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运20服役了,问题却没有结束,大型运输机的发展过程不仅艰难,也相当漫长的,如今服役不过是一个开始,它需要逐步成熟,这个过程并不会太快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运20开始量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会采购二手的伊尔76,俄罗斯也敢于向我们推销新的伊尔476。说的再简单一点:一,运20再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熟;二,我军目前战略空运能力的需求非常大,根本等不及了!
; I+ ?; d6 g( t 运20无论如何也必须发展下去,仅仅靠引进国外的大型运输机根本不是解决之法,谁也不会将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卖给中国。如果不是看到,我们自己的运20已经成形,俄罗斯才不会象今天这样急着推销伊尔476,不过是想抢在运20成熟前,捞上一把,不然没机会了!
( `2 h2 b8 Z) F' ~
& W. \0 U+ u% |( c 运-20运输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要解决可靠性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发动机问题,它需要一台更新更好的发动机!仅以发动机的研发周期来说,它要比飞机要难要长许多,与运20同时起步配套的发动机尚处于研制中,实属正常。更不要说,发动机一直是我们的软肋!
, ?5 M2 ^% ^5 W: |7 x 运20所需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更是发动机中的极端产品,能制造它的企业全球加一起也没有几家,那一家都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实力,甚至悠久的历史,不说过百年,也差不多要一百年了,也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根本造不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 Z. ^, o$ e3 M8 N! x- c) n# o# S1 a3 j i0 a
中国不仅参考俄制发动机技术造出了WS-18,纯正国产的WS20也已开始试飞!
7 e( U1 Z4 Y6 K- L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多次有网友上传了国产发动机WS20的正在试飞中照片。不需要什么介绍,也可以看出一种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被安装在我国的发动机空中试验平台上进行测试,这显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俄制D-30发动机的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短舱和结构类似于美国CFM56-7发动机和GE90发动机。9 r, o9 H5 I V5 ?6 l
, q; V) T9 z- ?0 x1 |: Q; F WS-20发动机的性能确实无法与西方最新一代的发动机相比,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它是我们在发动机技术进步道路上,必须经过的一段路;想跳过它,直接去研制更先进的发动机,那绝对事倍功半,违反发展规则了。5 p, @$ v1 m& e4 w3 i4 f
目前运-20的起飞推重比大约是200吨,如果换装WS-20,那么有望达到240吨左右,这就可以提高飞机的载荷。它也有望更加省油,从而提高航程。
- `$ t* j0 D# L; i" x0 @* \- y5 @: M 其实,WS-20发动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属于一个全新性的设计,拥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只要不断应用新技术,那么它的性能就可以不断的提升!
* {, f( T# u6 ^8 ? c6 \ 俄罗斯曾经为推销自己的产品,称中国人搞不出来大推力发动机,结果当我们推出涡扇20后闭嘴了!' {' V/ g0 C8 H- W# |, u
2 Q# ?9 u(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