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芳|北京报道 质疑其财富积累路径并非是对李嘉诚最坏的评价。+ {! f% O- y" ~0 c% t8 |; K
. G q' h5 x7 K# g$ @4 {1 G, e
在香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嘉诚已经从当年人们膜拜的“李超人”沦为了“万恶的资本家”。这一切起源于“地产霸权”,一个近些年香港基层民众爱用的高频词汇。2 c3 ]) c/ a6 g* s) Y) Q
; T2 d: ~ O' _9 I7 w+ [4 l2 Q7 O' e2010年,一本名为《地产霸权》的书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本书所描述的香港社会,基本由李嘉诚家族、新鸿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郑裕彤家族等操纵。在香港经济起飞的阶段,他们抓住机会垄断了香港的地产市场并进而垄断了香港的经济命脉。
5 r, a% N( D9 C0 }
9 y& d( L' ?1 |1 [' G其中,又以李嘉诚为最。1 [, u6 B. _2 \3 [: K! B2 v1 g1 g6 m
. P- v5 v* L: B H0 i7 b( z% _2013年1月,据称是一位香港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李家的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在这篇作文里,这位小学生这样描述了在以李嘉诚为首的“霸主”阴影之下的生活:“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7-11、惠康……看着一间一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祝福与钦赐。”
9 j! ^; E$ `/ T( T( x& V% G3 Q+ _6 {0 \8 X& b" O8 h* b# \
《李家的城》里说,“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c+ |/ j/ {9 g* d0 I
7 W" n$ k+ l( @ T+ y在香港社会基层民众的眼中,李嘉诚财团已经垄断了香港人生活的周遭,从房子到电灯、药房、百货再到打电话、看电视……“女王之城”变为“李家之城”。人们逐渐反感于他对香港的垄断和“掌控”。在这种垄断和“掌控”中,普通人渐渐地似乎也看不到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草根逆袭的希望。3 i, @( H1 ~) A$ L+ }$ L1 H) g
, M. L: f- r# O6 \; G! K
当然,李嘉诚对“地产霸权”一说是极为反感的,他曾说,地产霸权的说法实在是一个笑话。他认为,香港仍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而他集团旗下的业务,99.9%也需要与同行激烈竞争。
' l! o. l) m( b; H( c
/ e2 a z; Y7 f& F4 n, ^( Y0 y% M& f
; V7 ?1 K9 B$ X; A K: [
# ~, _0 L2 K+ L: h李嘉诚的商业帝国- }" a7 C- q& I; I7 Y5 k7 q3 C
1 R0 v. ^* O" P! J' f+ I但社会底层与李嘉诚之间的矛盾还是被激化了。2013年3月,和记黄埔旗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码头外判工人罢工,抗议15年来工资有减无增。青面獠牙、魔鬼模样的李嘉诚头像出现在罢工现场,罢工者在位于中环的长江实业总部门前拉起横幅指责其为“奸商”。罢工潮最终以工人接受加薪结束。, s$ u$ r8 C u/ F
9 y8 S, N9 d/ | z如前所述,半年以后,李嘉诚开始了系列的“撤资行动”。
) _9 k1 c% N- L. ?: Q
: H" A6 A2 \3 D& u“但李嘉诚是李嘉诚,其他人是其他人。每个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情况都不一样,香港老板们在内地的投资并不会轻易受此影响。”上述香港某行业协会秘书长说,当然,因为国内经济结构在调整,香港老板们也必须要做出改变以适应这种调整。
# N+ y& \% }! n4 p$ z0 s8 f' o
9 b+ U( |( n1 G D) R8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香港的工商界代表,其中包括李嘉诚、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嘉里主席郭鹤年、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嘉华国际主席吕志及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等。) L h! F8 B- A5 f- v
W* Y# @6 K$ M上述香港某行业协会秘书长说,这一次的会见让香港商界颇感温暖。“中央最高领导的接见代表着国家给予了最高程度的重视,而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香港商界对内地投资的信心。”; w B$ t4 h: _
( `8 Z4 H6 R1 y. s
从媒体梳理的公开信息看,即使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除李嘉诚家族外,香港的其他豪门对在内地的投资仍持乐观的态度,且并未见缩减在内地的投资布局。如新鸿基地产2014—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有增无减,投资的物业租金收入继续增长;恒基兆业截至目前在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城市拥有近30处物业,内地物业发展销售收入28.04亿港币,同比增长190%,内地物业租赁总收入为8.52亿港币,同比增长21%;而郭鹤年家族在内地规划的54家香格里拉酒店中,有8家将会在2015年至2018年陆续开业。
0 P l7 b' J/ h, I! Q* H7 c/ t- O$ X- J+ x' B
相对于汹涌的舆论,中国官方对李嘉诚撤资事件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表示,现在推进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由于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更多的外资对在中国投资信心逐步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今年1—8月份的外商投资仍增长了9.2%。
1 G* j/ j4 H5 e! C/ V
8 K) e4 r& f7 Y. j P3 h诚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今天的内地已有足够的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归去来兮。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2%,这么大的盘子、这么重的分量,一个商人的撤离能影响基本面吗?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再正常不过,没必要对此风声鹤唳。' _. P1 L6 d9 D1 K
& A: K- s. I: B8 R$ e7 x( n- j1 N7 o
2 U8 c ]9 J+ f2 x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