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军不断出手搅局南海,越来越多的外媒和国际观察家们戳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种种“冠冕堂皇”的论调和站不住脚的指责。媒体称,在地缘经济唱主角的时代,美国却渐渐显得有些不够聪明,还在坚持走“首先掏枪,而不是钱包”的歧路。2 z% V+ Y/ w g! Q: [
$ t$ U5 B- `2 M) t+ F& b+ S
3 q5 J5 a$ c# q* N- v& I& Z
9 v3 m; g" A1 `; c0 p' q8 X: i5 i8 ~3 Z" o6 ]
+ K3 \; J4 P. F( v( }/ i. T0 d( g% @" W* K O
4 R8 ~+ y* r/ x' c: p x
K! w: F) l( ~9 _8 T# H! r. I# S& U
据美国纽约时报3月31日报道,美国宙斯盾巡洋舰“钱斯洛斯维尔”号近日结束了在南海的活动,返回母港横须贺。“钱斯洛斯维尔”号在南海海域先后遭到了中国海军一艘护卫舰和一艘驱逐舰的拦截监视。双方舰只互相进行了喊话,纽约时报称,这是“危险的寒暄”。图为在南海被监视的美舰。
9 e& _( G$ N+ Q" Z
& N2 W8 e8 \" @/ D8 h" g1 o! i' b4 {- g! J3 Z
$ ]+ `- k+ R5 U3 A9 [$ U V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8 D- n) Y& a4 Z* D. f8 v
( y, B9 P- ~' A, J3 c& f4 w
5 s# i; b" l) k0 ^ 这句话用来形容上窜下跳忙着“搅局”南海的美国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近期在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关注里,日趋复杂的南海局势一直占据着“重头戏”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外媒和国际观察家们戳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种种“冠冕堂皇”的论调和站不住脚的指责。有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华战略存在“失误”,过于重视军事无疑走偏了道路。美国国内也有舆论认为,军方是在故意渲染放大所谓中国在南海造成的威胁。有的观点认为,美国在南海议题上混淆概念,不过是试图利用它推动自身“重返亚太”的战略,并进一步维持地区霸权。为帮助读者廓清迷雾,本报梳理了相关的国际舆论,并前后篇予以介绍。; @+ z2 y/ M6 b$ ^& [3 @8 }
, f4 y7 T1 U) `
7 G4 G, `8 X D9 b, N6 K s- U2 [& p
【煽风点火:不过是服务自身战略】- B, [! j6 a' }7 q9 e. u# R: q/ E
$ y$ D3 g b7 F
& X$ h8 }/ k' t% u 在地缘经济唱主角的时代,国家之间越来越频繁地通过经济手段展开地缘政治和国家权力的角逐。然而在这一点上,美国却渐渐显得有些不够聪明,还在坚持走“首先掏枪,而不是钱包”的歧路。0 h& b9 \4 O& z
4 Z( T) b1 V7 C0 [6 V0 g+ X# ]1 A+ Z1 J- H1 A
7 I6 ~6 u6 s- F. x0 y& f3 N
: s7 k6 I2 I) y
2 z& D7 e. A, ?. F3 Y' ]+ E& e( {4 d: j: v# _: g% M( S
$ |; p+ A! U) f( Y1 t" X
0 ~6 Z9 a, f8 z8 w" r6 V+ D Y: V 近期,中美关系因美军舰机多次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受到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美方作出有关澄清,表明美方意识到有关事件的严重性和敏感性,不希望因南海问题与中方彻底闹僵。另外,中国外交部也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图为美军两架B-52轰炸机闯入南海。 2 w0 l5 j* M$ b- ]0 z5 P
2 n* @1 q& k& H8 T
& Q+ c. i8 H$ S4 r3 k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奥巴马政府从未明确承认过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面临中国的严峻挑战,因此也从未清晰解释过其应对这种挑战的战略。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这种战略是什么,就是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野心”的担忧建立一个同盟,并通过外交途径共同迫使中国放弃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
1 @. V1 Z$ X7 t# G/ |( _5 t T7 h" G* K
- ]4 m* _- ~+ Y7 i; _; n$ z
对南海的战略尤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中国在南海的人造岛并不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但美国却在南海花费巨资投入不必要的纠葛中。
' F5 d1 O0 I# W" t/ { {: L+ F+ P' g$ j: X' R0 J, T) J: Z
( E) i" o2 d$ X! T, s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近日报道称,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上周在国会作证时还在强调,“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帮助该地区走上了更为积极的轨道”。这位高级外交官表示,美国正在确保军力的绝对优势以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军备扩张,而且“这种优势不会很快受到挑战”。5 s& _% p& @ O1 n3 ~/ y; s
5 R6 p+ I/ k* a a
9 H6 d( r& { A
这也恰好说明了一件事,即美国在南海不断地“煽风点火”不过是为自己“重返亚太”的战略服务罢了。
9 U& B' Y1 T; c6 w& N7 ~ Z+ m4 }* N% X$ t1 ^$ ?
/ H& g0 m0 Y& E$ _7 d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本来一直秉持“不介入”方针。但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专题)于2010年7月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高调谈论南海的“航行自由”,称其中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由此,南海岛礁争端与“航行自由”就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总也出不腻的牌。/ \9 W/ L& |9 h7 Y6 x4 [
+ X: Y! l6 @7 L3 f9 F& h7 ^; ]0 v, w- }% q
事实上,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国自己设立的标准,其实是对其他沿海主权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与1996年就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中国不同,美国至今未加入该公约。1983年里根总统在解释“美国海洋政策”时就表示,美国将遵守公约中其他国家的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只要这些国家尊重国际法赋予美国的权利和自由。“美国希望根据这一海洋政策在全世界行使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而不承认限制这些权利的单方面措施。”德国柏林科学和政治基金会杂志刊文称。) W" _) j) S0 j; F+ J
4 H) T- i% g4 I7 r+ }( I
( |& I- |0 A; T- Q 目前南海局势紧张,美国用“航行自由”为其介入南海问题寻找“法律支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尽管美国官员一再声称他们有权保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但过去几十年来,南海的民事和商业航行自由实际上从未受到过中国军队的刻意阻挠。可能受到限制的其实是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航行自由”。但这一点却被美国混淆,美国不断指责中国对“航行自由”构成想象中的威胁,从而为自己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争取国际支持。
* w& X2 o: g6 ~6 R9 p N' _! \) w0 l6 ]
8 s3 M) f) _# j* @& ]0 Z- _
“亚太地区的矛盾升级是美国政策使然。”俄罗斯《独立报》刊文称,美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不断扰乱地区国家的策源地,为五角大楼额外申请数十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以及进一步加强本国海军建设提供合理的借口。0 c5 P# X! g7 m$ b
9 e3 {* z0 Y" J' B! D H$ n
" p1 D& A7 U$ h0 x
【避重就轻:担心中国崛起实无必要】
4 L6 c; ~/ u8 M3 v" q& c) F
* I( y, E$ `" z" a, d2 M& Y d
可惜,美国费尽心思重返亚太的战略思维在许多国际舆论眼中却愈发显得并不怎么富有智慧。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只是推进本国以及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当行为,美国担心中国对地区秩序和整体秩序带来威胁实在没有必要。
3 v7 B( C# Q6 G! `) W8 q5 X1 g+ h- z. Y* c
0 q1 i. L2 h. h, k5 ^) W
“美国领导的亚太秩序正越来越过时。”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不是美国称霸亚洲就是中国称霸亚洲的看法过于简单了。
3 |1 h. [! d) q. t! `8 N) _7 G6 O$ y: K2 v) j2 v' u2 a
$ h; V9 b' I' e/ ~ Y, T
“无论是美菲联合军演,还是日本的加入或澳大利亚等国的关切,无疑都在指向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正在出现一个美国领导的意在对付中国的新联盟。”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称,美国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作出的战略判断也是错误的,即美国认为中国填海造岛是中国扩张政策的开始。2 H8 e/ b5 u% U+ ?
' @* d/ C/ C, c
0 ^$ O7 ]6 U: U
这种夸大其实的态度也引起美国国内舆论的诟病。“美国总是一边倒地从政治军事角度辩论其最大的地缘战略挑战。”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称。不过也不奇怪,“显而易见的是,美国证明了想要通过展示经济肌肉推进利益越来越难。”1 a* @% U4 S5 u- E3 S! d% u) ^* t" v
: R3 h2 q% I7 S
$ Z, ]' q# b) J5 H/ Q$ w' B2 V 事实上,中国在南海搞“军事化”这种结论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中国在南沙群岛修建机场虽然令人震惊,但我们不应夸大这些设施的军事意义。”该媒体称,当前争论的背后是五角大楼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即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对商业航运构成威胁。这一谎言因为某些群体“迷恋”在西沙群岛新增的每一立方米混凝土而进一步放大。而美国有关南海的过分强硬又千篇一律的官方评论则维系了这种误导性的看法。- L& i- |: i! K+ G
5 M$ l6 ^5 O. H5 }6 J# q' n
( c/ C' y# N8 b8 f: Z “菲律宾和越南早就在‘军事化’它们所占领的岛屿,而美国也在积极牵头举行军事演习、进行军售。这一背景下,为什么中国的自卫措施就被贴上直接军事挑衅的标签?”韩国延世大学研究员金凯说,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双重标准,这样一种立场似乎在告诉世界,只有中国在该地区的行为才应该被自动地与军事化联系在一起。
, z# X5 l2 ?5 y5 Z+ l) j0 I- X' h t) F
2 z9 L+ H& s) h, w, E
“美国不应过分担心中国的崛起。”美国之音中文网刊文称:中国造岛是对东亚地区稳定的根本威胁吗?是对海洋航行的根本威胁吗?是对整体秩序的根本威胁吗?经过思考,这一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 X/ ]5 \6 c& Q9 C" ^- n: }
4 \- g- J: u6 l" ]9 v, l5 o3 W5 F1 f
“亚洲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有赖于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该地区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和平与稳定期。”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休·怀特的文章称,“有争议的海上问题并非是中美竞争的根源,中美的问题在于对亚洲未来秩序以及它们各自在其中的角色有着互不兼容的看法。”. T0 Q7 R- p/ ?+ z# ^
1 X8 v' _0 T( `, v5 z. c
9 i, [3 j' Y; O; r6 |: i C k) X0 [ “中国有句话叫‘按规矩办事’,而某些西方国家并不是按规矩行事,恰恰相反,它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文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南中国海问题上,避免冲突发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中国,还取决于利益攸关的相关各方。
& S3 U; g8 ?* Y7 e; N- z. d+ E: ~$ }5 P
9 T R& S" l& B7 \7 u T5 H
# K9 q5 k: Y; C1 _2 A
& \4 ]+ s. | y8 M% n
9 u i+ M' p8 y2 H* O" f2 M0 G# u& E- Z- I" P8 p
8 {8 N0 i9 C; E u: _
; q+ D, _% Y! u2 h/ V/ K" F: m 近来一直在南海海域转悠的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舰队申请在香港(专题)停靠,却被中国政府拒绝了。中国的做法是对该航母充当美军在南海挑衅“急先锋”的小小惩戒。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发言人特意发表声明,说美国军舰有“长期成功访问香港的纪录”,并期待这一传统会继续下去。
& X: n" h7 l- s( `% i4 W ^: L9 z: v& l
; V1 S7 c7 s1 N( v% f# H8 a
# e2 J8 f9 g2 c! O* _
3 H7 h3 e# H, C4 P. J! c! k#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