行渐远--"泰国、马来西亚告别了民主化道路,开始向中国靠拢"。"即便是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友菲律宾,如今也有疏远的迹象:新总统杜特尔特要在北京和华盛顿这两大势力之间,奉行更加独立的路线。"- J2 x2 w* i, T \5 S. H, B8 ]( G
1 C" R% a. O; B' c* x "在考量奥巴马的亚洲战略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其如何应对中国势力上升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在南中国海占据新地和人工岛屿潜滋暗长,……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在抑制中国势力影响范围扩展方面,几乎没有起作用。") h' A$ }# W$ f9 C- A2 S+ l
6 j- ]0 n7 u( M7 R, i 在老挝,奥巴马就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对中方进行了告诫。"然而在中方眼里,这恐怕就像是一只'跛脚鸭'的拍打,来自一个反正即将从银屏中消失的总统。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发展呢。对于希拉里可能成为女总统,中方并不期待。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时,希拉里在面对中国时展现了强硬姿态。她将南海通航自由等问题称作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让中方极其不满。"+ s) k/ H; `0 ?/ o
2 Q, R) e& z5 ~9 p 《新苏黎世报》在周四(9月8日)一篇关于中国扩大其在世界出口领域优势地位的文章中,也谈到了美国大选。文章称,今年8月份,中国外贸表现好于此前的专家预期。进口"令人吃惊地"回升,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长。而在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8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经济中所占比例仅为1.2%,而去年达到14.2%。日本则从1983年时的8%下降至去年的3.9%。"对于美国而言,这些数字在大选中也引起喧嚣。"
/ y) u+ W7 H- `/ F+ _3 K; I. W: B9 z7 M* Z- S" k+ P
"自1983年以来,美国在世界出口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落至9.4%。对于头脑简单的人而言,其结果显而易见:中国偷走美国加工业的工作岗位。然而这其实不是单行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一员、生活水平上升,美国也从中获利。如今,美国农民18%的产品出口中国大陆以及香港,而在10年前,该数字还只有10%。": s. g. X+ }! k; x$ ?8 g
, t- ~; s1 \3 e- k' K8 V W
此外,文章也写到了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国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华为等企业扮演了先锋的角色,出口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增加,这些企业起到了驱动作用。按照北京当权者的意思,来自其他行业的企业也要加入该行列。在这个背景下,出现海外并购。……人们在未来科技领域投资,这些技术应该逐渐取代目前的经济模式。"8 }* F b, ]5 w! d6 Y0 W. g
i' c3 y- c+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