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美国终止境内大范围电话监控 境外监听未受约束

[复制链接]
走失的猫咪 发表于 2015-11-30 0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京华时报 6 d' B2 j- o5 X0 `# w% k& p- F

5 h4 Z5 m! E9 h7 ^! o  N! A, O6 O美国国家安全局29日零时正式终止此前饱受争议的大范围、不加选择监控美国国内电话记录项目,转而对特定范围可疑人员进行监控。" r* g# |3 R3 H' \, x

! f9 I. l$ j3 R  {/ N: Q1 M4 ]) h今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自由法》法案,对“9·11”恐袭后通过的《爱国者法》中的国内监控项目作出修改,要求美国政府自11月29日起不得全面监控美国国内电话记录,政府只有在获得法院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向通信公司索取特定嫌疑对象的有关电话记录。9 W- d; n+ ], k3 T

( K4 D( Q' p. _9 ?2 y0 T. f. t. C7 m4 R2 G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27日证实,新的电话监控项目将根据特定案例搜集电话记录,确保搜集的信息更有针对性。此外,美国政府每年将向美国国会和公众公布当年搜集电话记录的次数及电话被监控的人数。
% L' O/ I- n) R9 v
( P% Q9 f) o/ f据悉,美国国安局虽然调整了国内电话监控范围,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监听行为仍未受到约束。3 _  a, W4 a$ d/ ~9 b) I: a

' u$ D& L: g) m: c7 i6 [6 Z
" Q( l5 ~, V" C! b9 S$ M$ s+ T" g- R
人们在华盛顿抗议对国内及全球民众实施秘密监控和监听。
& |! E" y, `/ `  K" M/ b# Z
: m+ }6 _# i- B7 [7 P9 |5 t! h$ }5 P% W  [5 F0 B* N! Z
>>新闻背景
  P/ i$ [! X8 p) M0 z( E% H5 }: H1 G& v& O8 h- w
斯诺登:监控行为不只在美国, Q2 m' ~# L! A; x9 ]& M
) j6 R! H  u$ p' H" N% ?

1 b) r. W7 s! Q  {7 k2 v2015年3月,美国“棱镜”监听项目曝光者、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称,美国情报机构的大规模监控已成常态,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行动已经存在于“无形之中”,即使是白宫也未能幸免,且监控行为并不只发生在美国国内。
% D. k9 W, D1 L7 `4 S# E: I" C; Q  M  H9 B
他说,英国情报机构也开发出监控网络摄像头的项目,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斯诺登还特别强调,IT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是情报机构的监控目标,原因是他们“能够接触到系统、基础架构和私人记录”。4 V$ g" q4 p4 [8 D
7 F$ n; C7 [: D$ Y; [
欧洲委员会下属委员会表示,斯诺登揭开了美国大范围监控的秘密及其对互联网安全构成的威胁,没有他的揭秘,人们还无从得知情报机关每天进行的监控已对人们个人隐私造成了严重侵害,也无从得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话监听可以覆盖一个国家,甚至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其他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的电话通话,并针对联合国、欧盟和其他国际机构从事间谍活动。
1 A3 c8 {6 l: E
6 \, _% o  ~* I7 h8 z1 Q奥巴马政府虽然承诺对情报监控项目实施改革,但一直以反恐等理由为该项目辩护,拒绝为监听行为道歉,更不承诺终止监听。       
3 ]3 f  ?" V7 o! [
8 X/ v$ y: S, C: m2 x
7 k# E$ ~/ w5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ddl90 发表于 2015-12-1 05: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5 07:39 , Processed in 0.0213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