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 F* _ x, |3 @* v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外交外交战略紧密衔接”。这是两战略,不是一个战略。“一带一路”不是国家外交战略,外交是可以以赔钱改善关系的,如果“一带一路”不是外交,就不能赔钱。“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战略,中央有文件说,这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战略,这个战略是经济战略,是要实现经济利益。
. _/ u% K* k: r" V! D" j- w
, k0 v; A. T5 _ 有经济利益收获才值得做,没有经济利益收获就不值得做。如果不做区分,作为外交战略,就变成了几百亿几百亿的扔,说值,因为关系改善了。而“一带一路”几百亿你扔出去,不挣回来几百亿,就错了。检验你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那这个战略就得考虑经济收益。当不以经济利益为标准的时候,经济利益就不是这个战略的衡量标准。# p: N! x3 L, j- ~+ |; c9 ~4 d
6 a0 x' y' F7 z, J p5 y, |- \+ u7 O
我们的目标是“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金口河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建成安全高效、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个经济体要是开放的,一定要能够跟世界经济出、进都紧密衔接。这个目标要五年就实现。
" G! A# T" d; h. U. \ M; d2 D8 ^' I0 s& `
也就是说今后“十三五”规划,如果能取得成果,产生的历史作用就像我们1978年改革开放一样。当年我们从不开放走向开放,这次是从“引进来”变成“走出去”,而且“走出去”的开放是从2002年就开始了,区别是原先是摸索着走出去,现在是有计划地走出去、有设计、推动全民走出去。 \: V3 ?! m, |3 d! d. f |# p
- P" S4 \9 m& V+ f6 i% U2 ?1 T 这是“一带一路”的路,现在的形势其实已经不局限于欧洲大陆了,现在到了非洲,已经不是北非,不会太久,南非就会主动要求参加。也就是说将会向全球扩散。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固定的,而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先是从“一带”,后来有“一路”,后面又加上中印孟缅走廊,现在又开始讨论美国、英国。
: }4 [ p \$ i4 [) D. h8 ~( a Y: L) n% M- k* p
为什么要“走出去”?我们说中国有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的消费解决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个国内消费上不来。也就是说,我们国内一定有因素制约了中国13亿人某的消费能力的增长。但是这几年没成功,证明我们前几年转型失败了,准不过去。中央不是没有下决心。2011年我们就提出要经济转型,当时中央在中央党校召集会议,把全国所有的各个省的一二把手召集开会,胡锦涛把他们压到大年三十早上才让回家,会上讨论的就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就是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消费型。
& z" k( L4 F8 A. x1 D4 I: m
* ]4 ?" O! T+ a. U4 e% p 这些人提出一个要求,如果要求转型,中央必须也得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因为给出口企业13%的出口退税。同一个商品拿到国外卖,赔10%才挣3%,在中国挣1%都不如那3%多。那我怎么鼓励国内消费?没法鼓励。中央决定鼓励,但是不到两个月就改了,当时温总理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出口、内需都要走。为什么?因为一个报告说,不是没有钱,钱有的是,转型过程会造成大量的失业,这些人失业怎么办?补贴钱可以,我们解决不了一个问题,这些人拿着钱没事,不干坏事干什么?*博都是好的,不干点犯罪的事可能吗?小布什跟温家宝说,你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想的是什么?温家宝说,每天第一件事,今天1.2亿人坐车不知道干什么,说炸哪,很有可能。现在地铁都安检,如果不怕他们炸,要安检干什么?从我来说我觉得没用。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搞安检,当然解决就业就用说了。
3 }. p9 f! W. B( b" J" ~) J! p+ f3 q; V# D/ c+ a) R
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全世界经济都已经进入萧条时期,全世界产能过剩。人类进入马克思所说的经济生产能力时期,就是物质极大丰富,今天物质已经极大的丰富了,他不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占有欲是无止境的,人类最大的困难,是无力消费我们生产出来的物质、精神产品。怎么把全世界所有物质产品消费掉?" s$ D- E6 m; J
; \2 V' y' K p3 L0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