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医疗健康] 习近平一力承担开放二胎 印度辛酸赶超难

[复制链接]
诱~惑 发表于 2015-11-6 0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刊文:要让能生二胎的想生敢生,并优待原“独一代”。但就在十几天前,《人民日报》还在写文章暗示全面放开二胎不可能:“你们想错了吧”。毕竟,十八届三中全会才刚刚决定放开单独二胎,而在几天前,中国国家计生委还在开会研究要不要全部放开二胎。+ [+ D' f9 M( z' I  W
9 R  Y9 x9 q& K  N" D$ m' J2 U  k" B) D
  但是,管理层突然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且密不透风——五中全会会上很少讨论二胎放开政策,说明与会者都不知道一定要改——很多迹象表明二胎政策突变的决策来自中共核心决策层,来自最高领导习近平。毕竟,十三五计划的主持制定者是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而不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该明白: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决策者是谁?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习近平,其他人都是执行者。; u2 N0 a( a- W/ Y' }
" V% c+ ~" L% |
  中国经济尤其是宏观经济运行问题相当多,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话语权太乱,干扰太大。人口政策明明错了,而且已经错失战略时机,但利益集团非说,不能轻易变,一旦变了麻烦很大,要退钱,要认错!很多政策之所以明明错了,还要坚持,就是不能认错,不敢认错,就是因为利益集团已经被养育了三十年!
& D" F& t6 r0 \6 k; r+ ?0 t
& x7 u; }2 i5 N4 d9 a0 M" @. P  改变需要“强权”,需要没有负担的领导人行使纲常独断的拍板权。往远了想,类似计划生育的错误政策要改变,还有多少?还有很多领域水更深,阻力更大,需要彻底改革,而这些改革为什么久拖不决,就是因为没有人敢于拍板。当前,很多大政策的改变需要纲常独断,需要力排众议,包括货币政策争议,包括保增长靠什么的争议,还包括房地产政策的争议,以及股市该不该走牛的争议,等等。二胎政策不是简单的改变,它是一系列改革的开始!
2 }' I! }$ X: x0 u, |5 K! F6 ~/ |& n3 {- [* H* D( Z" G+ I1 h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此雷厉风行的推出,很有深意,它的影响非常深远,它说明习近平已经站到宏观经济管理的前台,站在深化改革的前台,十三五计划的核心是深化改革,是乾坤扭转,它需要纲常独断,需要习近平这样的超级操盘手。用暂时的强人政治,去打破整个官僚集团的潜规则对抗,暗利益结盟,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中国股市寄予希望,才能相信牛市会重现!
1 B7 c8 m6 b. [  m8 l" ]& g2 Q# E/ F3 u7 Z) W
  中国出台全面二胎政策,已引起同为人口大国并享受“人口红利”的印度的强烈关注。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教徒报》、《印度斯坦时报》和《印度时报》等都对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进行了报道,有的还发表了评论。《印度斯坦时报》发表的文章认为,印度人口本来是会超越中国的,但中国的这一新的人口政策,一方面会大大延缓印度人口总量超过中国的进程,原先预计7年印度人口超过中国已不现实;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又要充足了,无论是低端制造业,还是高端制造业,中国都有可能一律通吃。
- o" n# g# x+ ~3 @" r; q3 O$ F2 _# u* F0 h
  印度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基于联合国2015年7月29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预计,全球人口2030年预计达到85亿,2050年达97亿,2100年则增至112亿。报告说,预计今后7年内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口2013年的统计数字为12.25亿,中国大陆截至2014年底,人口总数达到13.68亿。到2100年,印度人口预计将超过16亿人,中国则减少至10亿人口。' B0 f2 x: M# k2 v9 P9 Y4 R- O; V( [, S

$ N* G! ~  Z# e8 @7 q  回溯历史,印度其实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推出大规模计划生育的国家。福特基金会在195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人口将在20世纪60年代触及土地承载能力的上限,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粮食危机和饥荒。但报告也低估了“绿色革命”对于印度土地承载能力的提高作用。从1967年开始,印度从菲律宾引进高产杂交水稻、从墨西哥引进高产杂交玉米和小麦。
2 F& c0 D9 G( I/ r; _& t$ q7 a' x& U# u& x+ O
  印度农业的实际增产规模已达到2倍左右。但印度政府很快发现,大部分新增的产出被用于新增人口的口粮消费,而不是投资,最后大部分人依然处于温饱和饥荒之间的临界状态。这很像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式发展”。而计划生育意味着本族群、本种姓、本民族的票仓在选举中削弱,正因为这样的现实利益,没有哪个政党愿意为这种自杀政策背书。印度官方虽然极力推广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但总是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可以说印度政府不是没有意愿,而是没有能力。) ^, ?+ Y9 e6 }) V
6 g% L; y9 B: z) i) k# C* f% d3 `/ b
  不过,印度指望人口超过中国,仅吃“人口红利”就能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达到甚至超过中国的想法过于天真。对中国来说,13亿多人口已经足以支撑国际地位不会动摇,而现在又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扭转将来劳动力缩减的被动局面是有极大好处的。
: }5 R: h4 p2 \; h0 w6 n* C# k- i" C& Y- w- {" I" Y; R( {' Y' {

6 q5 k. r5 J7 G' a9 g-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 发表于 2018-6-30 1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2 09:30 , Processed in 0.0206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