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报道称,连日来中国船只多次驶入钓鱼岛附近日本领海,紧张局势升温。13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发现4艘中国海警船出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这是连续11天在该海域出现中国公务船。
1 p0 P+ ]! R2 J6 m T9 [* W( Y% u) | k* w
“中国在扩大东海和钓鱼岛海上活动强度,加强对日施压的同时,空中活动也趋于活跃”,共同社说,日本政府相关人士13日透露说,5月下旬以来中国空军战机多次靠近钓鱼岛附近,最近时距“日本领空”仅约50公里。日本政府认为“不断发生接近的情况实属罕见”。日本防卫省称,这是中国空军“为适应在更大空域内执行任务而提高战机远程作战能力的举措之一”,正对此密切关注并分析。
0 O6 K r2 S. h# ?# W/ E, x0 ]+ Z1 @+ ~4 q8 L- R% c: }# n. L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国军机在自身领土空域的行动,在国际法上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军机在本国近海领空的飞行活动,既有常规军事训练和安全巡航的目的,也对外传递出在领土保卫和海洋维权方面的意志与决心。日本过去曾多次炒作“中国军机威胁”,都遭到中方驳斥。
5 \" @4 _3 m. d, ?, W a" S
5 w# V- I& O. B+ J但某些日本媒体就喜欢借题发挥,某右翼媒体评论说,南海仲裁案结果给中国“很大压力”,中国的“被害者意识”被极大激发,认为遭受了不公平对待。在此过程中中国日益坚信,日本扮演了“对华包围圈”的领头者角色,在日本将手伸向南海的同时,中国则在东海采取反击措施,欲以强硬手段动摇安倍政权。
7 u6 @$ K2 r: }) P7 p. k0 g6 M' K5 R4 z& P* k- }4 k
“在舆论上大力渲染‘中国威胁’,强调中国对日本‘日益迫近的直接威胁’,已成为近年日本为强化军事体制改革和军力建设而必做的前期铺垫”,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卢昊14日告诉《环球时报》,2013年底出台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与新防卫大纲明确了以中国为防范对象,加强在西南诸岛“离岛防御”的基本军事方针。“中国单方面发展非对称军事能力,试图以强力改变现状”的论调,被日本作为这一方针的“合法性来源”,带有很强的“主观定位与塑造威胁”的特征。实际上,日本的目的绝非单纯防范所谓“中国威胁”,而是要在东海和钓鱼岛一线谋求战术优势,确保战略平衡向日本的倾斜。
6 B& F" `: y% |
; r" H3 L- I9 Q5 ^0 D( v0 b当天爆出的另一则消息证明了上述判断。据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为加强钓鱼岛的离岛防御,日本政府决定开发新型的地对舰导弹,并尽快部署到冲绳的“西南前线”。新型导弹射程将达到300公里,配备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侦察发射装置,并由车辆搭载以确保机动性,具有在离岛防御过程中有效打击敌军军舰的能力。日本防卫省会将开发经费列入2017年防卫预算申请,并计划在2023年左右完成部队部署,导弹部署候选地为冲绳的宫古岛、石垣岛等,从而将整个钓鱼岛乃至台湾岛东北沿海完全纳入导弹射程范围。《读卖新闻》称,考虑到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活动日益频繁化,发起挑衅行动,日本需要加强远距离攻击能力,从而增强军事威慑力”。谁将参拜靖国神社喊着“中国威胁”的同时,日本却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表现出越来越露骨的右倾化,让邻国感受到威胁。
+ X* L/ a0 L& x, K, Z% }# f. J; |) c, X" \0 U* f1 I
据《读卖新闻》报道,安倍晋三15日将主持内阁会议,并参加每年“八·一五”“终战日”例行的、在日本武道馆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式”。日本媒体称,考虑到中韩邻国的反应,安倍已经确定在当天不参拜靖国神社。自2013年底因参拜靖国神社遭到中韩等国猛烈抨击后,安倍首相基于外交原因,不再亲自参拜,而采取敬献“玉串料”的方式回避批评。
3 [; g. K7 P3 _3 D# u3 S/ { N( Q9 t' `/ P7 @# d
日本每年都会有大批政客选在8月15日这天参拜靖国神社,而今年一个指标性的人物是新任防卫大臣稻田朋美。日本J-CAST新闻网报道说,自当选国会议员后,从2006年开始稻田每年在“终战纪念日”都要参拜靖国神社,即使在2012年底安倍再次上台后被任命为行政改革担当相,以及2014年任自民党政调会长等要职时,稻田也“从未缺席”。但此次成为防相后迎来首个“终战纪念日”,迫于来自海外压力,稻田最终决定“避免物理性的参拜”。
, f/ Z6 E: [0 C8 J
& h; V7 V! S! `! \稻田13日前往日本自卫队设海外基地的吉布提访问,预定16日返回,从而避开了15日的参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稻田“眼睛湿润,言语踌躇”,称“作为防相首次当选后,却无法参拜,内心感到非常复杂”,并期望支持自己的保守派势力“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而支持她的保守议员则“发出哀叹”,称“真是非常遗憾”。
5 [2 ? l2 S4 ~* R% x
6 Y0 b. F E4 |4 `显然,即使日本政客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他们的表态也不能让邻国放心。卢昊告诉《环球时报》,日本政府更加倾向于“曲线参拜”靖国神社,但这主要是基于现实功利考虑而作出的策略应对。同时,日本政府继续纵容和暗中引导、助推政界和舆论中的右倾化逆流,导致保守思维和民族主义情绪日益盛行。在日本政府推进“正常国家化”进程中,“不受实质约束的”保守势力对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诱导”实际上危害更大,将在未来中长期影响日本一代人的历史观和国际观。这也难怪邻国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日益警惕。' Z% o4 @9 N1 h
3 J* F( f2 p$ ?0 U
共同社的一篇文章认为,稻田似乎暗示日本应在靖国神社祭奠和表彰这些战死者,乃至“恢复二战时靖国神社动员国民奔赴战场的体制”,在扩大日本自卫队行动范围的新安保法出台,以及修宪进程不可避免将加快的背景下,这样的主张实在令人震惊,也让人很有危机感。“对于过去的战争造成日本310万人死亡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等牺牲惨重,难道就没有反省吗?”东亚警惕日本动向“每年即将迎来‘终战纪念日’时,日本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敏感面就暴露出来”,日本《朝日新闻》称,中国政府几天前已经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政府明确表示态度,要求日方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自律”,不要在历史问题上引发争议。关于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每次中国都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抗议,但此次事先通气,警告日方不去参拜还是罕见情况。' E# l* `, C$ q6 i. g) [
0 D; W' V8 O3 w' \
韩联社14日发表多篇评论,指责安倍政权正试图将历史的时针倒转,其右倾化行径正越来越露骨。评论称,安倍各种试图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动作不断,既包括在国会强行通过允许自卫队行使武力的安保相关法案,也包括试图让自卫队成为正式军队的修宪企图。评论说,虽然安倍持续推动军国主义化,但日本国内反对战争、反对修宪的声音依然强大。一旦安倍在修宪问题上真的开始实质性动作,不仅日本国内,包括中韩在内的亚洲邻国也会成为其道路上的强大阻力。. x( ]2 j' g9 O7 \
# K8 P9 N4 b* [根据韩国《每日经济》14日的报道,包括韩国执政党和在野党的10名国会议员计划在15日访问独岛(日本称竹岛),并慰问守岛警备队员和观看附属设施等。对此,日本驻韩使馆也向韩国外交部提出抗议。但主管此次活动的韩国议员称,日本的抗议“毫无价值”。
$ Z/ U/ F4 }9 n5 ]3 s- u8 {" v' ?
朝中社近日发表长篇报道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已过了71个年头,虽然世纪变换、世代交替,但日本仍未清算不光彩的过去,反而继续罪上加罪。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很久以前结束,但日本丑恶的反人类犯罪历史并未结束。如果日本不从肮脏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反而继续走重新侵略之路,将会对人类犯下无法洗清的罪恶。9 |: ^; T" C7 z$ E+ M2 }2 G/ o
; M! [0 Q9 z: K9 ^据共同社报道,朝鲜平壤的“中央阶级教养馆”近日向共同社开放参观。这是平壤首个开展“反日教育”的设施。报道称,该设施被视为针对没有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及朝鲜战争的新一代传递日美过去的“野蛮行径”,使其保持复仇心。4 T0 U4 w! {- Y/ K6 a' y0 N
1 y* s' G5 K6 n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