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的死亡数大幅增加,人口自然衰减趋势不断加剧。根据联合国2015年的统计,日本的总人口数在全球仍然排名第10位。+ V% W `6 m* L! u) g/ u( N( V
4 u* v" T- `" x! D9 H! s/ ] 共同社2月26日报道称,日本总务省分析认为:“每年死亡人数高于出生人数的自然减少约20万人。但是,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有所增加,所以人口自然减少数量远高于此。”
. r R9 P, f5 J8 k# x' y0 B- ?/ Z+ c+ T& I9 y; \+ H
报道称,人口减少的39个道府县中有33个道府县的降幅扩大。降幅最大的是秋田县,达5.8%;其次为福岛、青森、高知。另一方面,东京圈(埼玉、千叶、东京、神奈川)人口增加约51万,总人口达到3613万人左右,东京单极格局依然持续。
2 c/ A- U. a+ a% }- {) h& b* @( W
人口增加的8个都县中,冲绳县的增幅最大,为3%。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高出生率与迁入者增加。东京的增幅为2.7%。
7 I* F9 v. ]7 U" T6 a3 R2 K) L1 ]
据共同社2月26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出席众院总务委员会会议,就人口普查初步数据显示日本总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一事称“这让我坚定了切实推进政策的决心”。其他阁僚26日也纷纷作出了强调致力于人口减少应对措施的发言。) s" x) r+ c* S- _
- f' @6 M8 i7 Z9 h1 J$ ^ 报道称,一亿总活跃担当相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认识到要应对少子老龄化、人口减少这一结构性问题。”
) s/ g# _# @% P3 n" A: b! P& D6 M: I: M# W4 j' a
官房长官菅义伟也在记者会上指出:“重要的是切实构建应对(人口减少)的社会结构。”他强调,为了克服人口减少,“安倍政府提出了维持‘总和生育率1.8目标’”。+ v X! I" ]& H! J
% W/ S8 O: U% o/ E8 ], _
日本地方创生担当相石破茂就人口减少表示,“这是比失去一个县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各地有必要防止人口(向东京)外流”,表示将努力在地方打造适合工作的环境。' E7 K' {# E# q. \! ?
" W/ W- J5 G8 Z0 a" P
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刊发题为《“日本消亡”的危机感》的文章称,日本已经进入人口减少社会模式。尽管此前很多政府调查报告都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国势调查当中正式得以确认,这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d2 `" X: q! q& v* o, p7 W a( P
' m' j P4 p, z k+ b 文章称,如果国民都不愿孕育后代,那社会将不断萎缩——这是妇孺皆知的浅显道理。但知道其中深意的人又有多少呢?人口减少的后果,首当其冲就是对经济的打击和对年金制度的影响,这些问题不容小觑。
/ e) H1 \( o& |& U
' R o) r& V4 g7 C 伴随着少子化的加剧,育龄妇女人数迅速减少。即便现在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有所改观,但仍然无法阻挡整体出生数量的下滑。如果照目前的趋势下去,200年之后日本的人口数量将减至1400万人,300年后将少于450万。可以说日本正在悄无声息地消亡。. e- y2 t0 ^# J, z
- m! ?8 x3 S* G+ N) X9 c 文章称,希望大家能够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即日本正处于逐渐消亡的过程当中。
1 O$ a4 J; K5 T- c
0 ]" H% s3 o; E& }! `. Q- Q( ` 在人口迅速减少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会乱象丛生。最严酷的问题就是劳动力不足,这直接影响着国防和防灾。众多老人在灾害面前束手无策,而自卫队、警察和消防员等特种职业又无法确保人力来源。在东日本大地震那样的大灾害面前,人力是救援的根本。' m0 L, M+ w3 ?# X5 k- C% L
$ s2 w& n7 [0 D
另外,由于人口减少,远离国境的离岛无疑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闲置土地。无暇顾及的领土范围越广,国家安全的根基就越脆弱。, f+ W, |+ n5 J4 H" c( R/ p1 C
2 y* f/ m+ n3 M$ a, H1 P
文章称,日本如今急需创建适应人口减少的社会结构。挥手作别人口扩大期那种大型开发。同时还必须推进的就是少子化的对策。迄今为止,政府将重点放在育儿的支持政策上,今后需要在结婚、生育等前期阶段就投入更大的政策支援。& P/ T& ?5 Y) B8 m2 L. z
( C* v% q) [0 t* Z6 F6 x
防止人口减少的政策,需要以百年为单位来进行考量。同时需要全体国民改变传统意识,积极地适应变化。要克服这种无声的消亡,我们必须要大胆地转换价值观" C" h! B& P* O8 q9 y6 T; R4 L
1 c! E5 b' \' E'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