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将实现技术腾飞 成“中国梦”缩影
, T- T! m4 ^+ y# n
( D% E0 r& T9 x3 ^# w
" B( S( ]% {7 ^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6月29日报道,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赶赴北京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有关欧亚大陆一体化的事宜,该媒体记者踏上了前往中国南方的旅途。从香港出发,在珠江三角洲绕了一圈,途经深圳、东莞,然后是广州、珠海和澳门。
9 u3 Z) ^7 }4 `& y, M8 e/ p, U) Y3 o& u6 D
为什么去这些地方?因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相互联系的快速城市化、科技创新和后现代城市发展的故事,它展示了北京的共产党领导层所设想的未来。另外,华南地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7 E7 ]0 P! I& t3 T8 }& `5 e& a3 z$ G3 B( n! o1 |# V
1992年初,时年88岁的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开始了传奇性的“南巡”。就在几天后,记者访问了深圳和广州。邓小平“南巡”的目标是助推“致富光荣”的中国奇迹。3 }4 ?2 R- [( O* e5 O: _
- F u2 V2 [/ X5 r3 B" x
据香港银行业消息人士透露,上世纪90年代初,农业、矿业和渔业在中国经济中占27%的比重,制造业和建筑业约占40%,服务业约占30%。到2010年左右,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而制造业上升到46%,服务业上升到44%。6 U9 e* B8 a' a: N+ g" j
0 B1 S; z* g& F% F* e: I- h如今,珠江三角洲——它是中国最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正在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人来替代工人,这个迹象进一步表明中国即将在技术上腾飞。这些都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以不懈创新和商业化为核心。0 O4 e b8 u) U; ^+ ^4 ~8 V
9 U% M- h: k" X+ ~1979年,中国指定深圳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当时的深圳只是香港北面一个贫瘠的渔村,而如今深圳的人口已经多达1000多万,并且还在增加。刚开始,深圳是一个有点不受管制的低成本劳动力中心,对于急需外国投资来创造就业机会、培训大量劳动力、进口技术和科技的中国来说非常方便好用。结果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中国用短短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花费200年做到的事情。9 {/ n F) q+ W" v
3 V) L; p" P: V# D$ a0 r3 L在此期间,大上海地区和广东省占了中国出口的80%。如今中国的新“城市化”策略推广到深圳以外的地区。其重点是建立一个良性循环;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提高生产率,促进消费,增加工资。香港和新加坡——它们是北京要学习的典范——都靠良性贸易循环发展成一流的国际大都市。从深圳到上海附近的苏州工业园区,现在轮到中国内地的城市来展示了。4 l1 }, w2 |- S; ^) u$ Q9 r" |
( L. v! V7 ^$ z城市化策略是“中国梦”的核心之一。构建这种设想的实验室是珠江三角洲——凭借其在资金、技术和知识产业等方面的影响力。) Y% ? S* Y0 m+ y3 i
. }. h% N" T( s
距香港不到两小时车程的广州是珠三角制造业奇迹的中心。位于广州南沙的出口加工区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与机场和深圳超现代港口的无缝连接。2 ?8 E) X) m0 i- {3 b; i9 }
s! h4 z# v) g; p7 y
靠近香港一直是广州的一个额外优势。在内地,香港是外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如今珠三角出口机器正日益利用这些投资来打造能与香港匹敌的超现代化基础设施。在许多方面,深圳可能正在赶超香港。从苹果到微软,从索尼到三星,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不停地生产出的大量电子产品,大多是在深圳组装的。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和腾讯的总部都在深圳。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最繁忙的证交所之一。: z5 M# y; z& j# Y+ a" f
9 [* W5 Z2 H% A7 A5 q报道称,中国对创新的痴迷——很大程度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创新——以及其城市化进程正引领该国走向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全球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国家。毋庸置疑,21世纪的“中国梦”从珠三角之梦开始7 Z, R1 {) ^8 a2 J! L: x7 t
' L- P" M( q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