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政府举行公投的决定出人意料,既大胆又自毁长城,但也十分聪明。说这决定大胆,因为无人能预测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即使公投过后也仍不清楚;说是自毁长城,因为公投势必对频临崩溃的希腊经济和社会造成冲击,过去一周发生的事情就已经证明这一点。但这也是个聪明的决定,因为这样做即揭穿了欧盟的虚张声势:欧盟一向自视为民主制度的典范,对于希腊的挑战,欧盟领导人都不知如何充份回应。然而欧盟必须回应,但希腊以至整个欧洲的情况短期内都未必会有太大改善。
1 s6 e* w3 ^( r! ]7 [' C: ?) {$ G- M. l$ L. y
' a! ~* U+ t F, F
公投的性质也令人困惑。希腊人民投“反对”票,实际上代表“支持”,即支持政府的举动;而投“赞成”票实际上却代表“不支持”。更重要的是,希腊政府呼吁人民投反对票(希腊语为“OXI”)时,同时重提该国被几意大利占领的一段历史: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逼迫希腊政府投降,但希腊坚决反抗。此后希腊把每年10月28日定为“说不日”(Oxi Day)就是要纪念这件事。此外,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坚决认为,拒绝接受债权人提出的救助方案,相当于希腊预期欧洲将变得更好,成为更讲求公平、坚守团结原则的地区。. M, r( [5 U5 M; U! z
( |3 }: O; F, W$ g0 \4 J J 德国和斯洛伐克的选民认为这样的承诺毫无意义──该两国将为齐普拉斯庞大的开支政策买单。一个民主国家(希腊)就这样与其他18个民主国家对决:希腊公投要求一个新的救助方案,欧元区其他选民会如何回应,实在不言自明。过去五年,德国和斯洛伐克一直向希腊提供援助,现在两国的纳税人都将成为输家。希腊带来的损失难以让人接受,尤其对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和福利水平显著较低的国家:例如斯洛伐克退休人士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仅得希腊退休人士的约半。当然,有民主便有选择,但希腊人民所要求的,大部份都难以满足。. X$ Q0 y: j- z0 ]( a) U+ S: y
4 _$ E# O4 Z# W- l' I" Y) }0 ?, R
因此,布鲁塞尔、柏林和布拉迪斯拉发的欧洲领导人,便敦促希腊选民对债权人方案投赞成票,以表示支持欧洲,并坚持原来的方案已经失效。面对这种没有选择的情况,难怪希腊人会支持政府。不是所有希腊人都投反对票,但投反对票的选民达到61%,这是相当大的比例。
4 s+ R. P5 Q e: |: Z- \4 x5 Z
( N& |( p! Q6 c/ H 欧元区危机正步入另一个阶段,促使其基本因素进一步被削弱,包括其对民主、法治和促进繁荣的承诺。如果希腊人民支持国家多于欧洲民主政制的理念,欧元将继续是欧洲无法承担的重担。按欧元区规定,区内各国在某程度上须接受他国干扰,但许多国家对此难以忍受。$ B4 l8 U$ m0 N1 [1 l9 s2 W" a
" C0 Q0 F6 G+ I: V! ^! @: k' T' x 希腊的抗拒态度在意料之中,当前的混乱情况也可预见。即将下台的希腊财政部长瓦鲁法克斯做出太多承诺,更援引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诗句说明希腊为何要与欧洲债权人搞对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h$ p4 M( h6 J9 b
; I4 J6 \( l* G+ k 设立欧盟的原意是要成立一个以民主制度运作的机构,代表一众民主国家。但如今这些国家的政制互相牵绊,使其运作仿如一个联邦国家。这个构想已证明是一个危险的假象,也令整个欧洲成为一个未知的领域。斯洛伐克财长卡兹米尔也附和瓦鲁法克斯的说法,希腊公投结果公布后几小时就在推特上表示:“我们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We will not go gently into this good night )。5 u: P A0 Y0 g5 i
! D% e0 F* [: _- W7 F3 i; B0 h8 _
|