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交通] 中国高铁迎来大踏步发展 总里程达到1万英里

[复制链接]
秋秋 发表于 2015-9-17 0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参考消息网 3 {; d7 S2 s/ F- n
   
& l' f' T( n/ o3 R% [& c3 A% j: Q" \美媒称,在经历最初的挫折后,中国的高铁正迎来了大踏步的发展,高铁连接了全国100多个城市,总里程达到1万英里(约合1.6093万公里——本网注)左右,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里程的总和。% g! N6 x! M0 G* n7 J* K4 @
. G( b0 `. A+ T# |% ~2 G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9月10日报道,7月底,由中国东南大学教师陶岸君绘制的一份非官方的中国高铁线路图在网上疯传。这份由多种颜色绘制的详细地图像地铁线路图一样清晰明了,方便用户使用,不过中国交通部门官员提醒人们不要用这份地图代替官方的列车时刻表。尽管如此,这份地图和它受到的热烈欢迎表明,高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主流的、越来越受喜爱的出行方式。
1 p: s* z6 q" B8 R; P2 D& i
% C+ W1 S, z/ e  e+ _2 o网民们认为高铁线路和地铁一样,便捷、迅速且四通八达。有人在微信上说:“高铁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住在石家庄,在北京上班。”网民说单是看看这幅线路图就让他们想出门旅行。还有一个版本的地图指出了从南京到成都一路上吃货们可以品尝的无数美食,从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到武汉的鸭脖子,最后到成都的火锅。
( s' n1 s9 G9 \. Z3 J. ]$ `" u) u1 b" V5 ~" _3 K
开辟一条新线路会令即将被纳入高铁网络的城市激动万分。即使在已经有了高铁的地方,可能的新线路也会让人们兴奋不已。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2003年,中国开通了首条高铁,但接下来在大力扩充高铁网络时,这一做法受到了国内外的强烈质疑。批评者质疑每年将1000亿美元投入到这种看似毫无价值的事情上是否明智,尤其是铁道部由此背负的巨额公共债务。批评者预计乘客不会愿意采用这种更昂贵的交通方式。- f2 P9 Q1 E* k! t5 S/ r& O
2 w2 O9 |: T+ M) g0 D6 @
2011年的两个事件动摇了公众对中国高铁的信心。先是2月,铁道部长刘志军因腐败和滥用职权接受调查。同年7月,经过沿海城市温州的两列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40人死亡,给整个高铁系统蒙上了一层阴影。
& k( w0 v, \) t5 _4 ^3 _5 d- m" i" k8 X5 g3 N1 x
此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修改高铁安全规定,实行限速,并在2013年解散了铁道部。
0 u5 G% @9 y% G3 D7 i% j% T; C+ w/ k8 Q; E" \, B* ?+ b, H
这些改革举措使得此后的高铁变得平安无事,但最有助于人们接纳高铁的可能仅仅是时间的流逝。在对这项大工程最初的怀疑和谨慎态度慢慢散去后,取而代之的是对其内在价值的逐步认同。尽管高铁票价不菲且车次频繁,但不少线路的车票仍然销售一空。高铁每天的乘客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已到249万,是乘坐国内航班人数的两倍。
1 w) M. y$ ?8 t6 Q1 E7 \2 U- p/ M# f% w! I1 ]$ C" s& r; p
报道称,一度令人担心怀疑的对象现在成了民族的骄傲。中国高铁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例如一名外国人在乘坐高铁的过程中将一枚硬币立起来持续8分钟不倒的视频。”许多评论表达的是一张赞赏态度,凸显了高铁过去几年中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一位微博用户写道:“中国高铁,世界第一。”4 P# n6 P& {5 _, c

! p2 S  X7 x4 Q9 p3 q' R2 X: H5 s
; E( K1 B) G% u/ U; e) B7 s-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77226 发表于 2015-10-14 0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2 04:06 , Processed in 0.0239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